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24日星期五

果農總會:菠蘿蜜和黃梨替代龍眼及山竹‧盼更多水果出口中國

(馬六甲23日訊)馬來西亞果農總會會長韓學習表示,本地果農希望可出口菠蘿蜜、黃梨、火龍果、番石榴、楊桃、香蕉及新鮮榴槤到中國銷售,進一步打開中國的水果市場。 他表示,目前中國批准進口的大馬水果只有5種,即龍眼、山竹、西瓜、木瓜和紅毛丹,但龍眼和山竹生產量太少,沒有經濟效益;因此,農業部正積極爭取出口菠蘿蜜和黃梨到中國,替代龍眼和山竹。 馬來西亞果農總會今日首次與中國農業部果品市場調研及考察團,聯合大馬聯邦農業銷售局舉行商討會,針對增加出口大馬水果到中國的事項展開討論,韓學習在商討會後向記者發表談話。 龍眼山竹生產受限 韓學習表示,本地很少生產龍眼,皆以進口為主,因而難以出口到中國市場,而山竹屬於季節性水果,也沒有企業化經營,因此不成氣候。 “有鑑於此,我們期待以本地盛產的水果來開發更大的中國市場,出口更多種類的水果到中國。" 中農業部考察團訪馬 此外,他表示,中國農業部果品市場調研和考察團員今日聯合企業代表到來,也向本地進口商推介當地的新品種水果南豐蜜桔,同時邀請本地果農前往中國廣西南寧參加9月21日至25日舉行的優質水果綜合博覽會。 赴會的中國農業部果品市場調研和考察團員有9人,他們包括農業部對外經濟合作中心主任楊易、翻譯王琦、江西省撫州市果業局局長袁躍躍、贛州市果業局市場信息科科長廖春平、煙台市農業局副局長王智成、棲霞市農業局局長劉順強、企業代表姜延泉、王利益及李恩。 同時,聯邦銷售局官員高級主管李雲強、高級助理署長張立南(譯音)、大馬果農總會署理會長鍾旺添、副會長拿督鄭啟宗、林寶光和許詠淐、總務羅進益、財政許來安、副財政鄧賜安、資訊陳結雄以及各州果農公會代表等也出席。 葉必健:本地果農3困境 馬六甲果農公會會務顧問拿督葉必健表示,中國政府提供農民的條件比本地農民優惠,包括獎掖、免稅、回扣和津貼,幫助他們減低成本,反觀本地農民處於自生自滅狀態,要申請免稅亦不容易。 “目前本地果農面對的三大困境就是缺乏土地、缺乏外勞及缺乏免稅優惠。" 黃錦河:盼打開中國市場 馬六甲果農公會署理會長黃錦河表示,目前南部的水果主要出口到新加坡,北部的水果則出口到泰國,而果農期盼的是打開中國市場,壯大水果出口貿易。

2012年8月20日星期一

轉寄 列印 字體設定: 小 中 大 无需翻种 只需2年多 驳枝法培育名种榴梿

(劳勿27日讯)采取驳枝技术法,普通榴梿树可培育成名种榴梿。 若认为一棵普通品种的榴梿树,无法在市场上受到价值肯定,而欲往种植名种榴梿发展,不必重新翻种。 动动脑筋,只要将名种榴梿树的枝部与普通种榴梿树结合,约2年多的时间,一棵普通品种的榴梿树,就会生产具有市场价值的名种榴梿。 若要重新栽种一棵新榴梿树,需花费大约5至6年的时间,才能有收成。 这项新颖的种植技术,成功为农友开拓新的发展契机。 随着出口中国冷冻榴梿需求大,目前以猫山王及D24货量节节上升,加上新加坡及本地老饕市场也需要品质最佳的猫山王。在市场有一定需求前提下,加上收购商竞争激烈,造成价格飆升。 为了应付庞大的市场需求,都赖种植者刻不容缓在摸索中精益求精,通过驳枝法以最快最有效的方式,增产猫山王。 周广明:果肉更美味 都赖新村村长周广明表示,驳枝法是最有效的捷径,除了不需要花费加倍的时间在重新培植一棵新树,只要在驳枝过程中稍微花时间照顾、施肥、灌溉。很快地,被接驳成功的果树,在短短2年多时间便有收成了。 “很多种植人认为,将普通种的果树砍伐后再重新栽种名种榴梿是理想的办法。其实,接驳榴梿树所生产的果实,更具有市场价值,同时,高品质的果肉味道也更美味。” 他表示,这样的栽种方式,可以应付庞大的市场需求。 他表示,尤其现在是果王收成季节,许多老饕都指定选购名种榴梿。 他表示,名种榴梿种植的首要条件是需具备优良的土质,并且有足够的水分和气候。若开花结果时的果树得到很好的照顾,肯定能够唱丰收。

榴梿远卖中港分薄货源 大马猫山王狮城涨价

(新加坡18日讯)榴梿季节来临,榴梿香气远飘中国大陆和香港,加上这些年来马来西亚种植榴梿的果园越来越少,大马顶级榴梿价格在狮城上涨。 近年来,随着大量中国旅客到东南亚旅行,越来越多中国人对榴梿这种带有浓郁和独特香味和口感的“果中之王”不再抗拒,反而重新认识并爱上了榴梿,尤其是被称为果王之王的“猫山王”。 移居新加坡已3年的代玉凤(40岁,餐厅职员)在中国是水果批发商,她说:“近一两年来,榴梿在中国是精品水果,而且越来越多人知道猫山王是最好吃的品种之一。我在这里吃榴梿吃上瘾了,每星期都要吃一次。” 过去一两年,出口到中国和香港的猫山王货量节节上升。 榴梿大量卖给中国 新加坡的榴梿商如今多了中港地区的竞争,要买到最好的猫山王就得付出更高的价钱。 记者访问了新加坡多名榴梿商,猫山王价格目前是每公斤15到20元(约37令吉至49令吉),一两年前则是10到15元(约25令吉至37令吉)。 727榴梿和糕饼店老板吴奎龙告诉报章:“每年的榴梿季节,榴梿价格一般上有起有落,光是天气好坏是一大因素。不过近一两年,中国进口猫山王数量大增,对新加坡榴梿价格造成压力。 “以往7月是收成旺季,价格会大幅度下滑,但现在多了中国加入,我注意从去年起猫山王产量多的时候,大马供应商不再大量卖来新加坡,而是卖给中国。” 大马顶级货多出口狮城 一些榴梿商透露,大马供应商还是会把大部分顶级猫山王留给新加坡,因为新加坡人懂得吃榴梿,品质好坏一吃就知道。不少新加坡人愿意花钱吃顶级榴梿,而且都是老顾客,因此他们还是得照顾新加坡市场。 吴奎龙说:“猫山王也分等级,有好有坏,不识货的人未必能分辨得出。老实说,中国现在才开始认识大马榴梿,而我们又只能出口冷冻榴梿给他们,即使是最顶级的猫山王,一经过冷冻品质便会受影响。” 油棕利润高 榴梿树减半 大马种植榴梿的果园越来越少,柔佛果园园主曾起浩透露,这十年来大马的榴梿树减少超过50%,因为许多园主决定把树砍下改种油棕树。榴梿树不好打理,而售卖油棕果所获得的利润比较高。 目前砍伐较多的是榴梿品质较差的土种榴梿树,榴梿品质较好的名种榴梿树所受的影响较少,但像猫山王、红虾、金凤等名种产量整体而言还是少了。

马中多团体联办欢送宴 苏强获封“榴梿大使”

(吉隆坡27日讯)马中系列团体联办晚宴欢送任期届满的中国驻马大使馆领事参赞苏强,并“册封”苏强为“榴梿大使”。 已在中国驻马大使馆服务4年的苏强将于8月离开我国,其中最不舍的竟然是“果王”榴梿,因而被大马支持一中协会署理会长丹斯里林玉唐称为为“榴梿大使”。 苏强说,他将在8月10日回国,除了不舍得大马华人外,榴梿也使他流连忘返。 “被封为榴梿大使,我当仁不让,任何人有意要与我PK(决斗),我将奉陪到底。” 贸易额增至900亿美元 苏强是出席周四马中系列团体,包括马中友好协会、马中经贸总商会、大马支持一中协会、马中文化艺术协会及陈嘉庚基金,联办中国驻马领事参赞苏强任满暨领事参赞林动到任履新联欢宴会上,这么说。 他披露,本身于2008年来马,见证马中友好关系不断提升,贸易额也从2008年的500多亿美元增至目前的900多亿美元。 他说,大马人为汶川大地震筹款、北京奥运会及上海世博会等都展现了大马华人对中国的深厚情谊。 他承诺,即使不再是中国驻马大使馆领事参赞,他仍会尽力协助大马华人。 新参赞林动:大马如另一个中国 新任领事参赞林动说,虽然曾到访到多个国家,不过今次是首次来马,但已喜爱这片土地。 他说,大马拥有700万华裔,华人的文化及语言都使他倍感亲切,仿佛到了另一个“中国”。 他也说,本身会继续与华团保持交流。 与会者包括完美金鹰发展私人有限公司总执行长潘斯里苏美玲、实业家丹斯里陈来金、华总名誉会长丹斯里吴德芳、中国驻马大使馆代办陈德海、马中友好协会副会长拿督黄聪祥、马中经贸总商会会长拿督黄汉良、马中文化艺术协会会长陈凯希、大马客联会会长拿督杨天培及陈嘉庚基金代表兼《南洋商报》总经理(文化产业)锺启章。

