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25日星期二

猪粪发酵有机肥 猪场周围多种树
猪场主人带记者看粪尿固液分离机,底下那一小堆是刚分离出来的猪粪便
这个猪场饲养的是台湾黑猪
这个猪场饲养的是台湾黑猪
废水经过处理后非常清澈,可直接排放
废水经过处理后非常清澈,可直接排放
N本报驻台记者 刘虎 文/图
本报讯 卤肉饭、猪脚饭、焢肉饭、烤香肠、猪肉饺、肉丸汤……台湾的传统小吃中,很多与猪肉相关,在台湾民众肉类消费中,猪肉占了近一半。所以,台湾大大小小的养猪场可谓星罗棋布,从北到南多达8900家。台湾如何进行猪粪尿的无害化处理?养猪场会不会臭味远飘?本报驻台记者日前就此采访了台湾的相关部门,实地探访了位于新北市的一家养猪场。
粪尿如何处理?
收集起来可堆肥、可发电
媒体曾曝光猪粪便污染河流。猪粪尿如何进行有效利用,减少污染,台湾养殖业进行了一番有益的探索实践。
台湾养猪协会一位工作人员说,台湾目前处理猪粪尿最直接的办法是堆肥和沼气发电。台湾对此有非常严格的规定,养猪户必须在猪舍清理完1~2个小时内,将水槽内所有废水都抽干,并完成固液分离程序。这可以减轻废水处理设施的负荷,避免粪便分解成粪泥。
新北市养猪协会常任监事李镇荣说,在他的猪场内养了800多头台湾黑猪。他说,猪场对猪粪处理的第一步是固液分离,固态部分送到堆肥场,而分离出来的废水经过分解后,沉淀下的固体物,会添加各种细菌进行发酵分解,成了一种非常好的有机肥;可供附近农户免费使用。
废水排放时已非常清澈
猪尿等废水的处理是很严格的,第一步要进行厌氧处理,将废水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不溶性的有机物转化成可溶性有机物,这一阶段的处理会产生沼气;接下来是好氧处理,主要是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使其稳定、无害化。记者在现场看到,李镇荣的养猪场处理后的废水非常清澈。这套废水处理设备都埋在了地下,不占养猪场的空间,记者未能亲眼目睹。
空气如何净化?
采用“厨余喂养”减少猪粪尿中氮氨
记者在堆肥场看到,猪粪经过腐熟处理后形成松散的形态,没有臭味,对周围环境没有造成影响。
据养猪的工作人员介绍,防治畜牧场臭味,对内主要采用自动化水帘式环控畜舍,并安装换气及排气设备;饲料的选择上,部分养猪场采用的是“厨余喂养”,在蒸煮厨余时添加乳酸菌或酵母等增加饲料消化率,减少猪粪尿中氮氨的含量;对外可在畜舍周围植树,净化空气。
种七里香、桂花美化环境又除臭
记者看到,李镇荣的养猪场水帘式环控设施可以抽排气,臭味不致逸散,而在排气的同时加入樟脑油的水雾增强除臭功能。周围成排的树木可以过滤粉尘,吸收二氧化碳,缩小臭味影响范围,又可遮蔽畜舍美化环境。不少养猪场的主人在树种的选择上还颇花心思,有的选七里香,有的选玉兰花,有的选桂花树。到这些树开花的时节,人们从树旁经过,可以闻到阵阵幽香,沁人心脾,让人不觉数十米之外建有一个养猪场。离这个养猪场两三百米的距离有一片农舍,但是居民的生活没有受到影响,可见李镇荣对周围环境的呵护。
部门如何监督?
除了开“罚单”还帮设计、装设备,李镇荣说,新北市环保局每年都会检测两次猪场排放的处理过的废水,环保局还会委托其他检测单位每年再检测两次,而养殖户每年也要自检上报两次,这就是说,养猪场一年要检测6次水质。
若在环保局检测中不合格,养猪场除了要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整改外,还将被处以最低3万元新台币的罚款。整改后,如果再次检测不合格,养猪户有可能被重罚几十万新台币。
李镇荣和新北市农业局的工作人员介绍说,当局管理养猪场有“畜牧法”、“环保法”、“空气污染法”、“废弃物污染法”、“水污染法”等。
这些环保法规既规定养猪户的责任,又规定了相关主管部门的责任。比如“农委会”要帮助养猪户设计猪场,安装粪水处理设备;环保部门要监测养猪场,在接获民众陈情后,必须在一定时间内前往处理,并向养猪户提出改善方法,而不仅仅是处罚。

