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柔佛州,昔加末向來有“榴槤之鄉”的美譽,不管是從前的昔加末土種榴槤,又或是邁入名種榴槤時代,昔加末榴槤都是《星洲日報》記者採訪數名榴槤園主,瞭解到當年的昔加末土種榴槤味香且濃,是當時榴槤老饕追捧的果王。
當年的榴槤老饕選購榴槤是以地區為選購的首要條件;到了名種榴槤風氣吹起後,榴槤老饕紛紛改以品種為選購條件,而利民達、彼咯等地的榴槤園主盛產名種榴槤,昔加末出產的名種榴槤還是特別受到榴槤老饕的青睞。
受訪者認為,這或許是因為昔加末土壤適合栽種榴槤的緣故,以致昔加末出產的榴槤別有一番風味。40年代的昔加末土種榴槤集中在北根冶美、巫羅加什和格蘭津津一帶,那兒的土壤屬於紅泥土,相信是因素之一。
另外,有人相信天氣也是原因之一。過去老人家曾說,利民達被山所包圍,加上位於金山前方,對利民達農業起了些影響,因為這個原因,利民達種植的橡膠也收成較多。儘管這一說法無法獲得確定,但也是榴槤美談之一。
“名種”取代“土種”
榴槤不再1年2季出產
榴槤不再1年2季出產
彼咯園主在60年代開始栽種名種榴槤,利民達名種榴槤隨後也崛起,形成了昔加末榴槤的另一道風景。
他們說,目前的名種榴槤以“貓山王”最受歡迎,另外也還有許多的品種,包括竹腳、D13(也稱福明13)、S17等,都是昔加末榴槤圈子中較受歡迎的品種。榴槤品種多,若真要細數有多少種名種榴槤,恐怕難以做到。不過,名種榴槤圈子裡也有著一股接一股的追捧風,例如最早期盛行的名種榴槤以D2、D24等,現在已沒有早期那麼受歡迎。
昔加末榴槤聞名數十年來,走過“名種”取代“土種”的道路,現在也邁入了榴槤不再像過去1年2季鐵律般出產的時期。
由於氣候的轉變,榴槤園主現在也難以預料園內榴槤何時會有收成,只有在看到榴槤樹開花時,才能預料何時有收成。
出產“貓山王”質量好
利民達名聲更顯赫
利民達名聲更顯赫
戴榮源:榴槤有性格難捉摸
投身榴槤種植已有22年利民達園主戴榮源表示,利民達6年前因為名種榴槤“貓山王”而出現名聲更為顯赫的情況。目前,廣受食客喜愛的利民達榴槤一般以“貓山王”居多,其他的還包括“竹腳”、“D13”等。
利民達人經常會接獲外頭親友的電話查詢,看看究竟利民達的榴槤是否已有收成。
名種榴槤多運至新隆出售
他指出,根據他瞭解,利民達目前栽種的榴槤皆以名種榴槤為主,而名種榴槤多運至新加坡、吉隆坡等地出售。
他說,利民達出產的“貓山王”質量好,加上獲得名人等的推薦和介紹而聞名。利民達果農較多種植“貓山王”,因為這個名種榴槤的價格較為穩定。上述3種名種榴槤各有特色,“貓山王”黃包香濃、“竹腳”則較大包甘苦味,至於“D13”則保證不會有“生番薯”(不熟)。
詢及利民達榴槤為何能夠打出本身的名堂時,他表示,利民達果農都非常用心栽種,使用的都是進口肥料。不過,他也提到,過去曾聽說利民達的土壤最適合種植橡膠和榴槤。
過去,榴槤1年兩季,但現今已經難以準確說明何時才是榴槤季節。他舉例,7月份已見榴槤,但利民達當時的榴槤卻不多,會在稍遲一些的月份才大量面市。