榴梿极品每公斤288元 猫山王 中国卖天价

(劳勿29日讯)本地名种榴梿猫山王最高峰的收购价每公斤约37令吉;在中国,猫山王果肉每公斤叫价达288令吉,是大马价钱的7.78倍,两者差距令人咋舌。 然而,虽然果王已卖到中国,本地种植业者至今仍未感受到显著的惠益,可观的价格仍然可望不可及,就算市场缺货,猫山王的价格也很难涨至288令吉。 小园主收益有限 种植业者向《南洋商报》指出,猫山王每公斤卖288令吉,对本地业者来说实属罕见,那只是出口后的“身价”,本地小园主收益有限。 每季榴梿的收成,连种植人都无从拿捏,除了货源不定,园主也面对价格不稳定的问题,若收购价格不可观,也直接影响收入,与此同时,种植果王工作繁忙,除了需要定期施肥灌溉的人工费,农药肥料也是一笔为数不少的成本。 广西总会会长锺广北昨晚出席劳勿广西会馆周年庆典活动时说,我国冷冻榴梿出口至中国后,名种猫山王在当地每公斤售价约288令吉。 “在中国,果王价格高,令人开心。但本地业者却只能抱观望心态。 “当地猫山王果肉每公斤卖288令吉,是普通的出口价格。从本地收购细节开始,扣除收购费、运输费、加工费、包装费,甚至中介费等,是促使出口果王价钱不菲的原因。” 小园主应向中介争取合理价格 锺广北认为,小园主应掌握这方面的资讯,向中介争取合理价格。 他说,冷冻果王打入中国市场后,制造了无限商机,也为果王增值不少。 业者指出,猫山王在中国价格居高不下,主要因为当地市场大,需求量也相应激增。 对于有经济能力的老饕而言,榴槤价钱昂贵不是问题,最重要是吃得到新鲜果王。 业者说,劳勿本季榴梿预料货源将因气候影响而锐减,以致行情可观;但是,一些时候因为市场需求不稳定,也导致盛产时市场出奇惨淡。若遇上老饕购买力不强,猫山王价格更会跌至12令吉左右。 莫桂方:榴梿极品身价不同 园主莫桂方说,本季高峰期,猫山王每公斤收购价约37令吉,每公斤价格仅约12令吉。 他说,中国市价每公斤288令吉,属普通价格,况且是果肉的售价。 果王价格的定位视市场需求而定,若遇上供不应求,价格便会调高。 猫山王被视为榴梿中的极品,身价也肯定不一样。 温昭隆:小园主没营销门路 小园主温昭隆指出,中国市场庞大,但很多小园主仍没有营销出口冷冻榴梿的门路。 他说,猫山王除了是本地老饕的最爱,也是出口中国的首选,一般价格坚挺。 他说,本地果王一般都采取“新鲜上市、新鲜品尝”的政策,然而,一些时候,货源一旦过剩,价格便将迫降,也是小园主感到头痛的时刻。 由于对出口政策不了解,加上为了省下繁文缛节,他本身的收成一般上都是亲自载到吉隆坡卖予收购商。 他说,政府应尽力协助小园主把榴梿外销至中国的庞大市场,发挥果王的经济价值。

味道偏甜不香 红肉榴梿乏人问津

(新加坡25日讯)来自婆罗洲的红肉榴梿,不仅味道不及普通榴梿,鲜红色的果肉也让人却步,狮城榴梿商暂时不考虑引进。 有网民在博客上,分享了狮城非常罕见的红肉榴梿。 榴梿对新加坡人来说并不陌生,但一般以黄肉为主,几年前红肉榴梿曾在新加坡出现,但没有特别受到欢迎。 在三巴旺摆榴梿摊的叶先生透露,他在三四年前曾在一箩“红虾”榴梿里,发现两粒看似普通的榴梿,却拥有颜色特别鲜红的榴梿肉,因此开始向顾客推销,并用一公斤8元(约19令吉)的价格卖出。 叶先生表示,顾客吃了后也没有回头再询问,因此他也没有特地去找货源。 在大巴窑摆榴梿摊的张诗詠表示,他一看到果肉那么红,自己都不敢尝试,相信也会让顾客却步,因此暂时不会考虑引进。 据了解,红肉榴梿的肉较薄,而且味道偏甜,可在马来西亚沙巴州、泰国等地方找到。红肉榴梿味道偏甜,香味不及普通榴梿。 叶先生表示,红肉榴梿据说味道虽然偏甜,却没有普通榴梿来得香,或许是因此,顾客都没回头。 味道偏甜 新意旺私人有限公司老板亚义透露,他上星期曾在一个摊位看到红肉榴梿,并且尝了一口,发现味道偏甜,可能会吸引到喜欢吃甜肉的顾客,若有稳定的货源,可考虑引进新加坡售卖。 亚义表示,这样稀有的榴梿若被引进,售价应该不会比猫山王贵,价格约在每公斤12元到15元(约28到36令吉)。

2012年8月19日星期日

零下30度急凍3.5小時‧真空包裝‧冷凍榴槤可耐1年2011-07-04

(霹靂‧太平4日訊)隨著大馬冷凍榴槤可直接入口中國,冷凍榴槤出口成為炙手可熱的商機,有意從事者紛紛探詢出口冷凍榴槤到中國的詳情,以便開拓中國龐大的市場。 在國內,擁有處理冷凍榴設備的私人公司不多,主要是銷售農產品的聯邦農業銷售局。 聯邦農業銷售局在離開太平20餘公里,以出產榴槤聞名的峇都古勞小鎮,設有可處理冷凍榴槤的工廠,該局為了配合農業部出口冷凍榴槤的政策,早在2008年建設冷凍工廠,並於2009年投入服務。 占地1.4依格的峇都古勞聯邦農業銷售局,擁有完善的設施,從榴槤自果園運送到該局,進行清潔、開殼、裝盒秤重、速凍、真空包裝、冷藏至裝箱出口一氣呵成。 大馬榴槤味道香甜 聯邦農業銷售局收購的榴槤都屬名種榴槤,因為外國人喜歡具口感及味道香甜的大馬榴槤。 榴槤由聯邦農業銷售局羅里運送到冷凍室,首先由工人以竹掃及氣泵清掃掉榴槤外層的泥沙,然後送到處理室內進行開殼及包裝。 在處理室中,工人須穿上乾淨外衣、口罩及頭罩等,以免弄髒果肉。工人首先以鋼刀開榴槤,然後由戴手套者把一粒粒的榴槤肉置放在塑膠盒中進行秤測重量,每盒約裝5至6粒榴槤肉。 急凍3小時才真空包裝 一盒盒置放在鋼架上的榴槤肉,過後被推入急凍室,在攝氏零下30度中急凍3個小時半,才被移到包裝室,以尼龍袋進行真空密封包裝,並存入另一個冷凍室待裝箱出口。 經過冷凍處理的榴槤肉,只要儲存得法,一般上可耐1年時間,榴槤肉依然維持新鮮。 雖然處理冷凍榴槤的整個過程看似簡單及不會花太長時間,但間中存有許多難度,包括榴槤來源及價格昂貴的冷凍設備。 顏榮美:市場龐大 出口中國榴槤業突破 為了鼓勵果農參與冷凍榴槤出口至中國,峇都古勞聯邦農業銷售局特開放冷凍廠,供果農及對出口冷凍榴槤者參觀,此舉吸引許多商家前來探討商機。 來自吉隆坡的IDEAL工業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顏榮美指中國是個龐大市場,如果冷凍榴槤得以打入中國市場,對大馬的榴槤業是項突破。 他說,大馬有許多名種榴槤,雖然一些中國人可能在初時會對榴槤有所抗拒,但在習慣了榴槤的味道後會接受,甚至從此愛上榴槤。 他表示他從事國內外貿易商業,可用現有的貿易網絡出口冷凍榴槤至中國,相信可取得事半功倍效果。 出口手續複雜 陸亞明:需農業部協助 怡保商人陸亞明指他雖非從事果農行業,但對出口冷凍榴槤至中國極感興趣,因此希望通過進一步瞭解,探討其可行性。 他認為出口冷凍榴槤至中國的約束頗多,包括本身要有榴槤園、榴槤果實須獲得農業部及環境部的觀察及監督,並在經過食品測試後才能冷凍出口,手續相當複雜。 “此外,聯邦農業銷售局在全國只有數個冷凍室,每個每次只能處理750公斤榴槤肉,而一個40尺貨柜每次可儲裝多達2萬噸,因此只單單出口榴槤,與成本難成正比。” 他計算榴槤的收購價每公斤約4令吉,進行冷凍加工後成本達16令吉,如果在中國售賣50令吉,還是有利可圖,但問題是農業部須給予協助,使出口更為順利。 陳書義:名種榴槤受落 進軍中國非難事 柔佛Top Fruits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陳書義指,其公司有全馬最大的榴槤園,占地300多英畝,因此對直接出口冷凍榴槤至中國極感興趣。 “目前我們已在進行冷凍榴槤出口,主要是出口到香港,而冷凍榴槤也通過香港進入中國,因此要打入中國市場已非難事。” 他說,中國市場所需的絕大多數是名種榴槤,包括貓山王、紅蝦及D24等,這些名種榴槤在中國相當受歡迎。 他認為直接出口冷凍榴槤至中國是可行之道,惟名種榴槤的產量要足夠,才能符合貿易需求。