过量使用有机肥的危害

(1)减少农产品的产量;过多的施用有机肥容易使农作物倒伏,由于有机肥里氮肥过多,容易发生病虫害。
  (2)污染环境;过多的施用有机肥量超过了土壤的保持能力时,会流入周围的水中,形成农业面源污染,破坏水环境。
  (3)浪费大量紧缺资源;我国有机肥有限,如果把省下来可以缓解我国的能源紧缺问题。
  我们在进行施用有机肥的时候要根据农作物的情况和土壤的情况进行用量,并不是施用有机肥越多就会越好,有时候会适得其反。

生生不息‧不必翻种 薄荷树百年收成




什么农耕物可不必翻种,却可“重收”超过一百年?
相信没几个人知道,那是不起眼的薄荷树。
槟岛有一农户发现“百年收成”这个秘密,决定把园地全部改种薄荷树....
薄荷叶,在大家印象中,是透着沁人心脾的独特香气,不过外表却是毫不起眼的农耕物。
别小看它只是那几片小叶子,却是南洋多道佳肴包括咖哩鱼头、咖哩面及拉沙等美食的重要佐料。
要为一道道南洋美食画龙点睛,就不可少了它。
当我们提到薄荷时,脑海就自然会闪出“清新凉爽”这个字眼。
当今红遍大马及外国的槟城白咖哩面,如果少了薄荷叶的衬托,相信也难“红”遍天下。
同样的,当你在槟城这个小食天堂,看着端上座的咖哩面或拉沙没有薄荷叶影迹时,肯定会感到失落,像缺少点什么似的。
薄荷叶对槟城小吃有着完美的搭配,《南洋商报》记者前往槟岛浮罗山背,找到槟上硕果仅存的薄荷园,访问农场主人韩天平。
兄弟分工打理薄荷园
在记者抵达薄荷园时,大家都被映入眼帘的美景吸引,更适逢农历新年期间干旱异常的天气,大家都被迎面吹来的凉风“惊醒”,人人精神为之一振。
进入园地后,无比清新的空气,伴随着阵阵扑鼻的薄荷香气,更是长期在城市居住所不能感受到的享受。
面对怡人山景,记者对园主的耐力,每天穿越海拔1000尺以上的山岭野地,辛勤开垦菜园深为感动。
这片园地的园主韩天平,长期和兄长联手打理着两大片的薄荷园。
他们兄弟分工,兄长就打理“下半山”农地,他本人则守住山顶园地,两人联心,其利断金。
日产50公斤薄荷
53岁的韩天平虽然年逾半百,却很精壮,不过长期暴晒在太阳下,皮肤黝黑。
他在山里奔走时,精力不输年轻小伙子。
闲聊中,问到他何时开始当农夫,他说从小父亲就带他们兄弟们到菜园干活,边看边学,长大后就接手父亲工作,让老人家可以退休。
他的薄荷园面积约两依格,每天生产量有50公斤左右。
通常,他会在山上忙碌工作一天后,将摘下的农作物捆好,再骑着电单车载到山下卖给菜市集的收购商,由后者分发给菜贩们。
不强求孩子接手农地
对于从小就扛起锄头做粗重菜园工作的他,延续父亲的家族生意不是问题,惟现代的社会观念不同,他不会强求孩子接手其农地。
不过,他还是鼓励孩子在假期时,多往山上跑跑,学习农耕经验。
“我希望孩子是在健康环境中成长,有个快乐童年。”
大园地只需2人照料
诺大的园地,只有“二夫”当关?
询及他雇用多少外劳协助打理其薄荷园时,韩天平腼腆笑称,由以前到现在,都是他和兄长各自负责本身菜园,没有假手于人。
这么大面积的薄荷园,如何可能动用一二个人在照料?
韩天平解释,他父亲年代还有种植其它菜类,用了不少人力。
舍弃其它农作物
后来,到他们兄弟接手后,发现薄荷树可以耐种100年之久,决定舍弃其它农作物,全面改种薄荷树。
这个决定,让他们兄弟省下不少人力。
“我们同时也省略收割成果后,必须重新播种的艰辛步骤。”
热天影响农作物成长
韩家两兄弟就在农地工作了几十年,从不言倦。
纵然,每天他们得耗上8、9个小时在菜园里浇水、抓虫、施肥、收割以及捆绑农耕物等工作,但所用的人力,真的是超少。
不过,天敌是天气。从事这一行,农户都是要看天气赚钱。
就如,最近1月到2月份,槟城各地白天都酷热无比,晚间却出现低温度异状,确实会影响农作物成长,包括薄荷树的收成。
韩天平说,如果天气过于闷热又没下雨,会导致薄荷叶长得不够好,叶子面积缩小,有一些或呈现黑色。
在这种情况,他们就得与“天斗”,在大热天时多浇水,通常一天可能要浇上3回。
最怕害虫侵袭
比起其他的菜类,薄荷树叶子被采摘后,很快会长出新叶,生生不息,源源不绝,不需要翻土播种。
韩天平说,与父辈比较,他们已“很幸福”了。
他说,在父亲的年代,他们每天都得徒步上山,然后日落后又带着疲惫步伐归家,肩膀上总是担着沉甸甸的农作物,过的是典型的山地人家生活。
虽然不怕生活上的苦,但薄荷园主也和许多菜农一样,最怕农耕物遭害虫侵袭。
别小看一些蝴蝶幼虫的杀伤力,有时候,几只小虫所引起的菜农恐惧是外行人无法理解。
一旦感染到严重的虫毒,在短短几天就会导致整片菜园全数报销。


