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30日星期三

饲养银蜂 拓新财路

吉兰丹燕窝商穷则变,变则通,在燕窝价格暴跌时,开拓饲养银蜂市场,转型求生机。 吉兰丹燕窝商公会秘书李青凇在5年前,大事发展银蜂业,并取得不俗的成绩。如今李青凇甚至每月开班授课,让更多郊区人民掌握养蜂技术,赚取额外收入。 银蜂有别与蜜蜂,最主要是它无蛰针;此外,根据非正式的医学报告,银蜂生产的蜂蜜也有治疗癌症的功效,让我国各地在最近5年兴起养殖银蜂热潮。 银蜂蜜的营养价值高,获马来社会和原住民的青睐,在马来人口占了逾95%吉兰丹,银蜂蜜的需求量非常高,极具市场潜能。 李青凇位于万捷县达旺的银蜂养殖场,占地1英亩,相信是吉兰丹州最大规模的银蜂养殖场。目前养殖场内有超过600箱(棵)银蜂巢。 上述银蜂养殖场实际上已有超过25年历史,只是过去李青凇着重引燕业,并没有大量养殖银蜂。 近5年,因燕窝价格一跌再跌,李青凇才专注发展银蜂养殖业。无论如何,他至今日尚未放弃引燕业,而是在引燕的同时发展银蜂养殖业。 印尼技术最成熟 李青凇受《南洋商报》询问时说,25年前,他已到过柔佛州取经,学习养蜂技术。 当时大家都不觉得银蜂可产蜂蜜,纷纷取笑他。当年的银蜂养殖业确实不普遍,养殖技术也不成熟,因此他并没有认真去饲养,而是专注在引燕业上。 他表示,近5年来,燕窝价格狂跌,加上无法出口至中国,他决定利用空置的土地,大事发展银蜂养殖业。他位于万捷县达旺的燕屋,占地1亩,燕屋只占用1500平方尺的空间,于是他将其他的空间用来养殖银蜂。 他说,根据数据,印尼拥有最多的银蜂品种,达31种,大马则有29种品种;其余拥有银蜂的国家包括菲律宾、越南、泰国、缅甸及台湾(只有一品种)。印尼的银蜂养殖技术最为成熟,早在30年前,当地的银蜂养殖场已经很普遍。 他表示,他本身养殖的银蜂有超过10品种,银蜂所产的蜂蜜带点酸味,蜜蜂产的蜂蜜则偏甜。他指岀,虽然未有医生报告证实,但是外界都相信银蜂蜜可治疗癌症,同时服食银蜂蜜及花粉也可助孕。以他本身遇过的例子,一名8年不孕的妇女在服用银蜂蜜及花粉一段时间后,就怀孕了。 蜂胶提炼厂不多 “银蜂有三宝可取,即蜂蜜、蜂胶及花粉。蜂蜜及花粉无需提炼,即可服食,蜂胶则必须经过提炼才能服用。可惜的是,至目前为止,国内懂得提炼蜂胶的厂商并不多。” 李青凇说,银蜂最爱吸取小花的花粉,因此最佳的养殖地是在郊区。养殖银蜂短短两个月,即可取得蜂蜜及花粉。一般上,每箱(棵)银蜂巢可抽取2公斤的蜂蜜。 他表示,其养殖场的蜂蜜有三种包装,即72克(25令吉)、200克(50令吉)及500克(120令吉)。 乡区环境宜养殖 “银蜂懂得自己觅食,无需养殖者特别照顾,只要周围有花草树林及良好的采蜜环境,就可养殖银蜂。银蜂会在树内造巢,我们锯下内有银蜂巢的树桐后,在树桐上加工建造屋顶形状的蜂箱,即可方便往后取蜜。” 有鉴于此,李青凇鼓励乡区居民养殖银蜂,除可赚取外快,还能自供自给天然蜂蜜。他同时希望拥有大片土地的引燕业者,投入银蜂行业,为自己开拓新的商机。 “虽然我鼓励乡区居民养殖银蜂,但却不鼓励他们随意砍蜂巢树桐。要养殖银蜂,重要是让银蜂繁殖,掌握引蜂及分箱技巧。” 他表示,只要掌握一定的技术,他们可将银蜂引进新树桐,另外蜂皇每次产卵,都会出现一至二个或更多的蜂皇卵,当蜂皇成型时就可分箱(巣)。 开班教授养蜂法 李青凇说,他本身每月都有开班教授养殖银蜂法,只要报名人数达5人,即可开班。报名费为每人300令吉,除理论课,他也将教导引蜂及分箱等技术。上课时间是从上午10时至下午4时。 他表示,一般上,蜂巢未成型及未有蜂蜜的树桐,售价介于250至500令吉;至于树桐上已加工建有蜂箱及已有蜂蜜的,售价则从1800令吉起,需视银蜂品种而定。 盼美化列旅游卖点 万捷县议会已宣布为万捷县议会回教旅游城,因此李青凇希望银蜂养殖业,也可列入旅游卖点之一。政府及旅游局在宣传万捷县的海滩、佛寺及大学等景点之余,也应宣传银蜂养殖场。 李青凇说,该银蜂养殖场在友人的宣传下,吸引不少中国及东马游客到来参观,不少大专生也纷纷到养殖场进行研究工作。有鉴于此,他期望该养殖场可列入旅游目录中,同时希望当局拨款,助他提升养殖场的美化工作。 他表示,美化需要庞大的经费,单凭他个人力量可能无法成事,因此望可获政府机构配合。 “我的银蜂养殖场后面,就是哥马欣河,风光明媚,可让民众钓鱼。除参观银蜂养殖场,游客可同时参观燕屋。我在燕屋的其中一面墙,设立了玻璃窗户,让游客可在燕屋外观看燕屋内的情况。”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