榴槤成熟了‧貓山王上市滿街飄香

勞勿雙溪蘭及雙溪吉流,以及都賴、雙溪吉流和生利等新村,多年來以果王榴槤打響名堂,雖然一些時候榴槤價格低得令人難以接受,可是許多小園主,還是依靠著榴槤養活一家大小。 勞勿榴槤以貓山王品種最為人所熟知和喜歡,果實遠銷到新加坡去。 每年的4月和8月,是果王大掉時刻,在這個3月尾,又是勞勿榴槤開始飄香季節,也因為如此,在這黃金時刻,榴槤種植者大都不愛參與活動,反而整天窩在芭場裡拾榴槤。 目前勞勿貓山王榴槤開始掉果,預料在接下來的一個星期,貓山王將會大量出現市場,滿足老饕食欲。 由次柔佛州貓山王走在市場前頭,目前的貓山王每公斤批發10令吉左右,所幸柔佛貓山王產量已近尾聲,小園主皆看好貓山王的價格會攀升逾倍。 一般上,4月的榴槤產量較少,而8月份是榴槤豐收時期,在慶祝豐收的當兒,人人都想在第一時間內將果王推出市場,以便賣個好價錢。

“味道獨特,先苦後甘,回味無窮”‧柴璽大讚雙溪蘭“貓 山王” 2012-05-22

(彭亨‧勞勿21日訊)中國駐馬大使柴璽對雙溪蘭榴槤讚不絕口,並以“味道獨特,先苦後甘,回味無窮”12個字來形容勞勿貓山王榴槤。他也說,自從冷凍榴獲准進口中國之後,越來越多中國人認識了榴槤。 柴璽今午在旅遊部長拿督斯里黃燕燕的安排下,到雙溪蘭1號碼頭榴槤芭參觀榴槤園並品嚐美味的貓山王榴槤。 看好大馬榴槤 他今晚與勞勿華社領袖共進晚餐時說,去年4月杪中國總理溫家寶訪馬,同意讓大馬冷凍榴槤進口中國,一個多月之後,大使館收到大馬農業部的電話,希望他接收大馬首相拿督斯里納吉贈送給中國的100箱冷凍榴槤,從那時至今年共9個月的時間,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接觸到了馬來西亞榴槤。 “我當時對記者說大馬榴槤受看好,但是中國市場極大,大馬出口榴槤到南方,如福建及廣東就完全售完了,不可能會到北京。還有,榴槤到達中國,當地市場就少了,市場價格提高,後來也聽說數量減少,價格也高了。” 馬中經貿去年破900億美元 另外,柴璽說,馬中兩國的經貿有著重大的發展,2009年兩國貿易額達520億美元,2010年742億美元,2011更突破900億美元。 他說,2011年大馬方面有巨額順差,大馬向中國出口產品600億美元,大馬方面順差343億美元。 “儘管有著巨大的順差,但是中國不追貿易平衡,我覺的這給大馬人吃了定心丸。” 柴璽也說,馬中領導人在過去一年內會面3次,雙方建立起良好的關係,他們談了很多的問題和達致了很多共識,以心交流,也建立了私人友情。 他說,馬中經貿發展順利,兩國互信也在逐步提昇中。馬中的旅遊、教育和其它往來都有良好的發展,特別是旅遊業方面更是火紅。 黃燕燕歡迎紫璽到勞勿,首次到首府以外的新村見證節目的進行,參觀榴槤園和品嚐美味榴槤,希望大使能夠從勞勿帶回美好的回憶。

紅毛榴槤 2010-03-26

紅毛榴槤與榴槤,無論從果實、樹形、生長習性各種形態,都無法產生相同共像。榴槤樹形高聳,果實滿身尖刺;紅毛榴槤樹矮果長,果肉酸甜,兩種水果南轅北轍。 童年時吃了幾年榴槤,我還不知道有名叫紅毛榴槤的水果。有一年我去阿芝伯的果園採浪剎,回來時他送我一個青皮水果,他說熟了,拿回家放幾天軟化即可吃了。他沒說出果實的名字,後來媽媽告訴我是紅毛榴槤,果實外皮長滿軟鉤,很像榴槤外殼的刺。紅毛榴槤之得名,可能就是來自這些軟刺。 我的願望是種一棵果實纍纍的榴槤樹,但缺乏土地,心願始終落空。沒想到升讀初中時,卻在別人的土地上種了一棵紅毛榴槤。那時我們家在小城郊外,一個遠親的膠林。膠樹的行列距離寬闊,足夠造一間普通房子,鄰近幾家板屋都建在膠樹的空行間。 我期待中的奇跡出現了 我每天踏腳車上學,經過一片曠野。有一天放學途中,在那片曠野路旁發現了一株小樹苗,竟是紅毛榴槤。於是停下腳車拔回來,種在屋旁膠樹行間的空隙處。今天,榴槤價錢每況愈下,紅毛榴槤鮮吃煎炸絞汁包裝,食用變化無窮,市場開闊,供不應求。但五、六十年代,紅毛榴槤無人問津,只能送人。 雖然如此,然而在我喜愛果樹的心裡,管它榴槤還是紅毛榴槤,最要緊是能種活一棵果樹!年少無知,對種植毫無認識,就掘個小穴將樹苗種下,卻懂得果樹要澆水。防雞鴨傷害,樹苗周圍插上木條。橡膠樹種下好幾年了,樹已成蔭,紅毛榴槤苗顯得陽光不足,加上只灌溉而沒有施肥,生長緩慢,兩年下來只有人頭高。 第一次栽培的果樹能夠成長,已經帶給我無限喜悅了,長得慢與延遲開花結果,根本不在我的預算表內,沒錢買肥料,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勤加澆水和防蟲害。就在我升讀高中時,我期待中的奇跡出現了,紅毛榴槤樹綻放了一朵花蕾,在溫爽的陽光下對我微微笑!更加令我興奮的是,花瓣掉落後,那朵花蕾竟然結成果實。

蔡智勇:2公司獲批‧一華商將出口冷凍榴槤 2012-01-22

(布城22日訊)農業及農基工業部副部長拿督蔡智勇透露,在今年的第一季或第二季,將有兩家私人公司獲得中國的批准,出口冷凍榴槤到中國,其中一家是華人公司。 他接受星洲日報專訪時說,我國的榴槤出口將再有突破,因為中國官員在去年杪已經到我國進行巡視,預料很快將有私人公司批准出口我國冷凍榴槤到中國這個龐大的市場。 他指出,因為榴槤出口至中國還只是一個開始,所以目前中國當局只獲批准一家榴槤出口冷凍工廠出口榴槤到中國,即農業部屬下的榴槤冷凍工廠。 他說,但是最近有了新的進展,有幾家私人公司投資榴槤冷凍出口廠,而他聽到消息預料中國方面將批准當中的兩家私人工廠將冷凍榴槤出口至中國。 “這也將助我國農民繼續種植更多品質佳的榴槤。” 表現交人民評分 年多以來,他不敢為自己評分,因為農業部管轄的範圍很廣,他的表現要交由人民去評分,但是榴槤出口方面已經有了一些突破。 “從去年到今年,榴槤的價格也已不再暴跌。” 對於很多人擔心榴槤出口會導致價格太高,不過他強調,為了該行業的發展,大前提是要讓農民獲得盈利,才能鼓勵農民繼續種榴槤,否則如過去,由於榴槤價格太低,很多農民紛紛改種油棕,最後導致榴槤生產量銳減。 助人民解決問題 當官面對3挑戰 蔡智勇說,他出任農業部副部長時面對三大挑戰,但他正在努力學習,以致力協助人民找出解決方案。 他說,他剛上任1年多,雖然有一些領域上看到了一些進展,但是還有三大挑戰,需要去學習,找出解決方案。 他指出,由於目前很多農民都是在非法土地或在臨時地契的土地上耕種,使到很多農民無法安心的在一個確定的土地上耕種,所以第一個挑戰就是希望未來每一個州屬,都能夠保留特定的土地面積給農業用途,解決農民的問題。 “至於第二個挑戰就是養殖業所面對的疾病問題。” 他說,尤其是蝦,最近蝦只感染的白點病,也是一個需要花時間去研究找出解決方案的大挑戰。 他解釋,感染這種病菌的蝦只,就如人類患上了愛滋病,沒有解決方案,只能預防。很多國家都無法解決這個問題。 他說,另一個就是農民面對的天災與氣候問題,這些都不是短時間就能看到解決方案,需要長時間去研究,才能找出解決方案。 盼續上陣拉美士求連任 另一方面,蔡智勇希望在來屆大選繼續在拉美士區尋求連任。 這是他首次向媒體表明他在來屆大選的意願。 不過,他說,來屆大選能否上陣最終還是要看黨的決定,不過他希望黨可以給他機會,再次在原區上陣。 他坦承,身為副部長星期一至五他都非常忙碌,慶幸的是,他的選區有非常得力的助手,協助他負責選區的工作。 性愛光碟非父上陣絆腳石 蔡智勇認為,父親的性愛光碟不是他(蔡細歷)在大選中上陣的絆腳石。 他說,光碟事件已經告一段落,如果光碟真有影響,308大選,他在拉美士競選就會輸了。 當時的他剛出道,能夠中選,完全是因為父親。 因性愛光碟而下台的蔡細歷原是拉美士區國會議員,他辭職後改由蔡智勇上陣。 針對如今蔡細歷已經是馬華總會長,情況是否有所不問的問題時,蔡智勇說,這只是媒體的報導,他個人覺得沒有問題。 至於他個人認為其父親是否適合在來屆大選上陣的問題,他說,任何有能力的人都可以上陣,而非以年齡作為考量。 他說,父親在出任馬華總會長的這段期間,很有效率的解決了很多問題,大選參選與否,相信父親有很多考量。 “畢竟我只有三四年的政治經驗,他則有廿多年的從政經驗。” 專注大選沒考慮黨選 蔡智勇說,目前他只專注在來屆大選,沒有考慮黨選。 對於有人盛傳他將在來屆馬華黨選競選馬青總團長一職的問題,他說,他從沒提過要競選馬青總團長,也不曾宣佈要競選馬華的任何職位。 也是馬華青年專才局主任的蔡智勇說,目前馬華領袖是專注應對來屆大選,黨選一事還言之過早。 欣慰當副部長助解決問題 蔡智勇感到欣慰,他出任副部長後,協助解決了一些問題,其中包括廢除雜貨商的米糧記錄。 “很多雜貨商以為這只是暫時性的政策,但至今當局沒有再要求雜貨商這麼做。” “另外,為了加強蔬果品質,農業部與私人界配合推動以華文教育菜農使用化學殺蟲劑的工作活動,更發出良好耕種法證書給參與的菜農,包括擁有臨時地契的菜農,獲得證書的菜農可以憑此證書出口到外國及進入霸級市場。” 他說,他也很高興地看到,燕窩風波爆發後,整個行業已經贊同不能讓血燕存在,目前市場只有洞燕和屋燕。

