2014年4月11日星期五

肉鲜细嫩深受欢迎 果园放养阉鸡美

国内一名前政治人物,爱吃阉鸡。
可能他是受英文教育者,不懂“阉”字为何物,只能以马来文的“Pondan鸡”来形容阉鸡,并指如何如何的美味。
这一期,我们就为读者介绍阉鸡的饲养方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家对鸡肉的品质要求与讲究越来越高,阉鸡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欢迎。
近年来在许多农业地,特别是一些果园掀起“阉鸡养殖”
热潮,也成了园主的业余养殖消遣。
一些园主则打铁趁热,基于市场的需求,搞起家庭式小型阉鸡养殖业来。
阉鸡的市场有季节性,因此这类小型阉鸡养殖业,大都是供应清明节、中秋节、春节等华人节日。
家庭式小型阉鸡养殖业所涉及的规模并不大,一、两英亩地段就可以“开工”了,而且鸡舍数量只需一至两个就够了,当然所养殖的阉鸡,“一帮”最多只有300只。
自然放养肉质更结实
通常,阉鸡养殖场其实是一片果园或小树林,约有数亩即可,鸡舍是建在山坡上或平地,并采自然放养方式,让这类走地的阉鸡在辽阔大自然里活动,肉质会更加结实,具有家乡鸡肉味。
在霹雳州珠宝街场一个花园住宅区毗邻的私人果园,就辟设一个阉鸡养殖场,虽然范围不大,但可养殖至少300只阉鸡应市。
负责打理阉鸡养殖场的吴海峰接受《南洋商报》专访时说:“我们这里的阉鸡养殖都是针对春节来安排生产的,所选的品种是本地品种的公鸡,放于山地果园散养,平时主饲料就是玉米,当然一些果肉如油棕果、木瓜、蔬菜也是阉鸡的粮食。
“我们养出的阉鸡重量适中,体重在3公斤至4公斤,深受消费者欢迎。”
每公斤50元
该阉鸡养殖场拥有大批的消费群,鸡只往往还没“出栏”就被预订一空,价格也稳定在每公斤50令吉上下。
吴海峰说,投资的老板养殖阉鸡,起初纯是玩票性质,主要是养来自己吃的,后来有很多朋友都来找,其老板就交由他去专门打理养殖工作。
“阉鸡一般3个月多至6个月才可可‘出栏’,供应市场时间比普通鸡只晚三至四个月。”
购入已“阉割”鸡只
吴海峰说,以他的经验,养殖阉鸡最重要的一道程序是阉割,当然该园并没有“阉鸡手术室”,他们都是购入挑选过已经“阉割”、体重约1公斤多的鸡只来养殖。
“不过我们必须懂得一些基本常识,如阉割期要适当,过早阉割,会有部分保留雄性,就成为“半生鸡”,价格受到影响;迟则因睾丸过大,手术难于进行,也易出血而引起死亡。”
他表示,虽说只是在公鸡身上划开一道小口,把睾丸取出来这样的小手术,但技术也要求精良,工作要细致。
“据了解,阉割手术一般选择晴天的夜晚,趁鸡正在熟睡的时候悄悄进行,手术动作要熟练、快、准,不知不觉把它们阉了。所以,在实施阉割手术过程中,要尽量保持光线的暗淡,保持安静,使鸡不受惊吓躁动。”
阉割后须“进补”恢复元气
吴海峰也说,阉鸡养殖毕竟有异于普通鸡的养殖。阉割后,鸡会“元气大伤”,特别“进补”恢复。
他告诉记者,由于身上有伤口,鸡抵抗力减弱,容易导致感冒及呼吸道病发生,要特别注意。
他说,鸡被阉了之后,具有较强的增重补偿能力,只要在后期有足够的营养,不管前期饲粮条件如何,都可以达到品种标准体重。
饮山水吃五谷长大
该果园的树木,大多数都有10多20年了,是真正的原生态,棵棵树都枝繁叶茂的,对阉鸡是最好的遮阳保护,可以尽情奔跑追逐。
动物像人一样不会喜欢在太阳下晒着的,所以该园不轻易改造和破坏这里的原生态,因为要恢复就太难了。
阉鸡体型适中,体态优美,羽毛光亮,鸡冠鲜红,俨然一个个精神抖擞的“鸡将军”。
生态阉鸡的主要体现生态的地方还是在于它放养在天然无污染的山林间(果园),鸡只自由觅食青草、虫类、米糠、玉米等,不喂养任何添加激素、色素及其它不健康制剂的饲料,是真正“饮山水食五谷杂粮长大的生态鸡”。
养鸡得注意4点
环境好,鸡只就会长得“无得顶”!
行家说,放养的环境非常重要,只要达到“四大要项”,要把鸡只养到肥肥胖胖,绝不是问题。
四大要项如下:
1.环境好,地处无工业区,大环境和放养环境都很健康;
2.放养的果园,养殖的阉鸡可以自由追逐奔跑;
3.放养的模式接近野生,早出晚归,白天全部在野外活动,而且众多的果树让鸡只学会了飞上树枝,山沟也轻易飞过,肉质得到很好的锻炼,肉质一定会鲜甜及有韧性;及
4.吃得健康,只吃纯粮食,绝没激素添加。                                                                                                       (果园的鸡舍不大,只有80尺长、20尺宽,但必须离地10尺,可养殖300多只阉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