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事业,考功夫、练耐心、锻意志。
没经历“有机”磨炼,可能就不会了解不用农药不用化肥面及“中门大开”的种植苦处。
要投入这一领域,不只要交出心力、意志,还得付出“良知”。
早一阵子,有机成风,不少农场都宣称自己很有机。
不过,随着农业部推出严格的有机认证后,达标的农场却不多,主要是过不了严格的审核条件这一关。
有机种植涉及严谨的种植程序,专业知识及技术,还要有足够的资金。
在这之中,种植者还被规定不能使用化学药物控制虫害。
此外,还有许多规格,对许多务农者来说,是不容易执行的作业方式。
有机农作尊重大自然———诚兴董事经理●戴成通
居銮诚兴农业有限公司董事经理戴成通表示,有机农作除了带给人类社会饮食的健康,它同时也是对大自然的一种尊重。
他说,种植有机蔬菜对大地百利无一害,在不伤害土壤的情况下,能从中做到保护大自然环境并与地球永续共存。
“现代社会,许多人对食品的安全已经非常重视,也非常关注生产过程是否符合健康标准。”
《南洋商报》记者到该公司位于金马仑菜园参观,感受到一股大自然原野气味,充满正能量。
间隔百米可防害虫———农夫●蔡永康
在金马仑高原投入有机菜园种植的农夫蔡永康说,种植有机菜在刚开始时需要投入许多时间,包括田园规划、土壤改良、环境布置、水源管理等。
他传指出,有机菜园要与常规生产的农园进行所谓的“物理屏障”,间隔出距离约百米的范围。
这方法有助于减低外来害虫的侵害,还包括阻挡气体、灌溉水、土壤渗透或其他等的传播。
蔡永康指出,栽种有机菜劳心劳力,本身秉持的理念与对环境的关心是很重要的。
拥有数十年耕种经验的他欣慰的表示,多年来的投入有机种植,如今获得成果。
“我选对了路。”
轮流种植不同蔬菜
保留空间,让大地呼吸!
在金马仑高原经营有机种植的蔡永康,他的菜园保留了10%的土地没有耕作。保留空间的目的,将会更有效的为园地提供绿化的环境。
他采用轮耕方式,轮流种植4种不同的蔬菜,这使到生产更为良好。
此外,在山地上,水源是非常珍贵的。蔡永康敬天爱地,对农地的经营理念也一样有着一份对天地的尊重,强调珍惜水源,爱护大地。
田园规划很考功夫
人生要有梦,当农夫也一样要有梦。
一位在金马仑高原投入有机种植的戴成通说,虽然有机还是孤独行业,但是成为“有机农夫”,却是他投入农业后的梦想。
在他成为有机农夫后,还是不断透过自己所学,与其他人分享,彼此学习,希望大家都把有机事业搞起来。
他说,田园规划这部分,的确很考功夫,如何营造大自然环境是一门学问。
“例如,要如何保持四周围环境的清洁,保留至少15%的树木,以阻挡外来不良的水气与污染物等,都要有一番规划。”
有机垦种让人快乐——菜农●邝智全
有机垦种,会让人快乐起来?
拥有30年经验的菜农邝智全在过去的20年间,栽种蔬菜是使用传统的种植方法,农药施放是无可避免的事。
“当时,内心无法感受种菜是件快乐的事,自从十年前开始投入有机菜种植后,却深深地体会到本身的行业,竟然可以让自己很快乐、很富足。”
他指出,经过这数十年的努力,他对土壤有更深的知识,也了解到当前的垦种环境已经改变、气候更变化莫测。
最担忧人力问题———农友●许振通
中国水墨画强调“留空白”,有机种植则强调“留空地”!
农友许振通所管理的一片40亩的农耕地上,却只栽种15亩地,不像其他农地“马力全开”。
他说,此举的目的是要保留一些自然树林,为生产区域带来有机状态,确保植物在充满正能量下成长。
农业是劳力密集行业,目前农友最担忧的还是人力问题。
完整生态永续系统
戴成通认为,有机菜市场空间大,目前仍处于蓝海,不过全马各大城市的需求与成长量不断提升,还没陷入红海血拼。
他指出,有机农业有着一套完整的生态永续系统,这是一门跨领域的专业知识圈,当中涉及的层面包括农业、生物、环境科学等。
他说,有机耕作非常考验生产者的经验与技术,无论在品种选择、播种时间、生物治理或轮作技术等。
他说,食品供应商与农友建立互相信任,是非常重要的,彼此相互依赖,促成一个健康的食物供应链。
结合先进技术寻突破
有机蔬菜未来的发展,必定要结合先进的技术,才能在栽种方法、虫害控制、水源管理、品种选取等取得更大的突破。
要种植更大规模及形成更大的生产量,有机种植的设备、成本与人力都是层层的考验。
随着世界各地有机蔬菜的产量不断的增加,也显示出现代人尤其是年轻一辈,他们对健康食品已经越来越重视。
在本地市场方面,人们的消费能力不断提高,有机业者深信在未来10年,会出现更大的改变,潜在的市场非常巨大。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