友族討價獲秘方‧生吞榴槤蟲可壯陽? 2012-07-17

(彭亨‧金馬揚16日訊)榴槤飄香季節,有人竟說從樹上掉下來的甘榜種果王肉如生蟲,剝開即刻生吞幾條,可以令男人壯陽,那話兒三更半夜生龍活虎。 這個傳說,是記者在明光公路旁一榴槤攤聽到的,一名購買果王的友族如此表示,不過,如此傳聞令人半信半疑。 這名年約50多歲的友族人士在為購買果王而討價還價時,榴槤小販向他指出,這堆甘榜種果王有些是生蟲的,因此算便宜些,詎料他竟透露這種壯陽秘方。 其實,榴槤蟲在肉內蠕動,畢竟叫人看了惡心,而且生吞下肚里不知會有甚麼後遺症,生吃蟲者都要思前想後才好行事。

名牌榴槤不受經濟影響‧貓山王肉甘苦最搶手2010-07-06

(馬六甲)在大家苦喊經濟不景氣的當兒,目前市場上身價不凡的名牌榴槤“貓山王”,仍是很搶手,這种一公斤要賣15至20令吉的貓山王,非常好賣,甲市區幾乎每一個榴槤檔口都有賣,而且要乘早買。 除了貓山王,XO品種榴槤也頗為搶手,XO品種一公斤大約是10令吉,比貓山王便宜一些,其他的名种榴槤種還有D101、D24、D13、紅蝦、太原、卡薩(Kasap)等等。 好榴槤存屬個人喜好 位於峇章水果店老闆張良華表示,他賣了超過40年的榴槤,其實好榴槤沒有一定的定義,完全看個人喜好。一些人喜歡苦味,一些則喜歡比較甘甜的味道,每一种口味的都有各自的擁躉。 他說,貓山王一直以來的價錢都是大約在10多令吉一公斤,以前就不怎麼受歡迎,因為都是D101、D24、D88的天下,但是最近幾年來,越來越多人喜歡上貓山王。 他表示,貓山王果肉甘苦、種子小果肉多,此外,果肉也比較干包,所以吃了不會覺得膩。 “馬六甲的價錢還維持在大約16到20令吉一公斤,而吉隆坡已經賣到一公斤接近30令吉。” 先甜後甘種子小果多 先甜後甘種子小果肉多 個人強力推薦太原榴槤 詢及他個人的喜好,他指出,他一向來都以太原品種榴槤打饗名堂,所以還是強力推薦太原榴槤。太原1公斤要賣10令吉。 “太原開始吃的時候會比較甜,後來越吃越甘,也會比較黏喉,種子也比較小,所以果肉也很多。” 他說,他賣的榴槤通常是來自東甲或麻坡一帶,一些則來自丁賴,榴槤的品種有上百樣,不過,基於賣了40多年的榴槤,所以一眼就能分辨榴槤的品种。 今年產量不多價格卻沒漲 此外,他指出,今年榴槤的產量不多,不過,價格也沒有飆升太高,可能是因為經濟不景氣的關係,銷量不會太好,所以價格就沒有高漲。 李福財:榴槤季節近尾聲 泰國品種推薦“甘榜榴槤” 祈安律榴槤販李福財受詢時說,榴槤季節已接近尾聲,所以市場上榴槤也開始減少,不過,貓山王確實很搶手,價格也一枝獨秀。 他指出,接近榴槤季節尾聲,現在開始就有一些泰國品種開始出產,本地種植的泰國榴槤,可以長到很大粒,一粒通常就有4到5公斤。 他個人則比較推薦果肉較苦,種子小的“甘榜榴槤”。不過,因為甘榜的榴槤樹都比較老,所以產量不多,有時候還必須特地去某些郊區的甘榜收購。 他說,甘榜榴槤一公斤要賣7到8令吉,不過,市面上也不普遍。今年的水果產量都不多,所以水果的價格沒有跌價,比如山竹、紅毛丹等,價格都比去年稍微漲一些。(星洲日報/古城)

中國廣州乘客聞味狂吐‧榴槤惹禍‧航班延誤 2012-08-02

(中國‧上海2日訊)榴槤是果中之王,讓人垂涎三尺,但榴槤味恐怕就不是人人接受得了的了。 上海《新聞晨報》報導,中國一名對榴槤味嚴重過敏的乘客,在飛機上聞到濃烈榴槤味,頓時嘔吐不止,“吐到最後神志不清,四肢酥軟",導致航班延誤近1個小時。 周先生週一乘東航飛機從廣州回上海,他上機後就聞到榴槤味。他因感到不適,只好向空姐求助。空姐趕至時,他已經嘔吐不止。 機務長提出替周先生轉機,但他不肯,又用機上廣播尋找榴槤的物主,卻無人認領,幾經折騰後只好把榴槤帶走。 吐得一臉蒼白的周先生被安排坐在機艙前排,含著檸檬片的他說:“我只能待在洗手間,吐到最後已經神志不清,四肢酥軟了"。 由於航班延誤了近1小時,有旅客要求他下機,他說:“據我所知,飛機上不允許攜帶有異味的食物。我是一個受害者,為甚麼反指責我?"

