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22日星期四
紅泥栽種味香濃‧老饕追捧昔榴槤
在柔佛州,昔加末向來有“榴槤之鄉”的美譽,不管是從前的昔加末土種榴槤,又或是邁入名種榴槤時代,昔加末榴槤都是《星洲日報》記者採訪數名榴槤園主,瞭解到當年的昔加末土種榴槤味香且濃,是當時榴槤老饕追捧的果王。
當年的榴槤老饕選購榴槤是以地區為選購的首要條件;到了名種榴槤風氣吹起後,榴槤老饕紛紛改以品種為選購條件,而利民達、彼咯等地的榴槤園主盛產名種榴槤,昔加末出產的名種榴槤還是特別受到榴槤老饕的青睞。
受訪者認為,這或許是因為昔加末土壤適合栽種榴槤的緣故,以致昔加末出產的榴槤別有一番風味。40年代的昔加末土種榴槤集中在北根冶美、巫羅加什和格蘭津津一帶,那兒的土壤屬於紅泥土,相信是因素之一。
另外,有人相信天氣也是原因之一。過去老人家曾說,利民達被山所包圍,加上位於金山前方,對利民達農業起了些影響,因為這個原因,利民達種植的橡膠也收成較多。儘管這一說法無法獲得確定,但也是榴槤美談之一。
“名種”取代“土種”
榴槤不再1年2季出產
榴槤不再1年2季出產
彼咯園主在60年代開始栽種名種榴槤,利民達名種榴槤隨後也崛起,形成了昔加末榴槤的另一道風景。
他們說,目前的名種榴槤以“貓山王”最受歡迎,另外也還有許多的品種,包括竹腳、D13(也稱福明13)、S17等,都是昔加末榴槤圈子中較受歡迎的品種。榴槤品種多,若真要細數有多少種名種榴槤,恐怕難以做到。不過,名種榴槤圈子裡也有著一股接一股的追捧風,例如最早期盛行的名種榴槤以D2、D24等,現在已沒有早期那麼受歡迎。
昔加末榴槤聞名數十年來,走過“名種”取代“土種”的道路,現在也邁入了榴槤不再像過去1年2季鐵律般出產的時期。
由於氣候的轉變,榴槤園主現在也難以預料園內榴槤何時會有收成,只有在看到榴槤樹開花時,才能預料何時有收成。
出產“貓山王”質量好
利民達名聲更顯赫
利民達名聲更顯赫
戴榮源:榴槤有性格難捉摸
投身榴槤種植已有22年利民達園主戴榮源表示,利民達6年前因為名種榴槤“貓山王”而出現名聲更為顯赫的情況。目前,廣受食客喜愛的利民達榴槤一般以“貓山王”居多,其他的還包括“竹腳”、“D13”等。
利民達人經常會接獲外頭親友的電話查詢,看看究竟利民達的榴槤是否已有收成。
名種榴槤多運至新隆出售
他指出,根據他瞭解,利民達目前栽種的榴槤皆以名種榴槤為主,而名種榴槤多運至新加坡、吉隆坡等地出售。
他說,利民達出產的“貓山王”質量好,加上獲得名人等的推薦和介紹而聞名。利民達果農較多種植“貓山王”,因為這個名種榴槤的價格較為穩定。上述3種名種榴槤各有特色,“貓山王”黃包香濃、“竹腳”則較大包甘苦味,至於“D13”則保證不會有“生番薯”(不熟)。
詢及利民達榴槤為何能夠打出本身的名堂時,他表示,利民達果農都非常用心栽種,使用的都是進口肥料。不過,他也提到,過去曾聽說利民達的土壤最適合種植橡膠和榴槤。
過去,榴槤1年兩季,但現今已經難以準確說明何時才是榴槤季節。他舉例,7月份已見榴槤,但利民達當時的榴槤卻不多,會在稍遲一些的月份才大量面市。