薄荷简介:镇静愤怒抑制疲劳
英文名称(Mint)的薄荷,是用途很广泛的香草。目前品种已有千种以上,薄荷树的生命力,甚至可超过百年。
薄荷主要有清凉的作用,能提神醒脑、帮助消化、消除疲劳、稳定情绪等功效。
它的品种繁多,其中以绿薄荷、黑胡薄荷最具代表性,气味清凉、刺鼻,藉此特殊香气可防病虫害,一年四季都可栽植。
绿薄荷最具甘甜味,适合用来烹调与泡茶,能有效镇静愤怒、抑制疲劳、消除胃胀气,也能使口气清新、提神醒脑,最适合制成清凉饮料

2014年2月21日星期五

有机食品营养没什么两样

主持人:那您刚才很多网友就会说到,说那我就觉得有机的水果,或者一些大米口感就是好。
方舟子:这个不一定,口感好有的是一种心理作用。
有机食品营养没什么两样(东方ic供图)
主持人:还有心理作用在里面?
方舟子:当然了,同样的两个东西一个卖的便宜,一个卖得贵的,最你选择买的贵的来吃,那当然就会觉得贵的吃起来会觉得贵的好吃,不然你不就亏了吗,所以有个心理的作用在这,另外一个当然还跟一个品种有关系。
主持人:品种?
方舟子:对,一个东西的口感跟品种是有相当大的关系的,就好不好吃,有一些常规的东西,因为他可能用的是那种品种是快速生长的品种,都比较大什么的,一般来说你快速生长的东西的话,口感就会相对差一些,所以这个是跟有机非有机其实没有什么关系的。
当然还有一个是新鲜,因为那些所谓卖有机的食品,因为它贵,贵的话有时候能够保证新鲜。
主持人:运输高。
方舟子:对,这个成本加到里头去,他卖得比较贵,那新鲜的东西相对来说是比较好吃的,但是如果说我们保证同样的新鲜度,同样的品种,让大家来品尝,(00:54:58)品尝的话,我觉得是吃不出有机和非有机的区别的。而且有一些人还认为说有机的东西,有机的产品是比较有营养,这个其实也做个研究的,国外做过研究,发现说有机的这些农作物它的营养价值跟非有机的是一样的,两者之间是没有差别的,所以他们在主要的成分上,在成分上是没有什么差别的,那怎么可能说吃出不一样。

有机食品不用化学农药 为何还有残留?

