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7日星期六

農長:製成品不受限制‧東革阿里禁帶出國

(吉隆坡11日訊)農業及農基工業部長拿督斯里依斯邁沙比利指出,該部將擬定條例,禁止可製成草藥和藥材的原料被帶出我國,例如東革阿里,但是製成品則不受限制。他今日出席青年農業大會開幕儀式後說,農業部已就此事開會,由大馬檢疫和檢驗服務局(MAQIS)負責阻止可被製成草藥的植物被帶出國。 主要被帶到中國 “據瞭解,不少可被製成藥材的植物被帶出國,主要是被帶到中國去。” 他說,製成品可以被帶出國,但是還未加工的植物必須受到管制,因為過去曾經有人帶植物出國,然後在外國申請專利,對我國而言是一項損失。 “我國有一種植物`lemba’(一種草本植物),住在鄉下的人把lemba放入水中,水質變得香甜。這種植物後來被帶出國申請了20多項專利,雖然這種植物在我國生長,但是專利權卻在外國人手中,我們無計可施。” 他說,因此這些植物不能被任意帶入或帶出我國,避免類似情況重演。 辣椒菇類藥草 鼓勵大量種植 依斯邁沙比利指出,在上週檢討關鍵績效指標(KPI)會議中,首相拿督斯里納吉認為該部每年栽培一千名農業企業家的目標很好,只要計劃提呈以及經過研究後即可獲得特別撥款。 他指出,該部的年輕農業企業家單位(Unit Agropreneur Muda)與TEKUN基金、農業銀行合作,為年輕人提供培訓課程、創業基金、種子等。 他說,我國投入農業領域的人民中,只有15%是年輕人,因此該部鑑定一些農作物,例如辣椒、菇類、蜜糖、草藥等,鼓勵大量種植,無需依賴入口。” 他指出,我國去年農產品食品出口額達230億令吉,但是入口高達380億令吉,相差了150億令吉。 “去年我國蔬菜出口達8億8千萬令吉,入口高達30億令吉,可見農業具有很大的發展潛能。” 他說,如果依賴入口,也會發生食品安全的疑慮,一旦外國拒絕售賣食品給我國,我國面對食品短缺問題。 推動更多人投入農業 “為了處理農業食品進出口出現貿易逆差一事,目前該部大力推動更多人投入農業,同時開拓新市場。” 他說,一些本地無法生產的農產品如蔥頭、馬鈴薯等需要依靠入口,但是一些如辣椒等可以在本地種植,無需依賴入口,目前新扶貧計劃基金會(NAAM)大力鼓勵年輕人投身種植辣椒。 他也說,出口委員會已經成立,將會積極推行各項計劃,例如在外國設立農業市集、舉辦展銷會。 明年在港設農業市集 “農業部已經在新加坡設立農業市集,明年將會在香港設立,也會考慮其他地方如中國、迪拜和倫敦等。” 他說,農業市集是大馬產品的一站式中心,該部也將與旅遊部討論,讓農業市集成為大馬在國外的象徵。 “新加坡的農業市集共有4類,分別是新鮮水果、農產品加工食品、大馬特有美食如椰漿飯和印度煎餅,本地產製的咖啡,日後的農業市集也將擴大產品類別。” 他指出,選擇在新加坡設立農業市集是因為靠近我國,同時新加坡也是通往國際市場的大門,而香港則是通過中國的大門、迪拜是通往阿拉伯國家以及倫敦則是通往歐洲市場的大門。 他說,貓山王榴槤在新加坡每公斤新幣38元、香港一顆榴槤港幣400元,可見農產品商機無限。 詢及該部是否計劃限制從越南等國家進口辣椒以利惠本地種植辣椒的農民,他說,如果現在限制入口,將會造成數量減少、售價提高,引起消費人的不滿。 查NFC屬下衛星養牛場 若經營失敗將接管 依斯邁沙比利說,目前該部正在檢查國家養牛中心(NFC)屬下的各個衛星養牛場,如果一些養牛場經營失敗,該部必須重新經營。 “農業部正在與森美蘭州政府討論接管的事宜。 以往我們通過大公司大量生產,但是目前則改為由多個衛星養牛場的方式養牛,讓更多人受惠。” 他說,獸醫局將會公佈詳情,相信財政預算案會提及此事。 針對入口牛肉太多一事,他說,目前入口牛肉佔70%,本地牛肉30%,因此需要重振養牛計劃。 政府早前提供2億5千萬令吉的低息貸款給國家養牛中心(NFC),條件是養牛中心要成立130個衛星養牛場,供應國內40%的牛肉。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