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9日星期四

有效微生物群技术对农业的广泛用途(上):绿色科技新契机 微生物群吃掉农畜残毒

大自然是神奇的,也环环相扣。
人类研发肥料、农药、化学药品等物以协助农畜业发展,紧接而来却是环境污染、农产品残毒等危机。
所幸,天地万物皆相生相克,有一种肉眼看不见的有益微生物,可化解化学品的破坏,还在绿色建筑里扮演要角……
1980年代,日本国立琉球大学的比嘉照夫教授(Dr Teruo Higa)研发了EM(Effective Microorganisms的英文缩写,中文译作“有效微生物群”,下文皆以“EM”称之)技术,为化学农业导向有机农业、天然农耕的道路,带来革命契机。
如今,EM技术已被推广至全球超过140个国家使用。
EM技术可被广泛使用于农畜业、水产养殖、环保事业领域。
坐落在泰国北标府(Saraburi)的救世天然农耕中心(Kyusei Natural Farming Center),占地0.8公顷,日前迎来一批来自大马五福城发展商的十数人参访团代表,后者一行人参与为期数天的工作坊,由专员解说下,了解EM技术的在农畜业的运用。
这座有机农场,种植种类繁多的蔬果、稻米,并设有养猪场、养鸡场、鱼塘,五福城发展商参访团代表也在专员指导下,亲身实作EM酵素、堆肥、泥球。
该参访团已是五福城发展商至今派往上述农场出席有关工作坊受训的第六批职员。
洋灰加入EM建屋
五福城发展商旗下的五福城广场管理层多年来也在推广EM技术与酵素运用不遗余力,响应环保。该商场推动的厨余堆肥计划,就是使用EM技术制造有机肥与酵素,打理地方社区的景观、林园,净化居民生活环境。该公司也在学校推广制作EM泥球,让小朋友参与有关工作坊,提升环保意识。
随着近年来绿色建筑技术的出现,EM也能在这方面发挥作用打造环保建筑。五福城发展商使用加入EM的洋灰建造新居,这可避免一些人士对于刺激性的化学物质敏感而出现不适症状。
可分解有害微生物
EM研究机构(EM Research Organization,EMRO)专员濑古和彦指出,EM由多种相当安全,并对人类、动物、植物有益的微生物组成,彼此共生共存,里头包括乳酸菌、酵母菌、光合菌等。
他说,这些微生物能有效分解有机物,抑制有害微生物之外,能产生酶、荷尔蒙等生物活性物质,并消除硫化氢、氨等臭味。
据悉,比嘉照夫以“优势原则”(dominance principle)解释EM技术的概念。他把EM分成三组,即积极微生物(再生regeneration)、消极微生物(分解decomposition、退化degeneration)、及机会主义微生物(opportunistic)。
善用比例加强力量
在不同环境中,积极与消极的微生物比例相当重要,机会主义微生物则顺应再生或退化的趋势。
EM这种特性对不同环境有积极影响,与一般生物制剂比较,它具性能稳定、功能齐全、结构复杂的优点,只要运用恰当,它会与所在之处的良性力量迅速结合,发挥正面作用。
循环使用净化环境
濑古和彦表示,在农耕领域,EM技术的运用可提高农作物品质与产量、去除虫害、改善土壤、透过有机废料制作有机肥;在畜牧领域,该生物技术可消除臭味、控制蝇虫、增强动物免疫力、提高农产品如蛋、牛奶、肉类等的品质,还有降低废料的处理成本,例如制作堆肥、污水与污秽物的净化与资源再循环使用。
他提及,EM技术对于环境净化也有显著作用,它能恢复自然界自我洁净的功能、改善环境。他举例,日本就曾使用这技术提升著名旅游景点东大寺的环境。
此外,EM技术也能使用于个人日常生活卫生、家庭保健,利用EM生产酵素、有机酸清除污臭,而其抗氧化特性可防止房子尘埃与生锈,EM的使用令人类减少那些对人体健康与环境有害的化学洗洁剂。
EM酵素救泰虾农
EMRO ASIA有限公司顾问宋拉莎娜彭迪指出,该生物技术令水产养殖受益,过去泰国南部一些相关业者因水质污染问题而面临事业危机,EM技术的使用,业者保住心血,还能生产品质安全的鱼虾、蛙类,提供市场有机水产与海鲜食品。
她举例,去年中旬虾类早期死亡综合症(EMS)的出现,泰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虾类出口国受到影响,产量骤减,泰南虾农求助。当局以EM技术并透过密切的观察与跟进,经过一段时间,总算挽救了虾农的水产养殖场。
用途广泛造福人群
她指出,EM技术还可用作其他用途,例如工业废水处理、提升垃圾场环境、公共卫生清洁等,以这个绿色科技力量造福人群。
EM技术就是透过含有有效微生物群的酵素液体,与其他有机物质混合,按份量比例调配,制成不同类型的酵素。
市面上提供的EM原液(EM1)是有效微生物群的混合培养液,色呈黄褐色,含酸甜的发酵气味,酸碱PH值在3.5以下。
国际天然农耕研究中心(INFRC)的专员佐野雄次郎表示,EM1与其他有机物质混合,可制成液态型与固态型二种酵素。
天然农耕成本省30%
救世天然农耕中心负责人卡尼透露,虽然推广EM技术与天然农耕法多年,对于有机农业发展,前方仍有很长一条路,泰国农民目前仍难走出依赖化学农业模式的处境。
“化学农业破坏自然生境,这是相当不利,反之,农民透过天然农耕法,采用EM技术,带来以农业为主的一种循环系统,发展出新模式及自足经济,可令农业迈向永续性发展,摆脱困境。”
化学农业也令泰国农民面对高成本的问题,他们另需耗资购买化肥、饲料、农药等,与采用EM技术的天然耕作法相比,后者相关成本可减少30%,还达到保育土壤、洁净环境等环保作用。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