何時開花“看天”而定戴榮源說,現今的榴槤何時開花主要是“看天”而定,一切以天氣為主。榴槤樹開花後,只要再6個月的時間就有收成。一般的榴槤會在果實長成後的100天掉落,但也有一種榴槤“江海”只要逾80天就會掉落,而無核是“江海”的特色。
根據他的描述和形容,榴槤是個很有性格,且難以捉摸的水果。不過,只要是老經驗的果農,在照顧上就沒有問題。
劉深淵:土種榴槤水分恰到好處
昔加末劉深淵的父親從前擁有榴槤園,他從小就接觸榴槤。他本身在六七十年代也投身榴槤收購行列,在逾10年前退休。
他說,當年的昔加末榴槤是很聞名的,主要是集中在北根冶美、巫羅加什、格蘭津津一帶。當年的榴槤都是土產榴槤,榴槤愛好者並不如現今般以品種選購榴槤,而是以地區購買榴槤,只要標上昔加末的榴槤就廣受歡迎。
食家會分辨味道
“以前的榴槤貨源不如現在多,但若榴槤不足時,以其他地方的榴槤上架,食家一吃就會皺眉頭,能夠分辨其中的不同。”
他指出,當年的昔加末土種榴槤味香且濃,而水分更恰到好處。其他地方出產的榴槤或許也香濃,但在水分方面卻稍有不同,一放入口內就知道了。這相信與昔加末的紅泥土壤有關,恰恰適合栽種榴槤。
他表示,過去有句話是這麼說的,吃了昔加末的榴槤就要喝水,否則就很難吞嚥。這句話形容的就是昔加末榴槤的香濃美味。
80%至90%品質上好
他提到,昔加末榴槤除了味香又濃之外,品質也有一定的保證,出產的榴槤當中,80%至90%是品質上好的。
他說,當年昔加末榴槤聞名,加上當年的榴槤不如現在多,當時有些榴槤小販還特別載著昔加末榴槤到利民達、拉美士等地售賣。
“不過,自從名種榴槤盛行以來,昔加末榴槤就慢慢沒有以前被追捧的盛況了。”
劉深淵說,目前的榴槤市場與過去已經不同了,除了名種榴槤盛行之外,在氣候的轉變下,過去1年2季的定律也沒有了,就連名種榴槤也出現一股股的“取代風”,例如一開始很受歡迎的D24和101,現在已經較以前遜色,而現在市場最受歡迎的就是“貓山王”。
蘇明:榴槤輪流面試百花齊放
彼咯的蘇明在六七歲就要幫忙看守榴槤園,60年代開始加入栽種榴槤的行列至今,與榴槤淵源極深。
他說,小時候家住昔加末,年紀小小的他就在格蘭津津看守榴槤園。昔加末榴槤在他小時候就已經聞名,除了因為品質好之外,也因為其他地方甚少栽種榴槤。
他提到,從前的榴槤是以天然肥料栽種,在如此情況下,榴槤有時幾年才開花結果,出現物以稀為貴的情況。
“當時的榴槤都是土種榴槤,名種榴槤風氣直至70年代開始吹起。儘管當年的土種榴槤不像名種榴槤般有不同的名稱,但也各有別名。”
榴槤輪流轉,今年到我家他表示,現今的榴槤已經不像從前般1年2季開花結果,一切必須仰賴天氣。因此,常會出現A地區的榴槤開花結果,而B地區的還不見收成。也因此,他們有句話是這樣的:榴槤輪流轉,今年到我家。
“榴槤收成時間不定的情況是近這10年來發生的,而近這五六年來則更為明顯。”
他說,雖然天氣導致榴槤開花結果的時間出現差異,但他認為這是好事,一年到頭各地可輪流有榴槤面試,有種百花齊放之感
陳雲華:管理得好收成就好
彼咯的陳雲華表示,目前三合港的榴槤園主都栽種名種榴槤,例如S17、貓山王和D13等。根據瞭解,彼咯目前有逾10名榴槤園主,栽種榴槤的園地有數百英畝。
他說,只要管理好,榴槤收成自然就好,栽種榴槤多使用有機肥料。雖然栽種榴槤得胥視天氣,但這也不是壞事。他舉例,彼咯一帶就曾於農曆新年收成,而其他地方都沒有,在此情況下自然對榴槤園主有利。榴槤老饕不能割捨的美味果王。
