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13日星期六

出口商促爭取整粒榴槤出口中國 2013-07-14

(雪蘭莪‧八打靈再也13日訊)出口榴槤至中國的商家呼吁政府與中方當局重啟談判,以讓出口商像泰國和新加坡一樣,可以整粒榴槤出口到中國。
他們表示不明白為何馬中簽署的協議只允許冷凍槤榴出口,而不是整粒出口,為了能與其他國家自由地競爭,有關協議應重新擬定。
數位受訪的榴槤出口商向星報日報說,大馬的榴槤在中國不比泰國榴槤受歡迎,主要是大馬榴槤經過冷凍包裝加工,若與泰國整粒出口榴槤作比較,競爭形勢會比別人矮了一截。
這些不願姓名曝光的出口商說,冷凍的大馬榴槤與整粒的泰國榴槤同擺在中國市場上時,在消費人概念中,冷凍包裝品不比整粒榴槤新鮮,造成大馬榴槤處於劣勢。
“泰國的金枕頭或差尼品種的榴槤,在樹上熟約70%時就先被採下來,再用技術稍微催熟,過後以一星期的時間船運至中國,到了那裡剛好榴槤才裂嘴,反觀大馬榴槤是經冷凍包裝,當有連殼一起的榴槤與冷凍的榴槤一比較,中方消費人一般都認為連殼在一起的會較為新鮮。”
這名出口商說,有些中國消費人還會認為,大馬榴槤一般是自己掉下來,等到熟了會裂嘴而開,在這樣等到全熟了、裂嘴而開了再行冷凍包裝,其新鮮度與泰國一比可想而知。
成本高比泰國榴槤貴
“從售價因素看,經冷凍程序和儲藏設備運輸至中國的大馬榴槤,其加工和包裝成本不菲,放到中國市場擺賣,其零售價一般都昂貴過泰國榴槤。”
有出口商甚至披露,大馬這裡選擇供冷凍包裝的榴槤,其品質一般,未經嚴格的品質控制,而且不分晝夜的長時間包裝,才會直接影響到貓山王品種的新鮮度。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