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30日星期三
叶振明推广农家乐民宿旅游 来知知港吃玉米
在森美兰州,素有“黄梨之乡'知知港栽植的台湾甜玉米,近几年在市场窜红,成为抢手特产,开创玉米商机。
知知港的蹝四季园蹞,成功抢搭了这一轮商机。
“四季园”园主叶振明每天都会走进农园帮玉米传粉,他摇晃一株株的玉米,健壮的植株上顶端的雄芯披着红缨,开放着,当摇动起玉米茎时,就会抖落花粉颗粒飘扬起来,掉落到雌蕊上......有很多从芙蓉、吉隆坡、马六甲,远自柔佛的游人都慕名到访参观,叶振明就充当生态讲解员,还引领他们钻进农园里采撷玉米,让他们体验拥抱自然的乐趣。
他还雄心勃勃,计划推广农家乐的民宿旅游,给农乡旅游注入新元素,扩大旅游容量,以期带动乡村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乡区的经济发展。
让餐馆游人品尝农家饭
叶振明还策划要在玉米农园发展民宿旅游,增建亭榭及憩息处,让游人体验采摘蔬果、农活之乐。
他说,农园还会开设餐馆、让游人品尝农家饭香,还给游客提供脚车踩踏,让游客骑坐四轮摩托车,在庄园里游乐。
他也与政府洽商,研究与周围范围的甘榜一起办民宿旅游,吸引更多中国游客到来体验,因为这里有榴梿、菠萝蜜、水蓊,能给游人新的惊喜。
他说,最近胶价泻跌及知知港的知名黄梨产量锐减,因此很多村民转而促销玉米,也给知知港创造一村一品的新品牌。
他说,玉米分特大型AA、及A、B、C4种等级,目前在知知港旅游区,霸级市场、路边小贩都能找到他批发分销的甜玉米。
“农园里的甜玉米,从初期每天采收1000株已渐增加到目前的5000株。
农场尽量机械化
叶振明多年前原是一名承包商,因1997年爆发区域经济风暴,生意受冲击,他才选择转换轨道,从合约承包商转变为参与竞标的承包商,结果却在商场竞争中屡屡摔跤及蒙受巨额亏损。
随后他转身做芭场,种黄梨,因为没有经验,结果就亏蚀30万令吉;后来他才发现到村民是将种黄梨视为一种“嗜好”及“兼职”,才会不计较得失种出香甜黄梨。
他过后改种香蕉,为种出特级优品的香蕉,他勤于考察,与农友交流,消除农友的戒备心理,学到庄稼知识,也让他启动新的生涯规划。
体会“粒粒皆辛苦”
他还因此成功培植优良品种的“无核番石榴”,还连续4年夺得全国农业展销会的农作生产冠军,很多水果贩都抢先摆卖他出产的无核番石榴,因为卖他的番石榴就能带销其他产品。
他说,种植番石榴的工作繁杂,种植成本高,后来蕃石榴的农园就被农民局收回;他受到朋友的鼓励,改种蔬菜,当时他的朋友就只专注种辣椒就致富了。
“短期农作生产快,市场好,我的玉米农场的特点就是尽量机械化,将来会继续提升生产规模及管理形态,吸引更多游客,带动地方经济。由于玉米的市场畅旺,持续供销,也促进接壤范围的农乡经济的转型,更多村民都策划参与农家乐。”
他承认务农的工作挺繁重,农园管理的事务须兼顾,每天几乎都早出晚归,不过工作压力不像以往从事承包工程那么大,每次采收时,就有不可言喻的满足感,也找到自信。
他还说,每天在庄稼锄禾的日子,体悟到”粒粒皆辛苦“;以前浪费,现在却懂得惜福,心灵也变得丰沛。
一亩地可种1万4000株
叶振明说,选种台湾的“珍珠甜玉米”,具有抗病率较强、甜度较高的优点。他用塘鱼制成的酵素肥料来培土。
他说,每天都有轮作栽种,一亩地可种1万4000株、可采收1万2000株;雨季会影响采收,最好是晴朗的艳阳天。
“1月至10月是最好的采收季节,年杪的雨季,就不很好。”
该农园占地10亩,原是一块烂坭地的榴梿芭,因为积水,地势低洼处的榴梿树都被水淹死,园主急欲求售,因缘际会,叶振明很快就跟地主谈拢条件洽购该地段,然后就填坭整地。
他说,在真纳有一段榴梿园,在新邦榴梿有一段菜园,在全情投入庄稼农活后,他都很舍得花钱投资买农耕机械,因为机械化的耕作较能提高生产效率。
玉米的种植方法
玉米植株高大、根系多、分枝多,要从土壤中吸取足够水分和养分,因此要选择地势较平坦,土层深厚、质地较疏松、通透性好、肥力中等以上,保水、保肥力较好的田地或缓坡地,才能获得较高的产量。
播种前要精细耕地,使土质松软,细碎平整后再开沟起畦播种。在玉米苞叶发黄时只形成亩产量80%,还有20%的产量需再经过15天的成熟。当果穗籽粒乳线消失,中部籽粒基部出现黑层时,才是玉米的最佳收获期。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