2013年8月21日星期三
滿地都是D24榴槤
當年不知聽了誰介紹,在果園栽種下D24榴槤品種,至今十多年來,每次都結滿果,但十之八九都是“生番薯”。
我的果園原本種了4棵D24品種,後來砍剩一棵,剩下這棵並非不想砍,留它是因為它在果園的一角,最靠近棕油芭地段,這棵樹每年都結不少果,引來松鼠吃,反正是“番薯”榴槤,讓它來擋住松鼠,免得破壞其他優良品種的榴槤。
今年,這棵栽種了27年的“番薯”榴槤樹,由於隔臨的油棕芭翻種新樹,松鼠少了,它的果實纍纍,估計也有約200多粒。
6月份榴槤成熟時,落了滿地果,拾一個嗅一嗅,有點香但卻不是十分誘人的香味,剝開看,只有一兩包果肉熟透,其他依然“生番薯”,收購商起初還以每公斤1令吉價格向我們收購,後來其他果園的D24陸續出產,多到吃不消,結果每公斤只收50仙。
到鄰園去看,他們那邊栽種了70多棵D24,成產時每天滿地都是熟不透的榴槤,D24實在不是好榴槤,一棵種了20多年的榴槤,每年尚且結出這麼多生蕃薯的果實,這讓所有種植者都後悔莫及,並且痛心當年錯誤的決定。
我今年推出自己精選的優良品種土種榴槤,姑且命名為D1000,因為這種榴槤樹盛產時,每棵樹可賣得1千令吉。
有人問我“為甚麼這麼多清一色的這種貨色?”我說:“我這棵榴槤雖非名種,但肯定比D24強百倍。”
的確,這個土種榴槤,產量多,果實碩大,味道香濃,而且比別種榴槤早開花先上市。
市面上目前備受推崇的是貓山王,但根據收果商和許多農友的經驗,貓山王也有不穩定的情況,有時竟敢結出生番薯的果實,最安全和理想的榴槤應該是柔佛名產101這個名種,你只要種有10棵101榴槤,保證每一棵都會替你帶來豐收
2013年8月13日星期二
拓展杨桃外销潜力
杨桃是一种没有季节性的农作物,虽然有经济价值,能外销至欧洲但因行销渠道缩窄,出口市场单一化,因此果农希望政府能够协助拓展出口市场,突破杨桃的行销瓶颈。
果农希望不要过度依赖欧洲的出口市场,最好能够将杨挑鲜果外销至日本、中国、美国及其他经济发达的国家,从而将杨桃“国际化”。
目前杨挑除了作为鲜果消费,还可作蔬菜沙律,因横切起来呈星形,更作为餐食装饰,也有酿制果酱、鲜果汁,杨桃干等的果品加工业。
民政党森美兰联委会主席拿督郑启宗创设的“亚地热带水果有限公司”,于2004年就在瓜拉庇劳通神安池路边的60亩农业地,大面积规划栽种3000多株杨桃。
他说,目前杨桃外销至欧洲的出口份额占90%,过去欧元兑换率坚挺时,果农就比较好赚,过后因欧元疲软,目前一欧元对马币的兑换率稍调整到4令吉20仙。
“我们希望能够拓展杨桃的外销潜力,最好能运销到经济发达的国家,农业市场销售局应该扮演角色,协助果农提升产业化经营模式,及拓展外销渠道。”
耐冷藏贮放期长
他说,杨桃有耐冷藏、贮放期长的特性,因此适合外销。
该杨桃园选育的B10品种(又称沙登肥仔杨桃),这是一种青皮且果梭厚,吃起来很有口感,不会有涩涩的。
他的果园生产的一半杨桃都出口外销,通过海运运抵荷兰的鹿特丹,或空运则直飞运抵阿姆斯特丹,一半作为内销。
因为杨桃没有季节性,他的农园每星期都可运销800盒至1000盒杨桃到欧洲。
人手短缺最棘手
幼年时,父亲在屋后栽种几棵杨桃树,就跟杨桃结下了不解之缘。