2012年8月18日星期六

榴槤結滿山崗 2011-07-19

五月尾吧,開始在街上看見榴槤。 現在7月初了,榴槤如山丘一般堆積在路旁檔口,榴槤味鑽進了每一個路人的鼻孔裡。 這個時候,是榴槤高潮期了。 每年都在寫榴槤故事講果王滋味,今年有甚麼不同? 最明顯的是,榴槤園主們今年大豐收,預料延至8月仍有榴槤吃。 但,經過香港傳媒近期大力追捧,當地旅行社打出﹁喪吃檳城榴槤﹂主題遊,港客趨之若騖,把榴槤吃貴了。 一些榴槤販商,索性將榴槤以公斤賣。 儘管這樣,榴槤香還是擋不住抵抗不了的。 榴槤饕客知道,貴有貴嚐,便宜未必吃不到好榴槤。 名種榴槤之外,我們亦發現了土種榴槤(沒有取名號,非名種榴槤,不經接枝駁種的原生榴槤)的驚喜之味。 現在漸漸明白,榴槤像一本字典,我們只翻了幾頁。 驚喜‧就愛老樹土種榴槤不落俗套 名種榴槤的味道,是那種你閉起眼睛,就可以想像紅蝦,葫蘆,青皮等等甘苦香甜之味在舌上翻滾的既定式味道。有一批識槤之人,特別鍾情土種榴槤,愛它有意想不到的滋味,喜歡它不落俗套的香味,甜味和苦味。 檳島浮羅山背雙溪檳榔的草根有機蔬果園(Grassroot Organic)那廿幾依格的山地上,長著平均五六十年樹齡的兩百多顆榴槤老樹。老樹長出的土種榴槤,味道綿密果肉特滑,香味有層次。罕有的是,老樹多年來不用化學肥料和農藥催谷,是名副其實的綠色榴槤。 眺望一大片紅樹林與海景 香港《飲食男女》雜誌專欄作者葉一南是我喜歡的作者,近年他逢榴槤季節必飛檳城,報到浮羅山背榴槤園。他寫榴槤,寫了多次仍舊妙趣橫生,有本事讓不好榴槤者對果王生慾。最近他發現,吃遍各色名種之後,原來土種榴槤的驚喜更大! 建議他到草根有機蔬果園來,這裡有吃不盡的土種榴槤。榴槤園位在雙溪檳榔,得經過一小段徒斜山路,才來到居高臨下,可眺望一大片沿海岸生長紅樹林和大海,景緻絕佳的果園。 打理榴槤園的李發成和雷梅詩,是一對情侶。伴著他們的是兩個外勞和一群溫馴土狗。榴槤季節,他們幾乎把全副時間放在果園,有機菜園的活逼不得已擱下來。拜訪他們這天,兩人忙完早上撿拾和分類榴槤的工作後,趁著休息時間和義工們挑出沒辦法吃完的榴槤果肉,讓朋友拎走準備做成榴槤糕和冰淇淋。 不外銷只供榴槤自助餐 “週末和公假,國內外的榴槤客聚滿果園。我們主打土種榴槤,只有三成榴槤是名種榴槤。土種榴槤和名種榴槤不同的是,前者未入口前,你猜想不到它的滋味,愛它的人喜歡它有驚喜。由於不是商業種植,這種榴槤的價格也便宜很多。這裡的榴槤不外銷,只供榴槤自助餐,園主會帶走一些。”梅詩告訴我們。 榴槤饕客都好奇,無法把這兩位看起來像是大學畢業不久,斯斯文文的年輕人和打理榴槤園這粗活聯繫在一起。 細看發成那雙被榴槤刺刺得脫皮生繭的雙掌,還真難想像他之前是個記者,這手天天在電腦鍵盤上打稿。笑起來像孩子一樣的梅詩,黝黑皮膚明顯是被太陽曬成,她之前當臨教。兩人都是理科大學畢業生。 兩年多前,梅詩和另一伙伴因被這山地園主的綠色種植行動感動,毅然扛起打理榴槤園的重任,同時在園裡開發有機菜園。 男朋友發成半年前困倦了工作,決定把對美好社會的追求,從媒體帶到這片土地來。 “園主有先見之明,懂得愛護環境,十幾廿年前,他已經不在園裡使用任何化學肥料和農藥,瞭解農業永續發展的重要性。 他的這點堅持,深深吸引我們。” “人對理想社會的追求,並不因為轉換了生活跑道而改變的。現在打理榴槤果園和有機菜園,辛苦是辛苦的,但開始喜歡上當農夫的滿足感了。”發成帶著炯炯有神的雙眼篤定的說。 疼惜土地不施化學肥料 這一大片榴槤園長著榴槤樹,也有山竹,紅毛丹、菠蘿蜜、山荔枝、豆蔻、冷剎等果樹為伴。果園裡的榴槤樹,生長半世紀以上,高聳的樹身,提供濃密樹蔭。走到果園盡頭,是他們住宿的木屋。 跟著兩人走進果園,在草堆裡,在樹蔭下,在小徑上,拾起一粒又一粒的榴槤,直到大桶裝不下,雙手不能提,大家走向那可以一邊望海一邊吃榴槤的竹棚,準備開餐。把榴槤排放在竹棚上,拎起來湊近一聞,很香。發成和梅詩將它們一粒粒打開,哇,有奶白色的,有淡黃色的,有帶黑青色,非名種但有名種架勢。 吃下口,“穿山甲”(發成命名)香甜細滑。另一淡黃果肉榴槤,有甘苦之味,甚至點點麻痺感。黑青色那一顆,像冰淇淋一樣黏口……面對這一堆老樹土種榴槤的原味,我們開啟了另一道榴槤之門。 你不知道的土種榴槤 你也知道,市面上的商業種植榴槤,從開花結果到果熟落地推出市場,必經過農藥和化學肥料的催化。榴槤結果之後引來松鼠和猴子偷吃,園主為了保住榴槤,還得花錢讓人逐一把牠們射殺。 這些,都是隱藏在果王背後的真相。剔除了這些施肥,除草和保槤法,發成和梅詩用植物和豆渣堆肥給樹身提供營養。不用除草劑,他們得靠雙手除草。偷吃大軍來到,他們不用鎗殺的方式對這些小動物趕盡殺絕,而是燃放鞭炮嚇走牠們。 “儘管放鞭炮嚇走松鼠猴子的效果短暫,但我們還是不提倡,也不忍心這樣殘殺動物。”發成解釋。事實也證明,有機方式照料和養植的榴槤,滋味和外表,毫無損果王之名。 草根有機園Grassroot Organic 地址:193, Mukim 1, Bukit Kecil, Sungai Pinang, 11000 Balik Pulau, Penang. 預訂電話:012-5536898(雷梅詩)/012-2536565(李發成) 榴槤自由餐 價格:老樹土種榴槤(RM18/每人) 老樹土種+名種榴槤(RM35/每人)

3名種榴槤味美肉佳 2012-06-24

(森美蘭‧馬口)名種榴槤如貓山王、紅蝦、竹腳、D24和101種你聽得多,紅日子、腰豆和金鳳凰你聽過嗎? 馬口一名榴槤販曹觀誠(65歲)告訴記者,其實紅日子、腰豆及金鳳凰對一些食客來說雖然比較陌生,但是這3種名種榴槤在市面上已暢銷一段日子。 他披露,這3種榴槤各有特色,味道令人神往,每公斤售價介於10至20令吉。 他的榴槤來自文積、阿逸依淡和東甲等,日銷兩三百公斤,但扣除車費和人工,只能找到三餐。