方舟子:大家都很担心现在食品安全的问题,比如说常规食品一个很重要问题就是这个农药残余问题,有这个农药残留在里头,有机食品如果说严格的有机食品不使用化学农药,所以大家就觉得我没有这方面的担忧,这点来说也是对的。如果说真的不使用化学农药的话,当然就什么。
有机食品不用化学农药 为何还有残留?(东方ic供图)
主持人:没有残留。
方舟子:对,无所谓什么化学农药的残留,但是你说是不是是不是就不存在残留的问题呢?也有的,他虽然不使用化学的农药,但是他要使用所谓的天然的农药。
主持人:有天然的农药。
方舟子:有的,这个天然农药就是不是化学合成的,是用的细菌里头的,或者是植物里头的,甚至某一些矿物质的,只要是天然的东西这个是允许使用的。大家的就觉得天然的东西那就是无副作用的,无毒的,经常听到这种宣传的,其实是未必的,天然的这些农药也是有副作用的。
主持人:比如说那些副作用,我举个例子,比如说由植物分泌的一种天然的杀虫剂叫除虫菊酯。
方舟子:对,这个就是有副作用的,有这种增加什么癌症的风险之类的,就是副作用,反而是我们人工合成的跟进就模仿这个除虫菊酯,人工合成最把它改了一下,叫拟除虫菊酯,这个反正毒性是比较多的。还比如说,有很多的这种所谓的天然的农药,它都是含铜的,导致说这个有机食品含铜量,含铜的残留实际上是有问题的,铜被人体吸收多了以后对人体也是有害处的,所以是一种金属的东西,所以就并不是说这个有机食品就不存在残留的问题。

有机肥难免两大健康隐患

方舟子:还有别的问题,比如你有机食品它不用化肥,但你说他不用肥料吗?他也用的,他是要用农家肥,或者所谓的有机肥。有机肥的话所谓农家肥其实就是粪便,粪便的话里面可能就含有细菌,病菌,就含有寄生虫,寄生虫卵,所以你如果说这个肥料不经过很好的处理的话,就这么撒下去,像我们以前农村的那样,就这种撒下去的话,你像种的那些菜,在上面不就会沾上这个。
有机肥难免两大健康隐患(东方ic供图)
主持人:很容易被沾上虫卵。
方舟子:虫卵或者是细菌,大肠杆菌,所以你如果说是生吃的,或者是没煮熟,那么就会被细菌、被寄生虫给感染了,所以就是存在这样一个问题。而且还有一个也可能说那现在有机农业比如说我邀请粪便处理都煮过的,如果说严格的执行这一套的话,但是说受粪便里面的细菌或者寄生虫感染的可能性就降低了,风险就低了。
但是还有个问题,就即使你经过处理也没法解决的,现在这些粪便哪里来的?是养殖场来的,就是牲畜的养殖场,现在都是工业化的生产,你养猪也好养牛也好,这个工业化的生产里面都为了防止生病,都是要给他们吃抗生素的,吃的抗生素这个量是很大的,吃下去大部分(00:46:06)猪、牛大部分他实际上是吸收不了的,会相当一部分在粪便里面排出去。所以使用的这个粪便里头实际上里面就含抗生素的,抗生素的话往往把这些农家肥作为肥料种下去的,那么要放在土壤里头,这里面残留的药物成分,抗生素是会被吸收的。                                                                                   主持人:可以被人体吸收吗?
方舟子:被植物吸收,吸收以他就跑到食品里头了,那就会被人体吸收了。
主持人:变相被人体吸收。
方舟子:对,相当于变相被人体吸收。大家都那么担心说抗生素的残留,有一些人之所以吃有机食品,其中一个担心就担心这个可能有抗生素,有机也包括一些动物的东西,比如牛奶把它和有机牛奶,因为那些奶牛说是不用抗生素的,但是你用别的途径能够吃进下去残留抗生素的,所以这个是你没有通过这种处理来解决的,这是美国的一个研究,他们就发现说有机的产品里头,其实存在抗生素残留的问题,并不是说就没有的。
主持人:那这个还是很严重的一个问题。