他说,早期他在马口的榕吉栽种木瓜,但却得血根病,全数都枯死,因此就不再种木瓜而改种油棕,及在瓜拉庇劳租用占地60亩的农地种杨桃。
“从事杨桃培育的农园活动,最棘手的问题就是人手短缺,杨桃里园内繁杂的工作,从修枝、喷药、施肥、包果、采收、捡选、装箱,多种步骤全程都靠外劳。”
杨桃最怕虫害
他说,杨桃最怕虫害,例如果蝇的侵袭,因此有果农试用围网培植杨桃,只是围网开销用费庞大,有一农友就耗费200万令吉在面积15亩的杨桃园围网,效果挺好的。
他说,出口外销市场均需通过严格的检疫处理及须符合入关的条件,欧洲国家对农药的使用种类与安全容许量的标准极其严格,为确保果品的食用安全,一般农药用量不能超过0.05%。
含果酸有效淡化黑斑
杨桃含有特别多的果酸,它内含的果酸能抑制角质细胞内聚力及黑色素沉淀,能有效地去除或淡化黑斑,及促进新陈代谢,加速皮肤更新过程,使底层新生细胞更为活跃,能有效减少皱纹及细纹。
杨桃还有保湿作用,能避免脸部肌肤水分流失,让肌肤变得滋润及有光泽,恢复青春美态。
杨桃还有降低血脂、胆固醇的作用,对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有预防作用;还可保护肝脏,降低血糖。
杨桃中糖类、维生素C及有机酸含量丰富,且果汁充沛,能迅速补充人体的水分,生津止渴,并使人体内的热或酒毒随小便排出体外,消除疲劳感。
杨桃果汁中含有大量草酸、柠檬酸、苹果酸等,能提高胃液的酸度,促进食物的消化。
含有大量胡萝卜素类化合物、糖类、有机酸及维生素B、C等,可消除咽喉炎症及口腔溃疡,防治风火牙痛。
农业局官员应下乡视察
“农业局官员应该下乡视察,与农民交流,及给果农提供农业知识及技术支援,及协助果农拓展行销市场。”
他说,政府虽然给果农提供肥料补贴,但却很少有下乡及帮助农民行销,更没有提供保价收购或包销特惠。
目前很多果农都是通过向农业局登记及提供的资讯,租用荒芜的耕地栽种果树。
他认为政府应该实施更多强农惠农的政策,例如提供复耕奖掖,给农民地提供保价收购,引导农民种植友善环境作物,制订特惠税制及提供低息贷款,推动农业基建,才能让农民分享到经济发展。
“假如没有新技术的引进,及进一步提高杨桃的附加值,没有得到农业部门的重视及协助扩展外销市场,杨桃的市场前景是黯淡的。”
他说,杨桃除可作鲜食外,也有人尝试加工制成罐頭、果汁、果干,及酿酒,但是行销市场却不很理想。
不过他还是喜欢从事杨桃农艺的工作,在青翠茂密的杨桃园里走动,一点也不感到艰辛。
他希望各地农友也能加强经验交流,集思广益,协助扩大杨桃的行销市场,并欢迎联络012-3790456(郑启宗)。
热带常绿果树
杨桃,因横切面如五角星,又称为“星梨”,其属酢酱草科,学名Averrhoa carambola;是热带常绿果树,分甜杨桃和酸杨桃两大类,以甜杨桃品质为好。
杨桃是热带亚热带常绿果树,性喜高温湿润。一般以地势较低的平原、河流沿岸或土层深厚、有水源灌溉的旱地和低丘陵坡地最适宜栽种。
它的品种很多:包括B2、B10(沙登肥仔杨桃)、B17(水晶蜜糖杨桃)。
沙登肥仔杨桃肉淡黄色、汁多清甜、化渣、纤维少、果心小、种子少或无,品质优,而且耐贮运。
|
订阅:
博文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