2012之榴槤2012-07-18

面對榴槤,我開始詞窮。不用再重覆寫品種,論味道,談價格,說身世,舉吃處了吧?腦海裡,還不斷映現著不久前一大班因“喪”吃果王主題到來檳城的香港榴槤團,團員狂吃榴槤至嘔吐,仍痛快舉手說“檳城榴槤,平靚正”的歇斯底里畫面…… 詞窮也罷,果王之味總不能缺席於本刊。左思右想,趕在榴槤7月尾和咱們說再見之前,總算找到眉目。這次的榴槤拼圖,寫一個愛槤者,中國凰鳳衛視主持人梁文道的愛槤之事。然後,去一個有趣的榴槤園吃榴槤。還不夠嗎?那就再吃一頓豐盛的榴槤製成品大餐。最後,我們要告訴榴槤饕客們,西馬人陌生,東馬人引以為傲的山榴槤的滋味。 榴槤粉絲們,慢用。 一段文化人的榴槤史 上幾週,很多人的面書廣傳著鳳凰衛視主持人兼著名評論人梁文道那篇“旅遊記者”。人們看他寫大馬旅遊局的“非常”招待後,都留言賠不是。文章寫的是他五月尾到馬來西亞做訪問時的經歷,一些過程並不愉快,但道長這趟還是趕上早花榴槤,吃了他朝思暮想的檳城榴槤。 梁文道很愛榴槤。4年前(308之後那個6月),他和一群中國作家來到浮羅山背,第一次感受檳城榴槤的滋味後,往後每年大馬榴槤季節,他總寫榴槤文章。最記得這篇“榴槤”。 “去馬來西亞卻總是工作,而夜晚街邊的現開現吃榴槤檔就是一日辛勞過後的慰安消夜了。我愛吃榴槤。愛到甚麼地步呢?講個小故事你就明白了。某年在新加坡走進俗稱“大榴槤”的濱海藝術中心(因為它的外形確實很像榴槤),剛進門便忽然想起這是七月,正好是檳城果園豐收的季節,於是鼻孔裡就突然湧進一股榴槤的熟甜香氣。 我嚇了一跳,急忙東張西望,看看附近有誰這麼壞,竟敢在出名聽話的新加坡撒野,公然把榴槤帶進高雅的藝術殿堂。我左看右看,哪裡找得到半點榴槤的身影?過了半晌,這才曉得那股非常實在的氣味竟然只是幻覺。原來只要季節對,看見任何長得似榴槤的物體,我都有可能生起幻嗅。” 邊吃邊採訪 進出大馬廿幾次,這是道長第二度到浮羅山背吃榴槤,此行帶著中國《華夏地理》雜誌一行人,任務是替這本雜誌寫大馬華人的主題故事。這天,說是吃榴槤,他其實還緊記工作,所以把我們去的Pondok Upeh榴槤園主羅秀平一家人五代堅守榴槤山的百年歷程,採納為內容。 縱使今年榴槤普遍歉收,羅家榴槤卻不太受影響。羅秀平把紅蝦、牛奶、18號,貓山王等名種榴槤逐一攤開,眾人嘩聲四起,梁文道瞇起眼睛吃下第一口榴槤,接著每樣吃一顆,再鼓勵對榴槤仍有抗拒感的雜誌同仁放膽嚐。 華夏地理高級編輯顏竹在此之前,只吃過榴槤糖。攝影師陳新宇去年第一次吃榴槤。另一攝影師根本不敢吃榴槤。這趟和榴槤的深入接觸,顏竹和陳新宇放膽吃,也吃了很多,都異口同聲說:“我們應該不會再在其他地方吃榴槤了吧。” 梁文道邊吃邊和羅秀平談起客家人南來大馬,落腳浮羅山背,將開墾和克難精神放緒南洋之事。親切的交流,等於把對方當朋友了。怪不得和他親近的大馬朋友會說,梁文道對大馬的理解,很多時候比大馬人還深刻呢。 一個榴槤園主的公平交易 不管你是何種程度的愛槤者,有一點大家都認同的是:榴槤這些年越賣越貴!早兩三年前吧,榴槤售價並不以公斤計,即便是名種榴槤。現在的名種榴槤,一顆平均要四五十大元!一些榴槤園主,不願收成被低價收購剝削,卻被榴槤販高價出售,於是自種自售,蔡均海就是其中一個。 去蔡均海家裡吃榴槤,幾天之後查看當天的照片,其中一張手抓黃肉乾包葫蘆榴槤的照片,一看之下,當天那甜綿綢香,吃過腦袋還有微醺的感覺又復活了。 蔡均海已經七十幾歲,生活亦無憂,為何他要那麼辛苦,要把自家榴槤園自理自賣?他說,很簡單,身為榴槤園主,他深深明白榴槤從栽種,結果到上市,身為榴槤爹娘的園主們為這些槤子槤孫忙了一整季,付出努力,但收成之後獲得的回酬,和榴槤販的比較卻差天差地,這點他接受不了。 自己種的榴槤自己賣 “我自己種的榴槤,我最懂,所以我自己賣。這樣,我不會讓中介賺去一筆,又可以便宜過市面的榴槤價,賣給客人,這樣不是一舉兩得嗎?雖然辛苦,但一年就忙它一個多兩個月,又看到客人吃到喜愛的口味,沒有問題的。” 榴槤當造時,逢週六和週日,客人可以到他家去吃榴槤。老蔡的家是一間半世紀高齡的馬來高腳屋,兩年多前他搬進去之後,將原本純樸的高腳屋,裝置成古雅住宅,裡頭藏著他收藏的舊物古董,活像博物院一樣。 吃榴槤的地方,是屋旁樹下,那裡種滿漂亮綠物,還有一排長長的石磨。一旁,還有溪流,流水輕輕流過,還可以聽到林中風聲。客人多的時候,蔡均海還得把他們分批分時間,才能滿足本地和新加坡過來的榴槤客人。 週一到週五早上,他將收撿回來的榴槤分類,下午就會跳上那台有型的pick up,下山賣榴槤去了。 一顆榴槤8大變身 好吃的榴槤,不一定是鮮的!榴槤製成品若做得好,不管它變成糕,藏身巧克力,溶成冰淇淋,甚至煮成咖啡,皆能展現獨特的榴槤滋味。每樣試一試,這樣才算是標準的果王粉絲啊。 推荐 (1)榴槤曼煎糕 曼煎糕很平凡,當曼煎糕加入了榴槤餡,它不只變得豐富,也變得更有個性了。目前,檳城只有陳智賢在賣榴槤曼煎糕,這常年可吃到的榴槤點心,就在新世界小販中心裡。 這個榴槤點子,是陳智賢3年前的靈機一動。“我本來就賣曼煎糕,有天心想,巧克力啊香蕉啊花生啊這些餡料好像太普通了,不如試試將榴槤擺進去,畢竟大多數人都愛吃它。一試之下,還真的不錯,就推出市面了。” 他說,週末公假客人多,榴槤曼煎糕很快賣完。一些晚來,或特地來尋味的,吃不到曼煎糕會當眾發脾氣。 原來,這曼煎糕,還會牽動人們的情緒呢。 新世界小販中心(New World Park) 電話:016-4094007 (2)榴槤紅豆冰 一看這碗頂著兩球微黃色的冰淇淋,外加一塊彩色燕菜糕的紅豆冰,識冰者就會搶答:“我知道,是格成的榴槤紅豆冰嘛,我小時候吃已是這樣!” 出自檳榔律百年咖啡老店格成的榴槤紅豆冰,常年出售,數十年前已成老店招牌冰品。這一碗紅豆冰,冰刨得並不特別細,榴槤冰淇淋也不特別滑,反而那一塊漂亮的彩色燕菜糕很美。整個組合加起來,就勝在數十年不變的古早味,和眾人留在格成的集體回憶。 格成茶室 地址:382-384, Jln Penang, 10000Penang. (3)榴槤冰淇淋 這一球榴槤冰淇淋,牛奶味搶先,榴槤味在後,豐厚的榴槤果肉埋在冰淇淋裡,一小匙入口,榴槤味交纏在綿密的冰淇淋之中。雪糕裡的榴槤是D24品種,完全不馬虎。這一球榴槤冰淇淋,只在榴槤季節出售。 The Chocolate Boutique 地址:22, Leith Street, 10200 Penang. 電話:04-2502488 (4)榴槤白咖 當榴槤溶入咖啡,沒喝過的人第一反應是:“能喝嗎?”眼前這兩杯一冷一熱的榴槤白咖啡,未喝前我也本能的皺眉。 喝下去,咖啡加榴槤的組合原來還行。 熱的榴槤白咖啡,榴槤味不太濃郁,加了奶味就變得親和。冷的這杯,當淡淡榴槤味滑過喉間,味道亦討好。箇中的混合道理,不就像我們喝榛子咖啡,肉桂咖啡一樣。以後請驕傲的告訴你的外國朋友,榴槤不只能吃,它還能喝! (5)榴槤巧克力 酒店不歡迎榴槤,飛機更是榴槤禁地,那愛吃榴槤的遊客該如何把果王帶回家?聰明的巧克力製造商,於是將榴槤果肉擺進巧克力裡,那愛槤者就可以名正言順將它當手信,四處帶了。 主打榴槤和芒果巧克力的巧克力專賣店The Chocolate Boutique,近年因中港台遊客愛上大馬榴槤,連帶性的這款果王巧克力也熱銷中。 該店銷售執行員吳秀蓮特別強調:“我們的‘新鮮榴槤果肉巧克力’,真的用新鮮榴槤肉做的,不加防腐劑,食用期只有三個月。 (6)炸榴槤 傳統的榴槤料理法,離不開榴槤拌飯(馬來人吃法是白飯+榴槤+鹽水,娘惹吃法是糯米飯+榴槤+椰漿,華人則是白飯+榴槤),做成榴槤糕或Tempoyak。後來,坊間又流傳炸榴槤的做法和吃法。 來到賣炸榴槤多年的小販黃仁清的小客貨車前,他忙著賣榴槤。黃仁清家有榴槤園,榴槤園在升旗山,這十幾廿年來,他都在亞依淡來來小販中心前賣蘿卜糕和炸豆腐。逢榴槤季節,他應顧客要求兼賣炸榴槤。炸榴槤的出現,純屬數年前他和朋友一次戲言。 “他們問,榴槤啊,能不能炸?我說,炸就炸。 炸榴槤其實就像炸尖不叻一樣,開麵粉糊,加點糖,將榴槤(不去籽)沾粉炸熟。大家吃過炸榴槤之後,都說喜歡,我也就賣囉。通常,客人是直接向我買榴槤,再指定要將它做成炸榴槤。” 不過,炸榴槤使用過的油很快變甜(榴槤糖份溢出),同時沾了濃濃榴槤味,炸油無法重複使用。 第一次吃炸榴槤,熱的表皮,甜的內層,炸熟的榴槤,味道帶一點焦香,有趣! 亞依淡交通圈,來來美食中心前 營業時間:12.30pm~7pm(炸榴槤需預訂) (7)法式千層榴槤蛋糕 一兩年前已經聽過甜品發燒友說,諾登美食坊裡頭有個西餐檔口賣很正點的Mille crepe(法式千層蛋糕)。當我在這檔口的玻璃柜子裡,發現了榴槤千層蛋糕,當下驚喜若狂,馬上帶回家。 算一算,這榴槤千層糕,足足有20層!它的榴槤味道若隱若現的,和餅皮層層交壘,並不突兀,還很溫柔,一改榴槤慣有的霸道之味。 榴槤千層糕出自謝泗興之手。除了榴槤,他也同時以尖不叻和芒果等做成法式千層糕,獨特滋味讓人留下印象,擁躉來自全馬。 “我們四五年前已經在做千層蛋糕,但它真正流行起來是這一兩年。蛋糕有十幾種口味,榴槤是最受歡迎的一種。我們家裡的冰箱,現在就收了滿滿一箱的榴槤果肉。做這蛋糕還真不容易,煎了麵皮,一層接一層壘,又要抹餡,要一個半小時才能夠做好一個。不過,看到顧客喜歡,又很有滿足感。” 諾登美食坊(Northam Beach Cafe) Jalan Sultan Ahmad Shah, Penang. 電話:016-5550317 營業時間:5pm-1am (8)榴槤糕 到處都有賣榴槤糕,縱使不在榴槤季節。好吃的榴槤糕,怎麼說都是榴槤當造時出爐的好。愛吃此糕者都知道,榴槤糕多取剩餘榴槤果肉製成,但果王之肉不應隨便浪費,這是很好的環保法嘛。好吃的榴槤糕柔軟芳香,吃法隨喜,切厚切薄,吃冷吃熱,烤香配麵包配餅乾,放冷配甜點,都可以。 註:上述榴槤白咖啡、榴槤巧克力和榴槤冰淇淋,可在檳城和浮羅交怡的The Chocolate Boutique購得。 一顆山榴槤的驚嘆號 ‧文/圖:Ah Hock Lo(取自“走進砂拉越”部落格) 東馬的榴槤,你知道的有多少?東馬的原生榴槤,也就是山榴槤,在當地人心裡口裡,可是比咱們吃慣又追捧的配種接枝商業種植榴槤,更矜貴也更教人驚喜。榴槤老饕們看過來,大馬榴槤這一頁,怎能缺了砂拉越山榴槤!且聽砂拉越人阿福的山榴槤記事。 婆羅洲是榴槤的種源中心,所以這邊的榴槤是最精彩。這邊沒有最好的商業品種,沒有大規模的商業栽培,但野生的榴槤已足以供應市場所需。 這邊沒有商業品種,但大自然所孕育出來的野生種,讓市場上的每顆榴槤都充滿著驚奇。在你未剖開這一粒榴槤前,你永遠不知你會得到如何的滋味。 如此的期待,反而比商業品種無性繁殖所繁衍出來完全一樣的味道來得豐富。商業品種當然品質穩定均一,一成不變的風味就讓這一切缺少了驚奇。我推薦大家來到這片土地享用味道豐富的原生榴槤。 榴槤季節的生活場景 有時我們會把榴槤當飯吃,一家子都蹲在榴槤前,等待操刀的人把榴槤給剝開了,這是古晉人共同的成長回憶。 從半夜等待榴槤從樹上掉下來(成熟的榴槤大部份是在夜晚掉下,也許是生理因素,也許是夜間的風較大造成……無論如何,半夜裡聽到榴槤從樹上掉下來的聲真的是很有趣的一件事。但,這經驗也不是每個砂拉越人經歷過的),挑榴槤,剖榴槤等都是我們砂拉越人的生活印象。 小時候最有印象的畫面之一就是用汽車載榴槤,而且是滿滿的一車榴槤。砂拉越這地區的農業不發達,而且有著很多的兼職農民。很多的榴槤園都是放任生長沒有在進行積極的管理。到了結果期才上山去收榴槤來賣,這時候要用到農用車就找不到了,當然家裡面用的車要委屈一下。 婆羅洲除了到處都是一般常見的食用榴槤種之外,還有同屬不同種的山榴槤。山榴槤在顏色、外形、大小及口感都和一般的食用榴槤迥異,但風味獨特。一般山榴槤都是相對小顆,約略一顆常見的食用榴槤可以抵兩顆山榴槤。 樹齡越高果結得越好 山榴槤在外形上,刺有的鈍,有的尖細,果皮顏色呈黃橙色。果肉顏色則多變,有白色、黃色、橙色、黃橙色等。果肉一般也較薄,味道有的會有薄荷味,有的則是淡淡的榴槤味再點綴上甘甜的自然野生香味。山榴槤在市場上少見,售價也較貴。一般是一顆RM5至RM10。 筆者小時在婆羅洲長大,大學在台灣求學,有緣在碩士班時做了一個榴槤的論文。這裡就大略介紹一下榴槤有趣的開花生理。榴槤是多年生喬木,一般要12年生以上才會結果。 以砧木等技術得以讓榴槤提早到6年即開花。 我的母親梅花常說,第一次開花的樹都會結果情形不佳,這像是在學著生小孩,沒有經驗就會很痛苦。隔年則結果不錯,越老的榴槤樹的經濟價值越高,10年生的榴槤樹約略可結果80顆,20年生的果樹則可以結200顆。 去野菜市場找榴槤花 榴槤的花是開在樹幹上,屬於夜開型花。榴槤花也可食用。在榴槤開花季節,可以在土著野菜市場找到榴槤花。榴槤花的口感就如蕨類那樣,帶有香甜甘美的清香。 榴槤花絲和花瓣都是我們不會放過的好東西,但花粉和花柱等則會去除。在去除花粉前,榴槤花千萬別碰水,否則會黏答答的不好處理。一般都會以椰漿和蝦醬Belacan炒食。這些都是自然採食的野菜,所以是難得的有機食物。 榴槤依果實大小不同,從開花到採收約略需2個月到3個月不等。在砂拉越的榴槤都是一直掛在樹上直到熟透掉下來。一般榴槤多是在晚上掉,寧靜的夜裡聽到巨大的撞擊聲(還是要再說一次),這是多有趣的事。 砂勞越的榴槤季節是每年11月中到隔年的2月底,盛產期是12月份。花季則是往回推3個月左右,即每年的八九月左右。

