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全球农业的发展趋势,不难发现“绿色新革命”已悄然在各国出现。
“绿色新革命”是结合了生物、信息及生态发展技术的的创新农业格局,它以更具前瞻性的农业特征,颠覆了人们普遍对“耕种”的看法。
大马就有一家农场研发出Aqua Organic System(AOS)的无土种植系统,实现“小小地段,大大收成”的终极目标。
由大马农业专家开发的无土种植系统,以操作简单、节水省肥、劳动量少、无连作障碍、高产优质且适用于亚洲国家等的显著优势,在市场上崭露头角。
《南洋商报》特派记者到这家“现代化农场”一窥这项无四季区别的高效生态无土种植法所具备的潜在发展和商机。
位于峇株巴辖的绿园通绿化农场,以精锐的研究团队,研发出了不同于传统土耕法或水耕法的崭新农业科技,突破以往无土种植法设备投资大、耗电量高、肥料费用昂贵等缺点的困境,让农民能够在不耕土的情况下,亦能种植出收成果实丰硕、新鲜可口且不含残留农药的有机蔬果。
该公司负责人张华国(51岁)受访时说,该公司以效仿亚马逊生态条件,以3000摄氏度的高温提炼出取代土壤的原矿物质,而在操作系统时仅需要拥有两种原矿物质(Neugro A Neugro B)混合在一起,并透过特制的水管传输活性养分,便能够种植出健康及品质卓越的蔬果。
解决土地不足问题
根据统计,世界人口预计在2050年后增长至90亿,在人口增长、土地面积减少及受污染的情况底下,这套系统预料在未来能够带动“遍地黄金”的社会格局,无论是对投资商、农民、一般民众而言,都会是佳音。
张华国解释,系统能够满足像新加坡、香港等惜土如金的国家的所需,协助他们解决面对土地不足,却需要大量农业种植的情况,而所节约的土地则能作为其他的发展用途。
他说,我国若不能有效改善耕种土地减少的问题,便会成为依赖其他东南亚国家的农作物进口的工业国,长久下来将导致蔬果价格持续攀高。
申请专利引进中国
这套系统已经成功引进至中国,并且正在申请专利,目前也与新加坡的伙伴洽谈将有关系统引入新加坡,并在停车场或楼层顶楼进行大规模种植的可能性。
该系统的诞生,被视为是大马农业革命之一,代表着大马农业科技的突破。
鼓励民众自己种菜
峇株巴辖农业局局长罗斯丁曾在日前为该系统进行推介时公开表示,官员在峇县市场采集的传统土耕蔬菜样本上,检验出约60%的样本含有农药残留,其中包括已被禁止使用的农药。
张华国就农药残留的问题表示,自己从事农药行业已逾30年,由于有感农民为减低害虫破坏农作物而大量喷洒农药的弊病严重,而耗费长时间研发“AOS系统”,以鼓励民众自己种菜。
大量的农药喷洒虽然能够杜绝害虫问题,却也导致部分农药残留在农作物上,其余的则破坏耕种地的土质,造成污染。
推广系统充生物教材
由于无土种植法的栽种过程简易且具有科学专业的教育性质,因此绿园通绿化农场计划将这项无土种植系统带入校园,并将系统作为实际的生物教材,培养学生的观察及分析能力,并从中了解无土种植法在未来的发展趋势。
张华国说,农场峇株农业局的穿针引线下,日前在局内举办了有关农业种植及无土种植法的研讨会,与来自峇县学校的老师交流,希望透过“分享”的方式,推广这项无四季区别的高效生态无土种植法。
他认为,现代人若继续为了科技发展而大肆破坏大自然的生态平衡,那么下一代的生活质量将会越来越差,未来也毫无发展空间。
发展前景更广阔
根据资料显示,我国的无土种植行业发展起步较晚,与国外的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仍较滞后,但是从这项系统看来,依据亚洲国家所专研而出的无土种植系统将更具优越性,并且存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目前,这项系统已完成了“满月蔬菜”的种植实验,奶白、菜心、菜胆、青葱、芥兰等农作物约在播种后的30天内,便能“收割”。
张华国指出,利用这项系统所种植的蔬果“收割”尽管方式简易,只需要轻轻将农作物拔出,并清理根部所缠有的原矿物质,便大功告成。
系统也在进行第二阶段的“提升工程”,并取名为“AOS攀藤系统”,让它们能够“攀上枝头”,以攀藤的方式协助农作物吸收更多的阳光促进光合作用,取得更为充足的养分。
获柔佛农业局重视
张华国在随后表示,这项系统从研发至今,获得了峇株农业局的推介及柔佛农业局的重视,尽管并未与相关单位有直接性的合作关系,峇株农业局仍在局内架设上述系统,让研究人员更深入地了解无土种植所带来益处。
他指出,该农场研究团队目前也正在着手进行转基因农业技术的研究工作,虽然仍在初步阶段,但有望能够在未来取得良好突破,为国家农业开更具有挑战性的农业格局。
“普罗大众对于转基因种植存有刻板印象,认为经过改造的东西都对人体存有害处,实施上地球上的各种生物都是在“物竞天择”(Natural Selection)的情况下演变成现有的形态,转基因种植只不过是透过科技加以改善。”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