何時開花“看天”而定戴榮源說,現今的榴槤何時開花主要是“看天”而定,一切以天氣為主。榴槤樹開花後,只要再6個月的時間就有收成。一般的榴槤會在果實長成後的100天掉落,但也有一種榴槤“江海”只要逾80天就會掉落,而無核是“江海”的特色。
根據他的描述和形容,榴槤是個很有性格,且難以捉摸的水果。不過,只要是老經驗的果農,在照顧上就沒有問題。
劉深淵:土種榴槤水分恰到好處
昔加末劉深淵的父親從前擁有榴槤園,他從小就接觸榴槤。他本身在六七十年代也投身榴槤收購行列,在逾10年前退休。
他說,當年的昔加末榴槤是很聞名的,主要是集中在北根冶美、巫羅加什、格蘭津津一帶。當年的榴槤都是土產榴槤,榴槤愛好者並不如現今般以品種選購榴槤,而是以地區購買榴槤,只要標上昔加末的榴槤就廣受歡迎。
食家會分辨味道
“以前的榴槤貨源不如現在多,但若榴槤不足時,以其他地方的榴槤上架,食家一吃就會皺眉頭,能夠分辨其中的不同。”
他指出,當年的昔加末土種榴槤味香且濃,而水分更恰到好處。其他地方出產的榴槤或許也香濃,但在水分方面卻稍有不同,一放入口內就知道了。這相信與昔加末的紅泥土壤有關,恰恰適合栽種榴槤。
他表示,過去有句話是這麼說的,吃了昔加末的榴槤就要喝水,否則就很難吞嚥。這句話形容的就是昔加末榴槤的香濃美味。
80%至90%品質上好
他提到,昔加末榴槤除了味香又濃之外,品質也有一定的保證,出產的榴槤當中,80%至90%是品質上好的。
他說,當年昔加末榴槤聞名,加上當年的榴槤不如現在多,當時有些榴槤小販還特別載著昔加末榴槤到利民達、拉美士等地售賣。
“不過,自從名種榴槤盛行以來,昔加末榴槤就慢慢沒有以前被追捧的盛況了。”
劉深淵說,目前的榴槤市場與過去已經不同了,除了名種榴槤盛行之外,在氣候的轉變下,過去1年2季的定律也沒有了,就連名種榴槤也出現一股股的“取代風”,例如一開始很受歡迎的D24和101,現在已經較以前遜色,而現在市場最受歡迎的就是“貓山王”。
蘇明:榴槤輪流面試百花齊放
彼咯的蘇明在六七歲就要幫忙看守榴槤園,60年代開始加入栽種榴槤的行列至今,與榴槤淵源極深。
他說,小時候家住昔加末,年紀小小的他就在格蘭津津看守榴槤園。昔加末榴槤在他小時候就已經聞名,除了因為品質好之外,也因為其他地方甚少栽種榴槤。
他提到,從前的榴槤是以天然肥料栽種,在如此情況下,榴槤有時幾年才開花結果,出現物以稀為貴的情況。
“當時的榴槤都是土種榴槤,名種榴槤風氣直至70年代開始吹起。儘管當年的土種榴槤不像名種榴槤般有不同的名稱,但也各有別名。”
榴槤輪流轉,今年到我家他表示,現今的榴槤已經不像從前般1年2季開花結果,一切必須仰賴天氣。因此,常會出現A地區的榴槤開花結果,而B地區的還不見收成。也因此,他們有句話是這樣的:榴槤輪流轉,今年到我家。
“榴槤收成時間不定的情況是近這10年來發生的,而近這五六年來則更為明顯。”
他說,雖然天氣導致榴槤開花結果的時間出現差異,但他認為這是好事,一年到頭各地可輪流有榴槤面試,有種百花齊放之感
陳雲華:管理得好收成就好
彼咯的陳雲華表示,目前三合港的榴槤園主都栽種名種榴槤,例如S17、貓山王和D13等。根據瞭解,彼咯目前有逾10名榴槤園主,栽種榴槤的園地有數百英畝。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