不景氣打擊購買力‧榴槤跌價30% 2012-06-02

(檳城1日訊)本地榴槤今年貨源銳減,原預料行情會可觀,但是上市3天市場卻出奇慘淡,食客購買力超低,食潮熱不起來,榴槤價格猛跌20至30%,令果農果販紛紛大皺眉頭。 檳城果農與果販對《光明日報》說,今年榴槤果量少,理應有好市場,偏偏經濟不景氣,嚴重打擊消費者購買力,導致近日開始上市的本地榴槤銷量受挫,價格下跌。許多名種榴槤每公斤只賣20令吉左右也不暢銷,馳名“貓山王”每公斤降至30令吉左右。唯今之計,他們只能胥視后市的購買力是否回揚。 果農觀望出口榴槤 湖內腳標榴槤檔東主陳耀宗去年有參與出口榴槤生意。他說,今年榴槤量少,還在考慮是否響應出口,因為農業部的出口細節多,申請時必須完成各種繁文縟節,而且當局今年規定只能採用指定包裝紙盒出口,添了一些包裝方面的麻煩。 他說,中國廣西和印尼已來信洽談大馬榴槤出口生意,但是基於需要時間克服細節問題,本地果農多數觀望不前。 “出口生意要人工去皮快速包裝,這方面雖然沒問題,但當局今年多了一些包裝條件,加上出口盈利並非十分可觀,我們希望本地市場快速升溫,價格回彈,才能避免虧損。” 他說,在目前不景氣的市道,對承包果園重本經營者十分不利,現在只能期望消費者早日捨得花錢吃榴槤。今年量少只供應北馬區,近日新鮮登場的,也只供應州內而已。 每年都響農業發展局推行的榴槤促銷會的Peladang東主莫哈末拉祖安說,今年的榴槤產量太少,但是卻因為經濟不好而銷量不理想,令他擔心。 今年他響應了為期兩個月的榴槤促銷會,即日起至7月杪,在浮羅新路半山風景區促銷中心,營業時間是早上8時至晚上9時為止,一站式供應浮羅特產的名種榴槤。 他的助手旺祖里斯說,他不看好出口榴槤,因為本地榴槤始終要新鮮上市,新鮮品嚐,真空打包也未必吃得到原味,而且回酬並不高。 他說,榴槤生意時好時壞很正常,今年貨源少,可惜消費者缺乏購買力,是經濟氣候的關係,沒辦法避免的。

組團到檳島嚐榴槤‧港遊客大讚平、靚、正2012-06-18

(檳城18日訊)香港遊客遠道而來只為吃榴槤,大快朵頤後紛紛驚嘆檳城榴槤真是“平、靚、正”!(廉宜好吃)80名香港遊客前天下午到安順路榴槤檔品嚐檳城名種榴槤。負責人早有妥善安排,他們不需擔心價錢和榴槤品質的問題,男女老少皆盡情享受在香港無法同時嚐到,各名種果王的美妙滋味。 據知,在香港目前最火紅的榴槤是“貓山王”,普通大小的一個“貓山王”售價被炒至約250令吉。同樣大受歡迎的“紅蝦”則約200令吉,價錢和本地相比可謂天和地。 為此,這批香港遊客無論老少皆大快朵頤,期待已久的“貓山王”和“紅蝦”等一上桌就被搶空。他們過後紛紛“捧腹”滿載而歸,大讚值回票價。 上述80人只是“榴槤團”部份團友,其他數百名港客會陸續有來。 港遊客多達18團 ——譚建強(東寰假期公司董事經理) 榴槤團負責人即東寰假期(馬)有限公司董事經理譚建強說,今年該公司和馬來西亞旅遊促進局等招來了18團遊客到檳城吃榴槤,讓香港遊客盡情享用榴槤之餘,也讓馬來西亞榴槤的名堂在香港更響亮,同時也促進了檳州的旅遊業,可謂一舉多得。 “這是我們第二次舉辦港客榴槤團,今年只在6月榴槤熱季舉辦,而男女老少遊客多達18團(每團平均40人),當中包括不少去年的團友。此外,今年有些團友已迫不及待要跟我們定位明年再來了。這是值得鼓舞的!” “這些遊客主要是為了榴槤而來,他們沒有其他特別要求。所以,我們安排最好的榴槤給他們吃,也希望得到口碑,讓更多遊客選擇我們。” 他說,團費視入住酒店而定,每人介於1千500至2千令吉。許多港客說單是吃到好榴槤,就已值回票價。 除了品嚐果王,旅行社也安排各團香港遊客遊覽喬治市世界文化遺產區、新關仔角美食中心和康華麗堡,乘坐三輪車和品嚐海鮮。 比泰國榴槤更好吃 ——周太(遊客) 女遊客周太說,她的媽媽(鍾太)很喜歡吃榴槤,所以她這次帶了媽媽、妹妹和女兒參加榴槤團到檳島遊玩。 “我們在香港多數是吃泰國榴槤,果肉甜但味道都差不多,這是首次同時吃這麼多馬來西亞名種榴槤。泰國榴槤一般沒有這麼熟,今天吃到這裡的則是真熟透的,果肉味道很香濃且多樣化,‘好正’!” 遊客陳瑞香說,泰國榴槤只有香味,而檳城這裡吃到的榴槤則味道各有千秋。 首辦自助式榴槤會——洪福明(榴槤檔主) 安順路榴槤檔負責人洪福明(56歲)說,榴槤檔是爺爺第一代經營的生意,過後經父親交給他們兄弟多人經營,至今已有近40年的歷史。 他說,他們只賣收購自檳州各大榴槤園和好吃的名種榴槤,從不欺客。 “每當榴槤季節,這裡每天都有遊客和旅行團到場光顧。今年是我們第一次舉辦自助式榴槤會給香港的遊客。” 譚建強:吃後打嗝 “榴槤飄香”無法避免 對於大批遊客一起吃榴槤,上冷氣巴士或回酒店大廳和房間打嗝時“榴槤飄香”的窘事,譚建強說這是無法避免的,而酒店方面也早有“心理準備”,其他非榴槤團的房客也大致能“理解”,只有少數人會投訴。 “只要遊客現場吃完,而不是把榴槤帶回酒店,一般都沒有大問題。一起吃榴槤的,都能忍耐那氣味吧。” 他也說,不久前曾有一名身材如沈殿霞(已故港星)的50多歲女遊客因為一人吃完6個榴槤,在上巴士前嘔吐,但過後還是直嘆“過癮”。 香港遊客享用的榴槤 ● 貓山王 ● 紅蝦 ● 青皮 ● 葫蘆 ● 小紅 ● 紅肉仔 ● 林鳳嬌 ● D24 ● 600 ● 604