2014年2月19日星期三

引进日本新技术 狮城开发室内农场


一提到蔬菜农场,许多人的脑海中会浮现郁郁葱葱绿色田园的画面。
一种源自日本的新式蔬菜农场,近期悄然登陆新加坡,省略了泥土和阳光,把蔬菜种植带入本地工业建筑内,在白色的无尘空间里生产蔬菜。
新加坡“暗无天日”的种植经验,肯定可成为苦无土地华裔农民的突破困局方向。
新加坡地小人多,完全没有天然资源,却通过引进及开发先进科技,解决许多民生问题。
该国在金融业方面,料再经过十年就将超越世界金融中心瑞士,工业发展也非常快速,在农业这一区块,一样让人吃惊的,他们竟然也没放弃研发及引进新技术。
新加坡受土地所限,不可能成为农业国,近年却不断派员到海外考察,包括前往土地有限的荷兰,学习他们农业经营之道。
“工厂式”生产农粮
与此同时,他们也非常重视引进日本先进的种植技术,在寸土是金的土地上,试图以“工厂式”生产农粮。
其中一种“不必靠太阳”的日本先进的种植技术,在日本已取相当的成果,目前已被引进新加坡。
靠人造灯光培育蔬菜
不同于传统的户外农场、温室菜圃或较新颖的垂直农场,这类新式农场全靠人造灯光和液体培育蔬菜,室内温度和湿度可自动调控、也无需添加农药除虫除草,概念类似工场。
无需添加农药除虫除草
预计到了今年3月,投入运作的这类新式蔬菜农场将有两家。两家农场业主都是日资企业,所使用的科技也来自日本。
在此之前,新加坡有47家持牌商业用途蔬菜农场,全为户外农场,分布在林厝港、双溪登雅、万礼和罗央等地。
也就是说,室内蔬菜农场在所有蔬菜农场中,所占比率一下子增加至5%,也改变了新加坡蔬菜农业用地的构成。
提高农粮业生产力
一般而言,蔬菜农业用地由新加坡土地管理局管辖和分配,农场经营执照则由农粮兽医局管理和发放。
由于室内蔬菜农场设在工业建筑内,市区重建局也成为这类农场的管理机构之一。
针对新式室内蔬菜农场登陆新加坡,农粮局和市建局发言人向说,这类试点有助提高新加坡农粮业生产力,也能善用土地,还能使农作收成更趋稳定。
两机构发言人也指出,业者须在隔离和清洁的环境中种植蔬菜,确保农场不受周围工业活动或其他发展的影响。
室内农场蔬菜比日本便宜
这种先进的生产方式,是否很“重本”?
根据新加坡业者计算,生产出来的蔬菜比日本便宜,不过比马来西亚稍贵一些。
新加坡果菜出入口公会副会长罗松南估计,新式室内农场出产的蔬菜价格将介于进口日本蔬菜和马来西亚蔬菜之间。
他说,新加坡生菜主要来自大马金马仑高原,平均价格为一公斤8角(约2令吉)至1元5角(约3令吉90仙),已相当便宜,室内农场的蔬菜价格不会来得更低,但可满足小众消费者。
蔬菜供应日式餐馆
这类“暗无天日”的蔬菜生产,主要供应新加坡日式和西式餐馆。
其中一家获得农业执照的室内蔬菜农场由新加坡松下科技公司(Panasonic Factory Solutions)经营,地点位于大士惹兰阿末依布拉欣。
据知,这家农场于几个月前设立,主要生产生菜。
通过种植技术提高粮食产量
仓桥表示,新加坡是本区域最发达的国家,有引进高科技种植技术的设施,也可通过技术提高本身的粮食自给自足。
此外,他认为新加坡日式餐馆近年来不断增加,新加坡人也喜爱日本食品,愿意为这些产品消费。
据之前报道,新加坡日式餐馆在过去五年间,从180家增加至880家。去年,一家日本蔬菜农场便在林厝港开设了新加坡首个日资菜园。
不同的是,那家菜园并不设在工业建筑内。
投资130万种蔬菜
另一家新加坡农场业主Arrow Industries在三巴旺海军部街工业大厦Admirax里租下一间约200平方米的厂房,用来种植芝麻菜、生菜和日本芜菁(mizuna,也称水菜)等。
公司董事经理仓桥诚司透露,公司为农场投资50万新元(约130万令吉),蔬菜种子来自日本,即将在3月生产第一批蔬菜。他打算开始种植四种蔬菜,未来可种植40多种。
农场雇用四名员工,每天可生产350颗生菜,主要顾客群将是日式和西式餐馆、超级市场及个别消费者。
室内农场产量超越传统农场
很难想像,如果“工厂式”的生产,竟然可以比传统式的生产,超越百倍!
城市绿化与生态学者、新加坡国立大学设计与环境学院建筑系副教授陈培育(43岁)说:“室内蔬菜农场产量有时是一般农场的百倍。”
他说,新加坡土地有限,在土地资源使用方面,引进这类农场很明智。
“至于农场是否在商业上可行,相信业者都已做了打算。”

