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6日星期四
檳推動垃圾變黃金計劃 回收榴槤殼化原料 2012-08-05
(檳城5日訊)榴槤季節時吃剩的榴槤殼,也成為檳州政府在推動“垃圾變黃金”計劃下,鼓勵回收的垃圾,把平均2個月就丟掉50公噸的榴槤殼化成原料,賺取可觀利潤。
州政府正為日落洞垃圾場進行公開徵求建議書,以進行“垃圾填埋場土壤復墾工程”(Landfill Mining and Reclamation),把垃圾場的垃圾轉變成黃金。
州政府公開徵建議書
除有關垃圾場外,州政府也計劃把遠在浮羅山背,在水果季節時例如榴槤、紅毛丹和其他水果時生產的植物廢料,再循環成為可使用的原料。
檳州衛生、福利、愛心社會和環境委員會主席彭文寶週日告訴《光明日報》,浮羅山背雖然不是工業區,但生產的垃圾數量也是驚人的,特別是水果季節,丟棄的廢料都以數十公噸計算。
“據統計,榴槤季節時,2個月內的榴槤殼重量達50公噸,這是驚人的重量。”
他說,榴槤殼可回收再循環使用,但可惜卻被載往安邦惹惹垃圾轉運站丟棄,這就像把錢給丟掉一樣。他指出,榴槤殼被載往安邦惹惹垃圾轉運站也造成浪費車資和運輸費,而且車輛排放的廢氣也污染環境。
“若榴槤殼都可在浮羅山背直接回收和處理,不單可減少垃圾數量,還可減少運輸開銷和空氣污染,是一舉數得的方法。”
他說,州政府和檳島市政局在浮羅山背都擁有地段,可把榴槤殼堆放在這些地段,並予當地合作社或有意回收的公司合作,把榴槤殼變成有用的原料。
他說,州政府已有把垃圾再循環成原料的技術,當地的合作社和公司若有興趣參與“綠色經濟”可與有關當局接洽,不要浪費把垃圾變黃金的機會。
帶有興趣者瞭解日落洞垃圾場
彭文寶說,他週六帶領一批有興趣瞭解在日落洞垃圾場展開的“垃圾填埋場土壤復墾工程”計劃,讓他們清楚狀況後,考慮是否要參與這項綠色經濟。
他說,州政府已透過檳州發展機構,徵求建議書來推行計劃,歡迎相關領域人士提呈建議書。他指出,該垃圾場佔地約54英畝,高約30公尺,有1050萬公噸垃圾,垃圾包括建築廢料、塑料袋、樹木、家具、電器等。
“在1050萬公噸垃圾內,若其中10%是塑料袋,就有100萬公噸塑料袋,用來再循環製成原料,可以想像到它的無限潛能。”
他說,州政府計劃在10年內把日落洞垃圾場變成人民公園,垃圾變黃金計劃若成功落實,日落洞迎來一座人民公園指日可待。
把日落洞垃圾場的垃圾變黃金若成功進行,日落洞迎來一座人民公園指日可待。
被大量丟棄的榴槤殼也可“垃圾變黃金”,可再循環成為有用的原料。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