榴槤味刺鼻新航延飛2012-06-2

(印尼‧棉蘭23日訊)由於機內運載的榴槤散發刺鼻氣味引起乘客抗議,獅航棉蘭雅加達線一架班機延遲啟航,10名乘客決定改乘其他班機前往目的地。 依原訂航程表,編號JT0207的獅航班機理應於週五上午9時10分從棉蘭浮羅岭機場出發。所有乘客當時已登機,而飛機門也已經關閉。(星洲網)

商家:榴槤出口量料增‧中國人愛吃貓山王2012-06-14

(雪蘭莪‧八打靈再也13日訊)大馬榴槤去年8月開始獲准進口到中國之後,大馬水果之王,尤其是貓山王品種榴槤,已經漸成為中國消費者的新寵。 如今又是“榴槤跌、沙籠脫”的果王盛產季節,榴槤出口商已經估計出口到中國的榴槤數量會比往年多。 比較抗拒D24 本地榴槤出口商李雲壯指出,中國消費者非常愛吃貓山王榴槤,因為貓山王有特別的香味、果肉較飽滿、味道鮮甜、顏色也鮮艷,可說是色香味俱全,相比之下D24就比較苦,中國消費者比較抗拒。” 他表示,目前我國榴槤出口到中國的城市主要有北京、上海及廣州,而香港則是大馬出口榴槤的第四大城市。 他說,我國出口的榴槤因為採用的包裝技術可保存榴槤的鮮甜及濃味,廣受中國消費者喜愛。 他也透露,榴槤季節再度來臨,現在還不能確定會出口多少榴槤到中國,但估計數量會比往年來得多。 “預計一至兩個星期後,就可以知道新一季榴槤出口到中國的數量。” 但他也透露,本地榴槤會面對泰國榴槤的激烈競爭。 自去年8月中,大馬榴槤正式進軍中國市場後,榴槤在中國大受歡迎。

产量供过于求桔农转型 金桔加工拓新商机2012-08-15


有道是: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
同样的,金桔好价,也不是天天有。
因为金桔容易栽种及照顾,一度价格唱好,10年前吸引国内许多的种植业者一窝蜂加入栽种行列,最后因过量的栽种使到产量供过于求,市场上金桔价格在近年已节节败退。
种植者为免面对亏损,都急着寻求对策,有者成功转型投入金桔加工业,把金桔研制成金桔酸梅汁,为金桔开拓新商机。
通过金桔加工,已使到桔农可攻可守。
直弄埠,是拉律马登县内的农作业区。
10年前,从事种植业者也看准金桔的广乏用途,是著名的观果植物,尤其在农历新年,大多数人会购买一两盆摆设家中,图个大吉大利。
此外,金桔在饮食方面增加特定食物的风味,也可冲泡金桔水,市场需求高,受到种植业者的青睐、大量投资栽种。
当时金桔的批发价格每公斤介于2令吉至3令吉,前景良好,但在2、3年前,由于产量大增,使到批发价格跌至每公斤1令吉,在金桔贱价之际,种植者纷纷寻求加工业改善劣势,重拓商机。
桔树喜阳光忌积水
金桔树与其它的水果相比,在照顾上,相对省工省时,就如番石榴需要花费人工以果套包裹,避免果蝇叮毁,金桔则无此需要。
桔树对土质的要求不高,喜温暖湿润,但忌积水,要在排水性良好的泥土种植。
由于桔树喜阳光,阳光照射充足有助桔树长得更健康。
种植桔树无须经常施肥,只需每月施肥一次,确何桔树健壮,果实硕大饱满。
洪锦福:供过于求 金桔贱价至明年农历年
太平丰林企业有限公司董事主席洪锦福接受《南洋商报》访问时表示一旦果实的批发价每公斤低于1令吉,农家就无利润可赚,而且从目前市场生产过量来看,金桔的价格将持续贱价至明年的农历年。
他指该公司原本种有60英亩的金桔园,惟一年多前,在掌握行情资讯后,就逐步把金桔园翻种罗汉番石榴,目前仅剩下约10余英亩,且都是超过10年树龄,生产量已减少。
他说,早前金桔价格良好,大家竞相大事栽种,尤其是柔佛州大批生产,使到金桔供过于求。
陈勇全:丢弃浪费 研制金桔酸梅汁反应好
太平直弄淡不落的陈顺发食品企业,是一家成功转型的桔农。
少东陈勇全(36岁)接受《南洋商报》专访时说,在餐饮业用途上,果皮呈金黄色的成熟桔子不受欢迎,不能再销售。
“如果就此丢弃显得浪费,于是,我们在3年前研制了金桔酸梅汁及推出市场,反应良好。”
陈勇全家族所研制的金桔酸梅汁是由“Cinta-cinta FoodTrading”企业来经营,现时生意网扩至吉隆坡、吉打、槟城、怡保及金马仑。
他说,每年制造金桔酸梅汁约2次,都是看准金桔大量盛产后,在贱价时就大批购入。
他说,除了本身的桔园生产的金桔外,每次都会向外购入约200箩,一箩约60公斤。
他说,果汁以果实硕大的成熟桔子来腌制,材料有糖、金桔、水、酸梅及盐,可谓下足料,确保品质。
金桔酸梅汁可润喉
腌制过程很繁杂,每一颗的金桔都要清洗干净,然后切掉金桔头梢,将酸梅塞进金桔内,密封腌制3个月。
陈勇全说:“3个月开封后就包装,有大小不一的包装,计有15颗包装、40颗及50颗包装,每颗可冲泡一杯果汁。”
他说,腌制的金桔酸梅汁,并非每次都100%成功。金桔酸梅汁酸甜芳香,具润喉效果,尤其是含有酸梅的金桔可连皮食用,汁多味美,是精华所在。
制造金桔汁工作繁重
由于目前白糖涨价,使到腌制金桔酸梅汁成本增加,利润降低。
陈勇全说,以前50公斤包庄白糖,价格50令吉至60令吉,但是如今翻倍,加重制造成本。“其实制造金桔酸梅汁,工作繁重,并不简单,所以市场上也只有10多家制造商。”
修枝可控制桔树高度
常见的桔分观赏桔和可食用桔两类。
桔比橘要小,水分足,甜度高。
桔为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3米,通常无刺,分枝,要适时修枝,方便采收。
陈勇全说,每3、4个月修枝,可以控制树的高度,工人只要站着就可采收,也可免除消耗树木的养分。
他表示修剪是也让金桔花繁果硕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促使新枝的成长及开花,收成会好些。
果实含丰富维生素A
金桔果实含丰富的维生素A,可预防色素沉淀、增进皮肤光泽与弹性、减缓衰老、避免肌肤松弛生皱。
也可预防文明病,更能理气止咳、健胃、化痰、预防哮喘及支气管炎。
金桔亦含维生素P,是维护血管健康的重要营养素,能强化微血管弹性,可作为辅助调养食物。
金桔果皮比果肉甜
金桔80%的维生素C都存于果皮中,果皮对肝脏之解毒功能、眼睛的养护、免疫系统之保健皆颇具功效,而且金桔的果皮比果肉甜。
嫁接法繁殖收成更快
10年多前金桔市场潜能良好,而且投资成本低,太平直弄淡不落一带,不少农民大量栽种金桔。
陈勇全的父亲陈顺发(70岁),也种了数英亩的金桔。
陈顺发说,金桔的用途广泛,餐饮业天天对金桔有需求,尤其食物煮炒方面的用量高。
他说,商业种植的金桔,一般不采用播种方式,常用嫁接法繁殖,可以更快有收成,提高经济效益。
“桔树种植半年后开始有小收成,一年的桔树有稳定的收成,2至4年的树是结果实的高峰年;10年桔树尚可收成,但产量减少。”
他说,金桔长年开花结果,有时可长得整棵树果实累累,从开花至果实可采收逾2个月时间。
他说,金桔成熟以后的颜色是金黄色,但供应市场的金桔,则不能待果皮转金黄色时才采收,而是在果实长得大颗,果皮由粗糙转光滑,尚青色时就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