2014年2月7日星期五

果肉葉皮和根全是寶‧“紅毛榴槤”樹苗能抗癌!

(檳城‧威南)刺果番荔枝,俗稱“紅毛榴槤”的果實和葉子有抗癌功效?本地紅毛榴槤樹苗近1年來需求量飆升數百倍。威南打昔佳藝花園樹苗批發商陳助順指出,近年來“紅毛榴槤”樹苗熱賣,以前其花坊平均每月只售出約20至30顆樹苗,現在一個月有1千個訂單,需求量暴漲。
1個月接獲1千訂單
陳助順受訪時說,去年開始,不少居民前往其花坊尋找紅毛榴槤樹苗,開始時他也很費解,過後才知道,很多居民當它是抗癌水果。
“尤其本地品種的紅毛榴槤樹苗最受歡迎,民眾買了樹苗在住家周圍栽種,大約2年時間就可開花結果了。”
他表示,紅毛榴槤有許多品種,包括台灣品種,但民眾首選本地種類。
他指出,前來購買紅毛榴槤樹苗以普通居民居多,果農則少,每顆樹苗價格10令吉左右。
“據說,紅毛榴槤利於抗癌,就連其葉子也有醫療功效,不過不知道這項說法有沒有獲得證實。”
據瞭解,紅毛榴槤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不論有沒有抗癌功效,它也是對人體健康有益的水果。
陳國吉:非空穴來風
美國醫療協會研究結果
有機食品店負責人陳國吉受詢時指出,紅毛榴槤有抗癌功效的說法不是空穴來風,是經過美國自然醫療協會研究出來的報告結果。
他說,上述報告顯示,紅毛榴槤的果肉有消除癌毒細胞的功效,但要按需求份量服食才有效果。一些得到此訊息的居民選擇在自己住家周圍種上幾棵,即使不是用來抗癌,也可以當做水果食用。
陳國吉表示,紅毛榴槤在南美區,亞洲,英國以及很多國家是一種非常出名的水果。其果實中含有豐富的膠質,上述研究也顯示,紅毛榴槤具有非常高的營養、維他命,以及纖維。也有清熱利濕、抗癌解毒、消癰散結、抑菌、驅蟲、降壓、安神的功用。
陳國吉指出,除了其果肉之外,紅毛榴蓮的葉、皮和根都有相當強的消炎作用,還具有化瘀散結,抗癌解毒的功能。
“尤其是紅毛榴蓮葉,據說能清除毒細胞,讓體內的普通的細胞自然生存。”
他建議住家有空地的居民,不妨栽種幾棵紅毛榴槤樹,當著普通水果吃。

2014年2月6日星期四

柑皮可製酵素

柑皮酵素材料:
柑皮——3粒
黃糖——300克
水——300毫升
空的礦泉水瓶——1個(可裝500毫升水)
做法:
1. 先剝開柑皮。
2. 將黃糖倒進一個空杯內。
3. 加入300毫升的水並將黃糖攪拌均勻。
4. 將已熔解的黃糖水倒入礦泉水瓶內。
5. 將剝得較為小塊的柑皮逐一塞進礦泉水瓶內。
6. 鎖好瓶蓋,再將瓶子反复倒轉,以確保柑皮都被黃糖水浸到。
7. 每天打開瓶蓋1次,以讓氣體從瓶內釋放出來,再鎖緊瓶蓋。此舉是避免瓶內的氣體在發酵的過程中,會導致瓶子膨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