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7日星期六

最巨型東革阿里 標價500萬元出讓

(檳島西南區29日訊)曾於2005年榮獲大馬記錄大全證書的全國最巨大的東革阿里,近年被帶往多個地區及國外展覽,身價曾炒高至200萬令吉,如今馬來傳統推拿師欲以500萬令吉割愛。 這株罕見的巨草藥由來自峇六拜的推拿師阿都拉薩於2005年2月17日,在太平古堡山(Korbu)的深山發現,高約3.5公尺,直徑寬約85公分,重約200公斤。 他指出本身酷愛行山運動,也順道尋覓山上的草藥,而東革阿里是他最常採集的草藥,用於配製各種傳統產品。 至少有1200年樹齡 這株巨型的東革阿里是他當年招來數名友人,花了6小時才成功採摘。他指出,他還記得,當他找到該巨型東革阿里時的心情,當時他興奮極了。根據藥草方面的記錄,這株奇葩樹環多而密,至少有1200年樹齡。 在奇葩得手後,他嘗試申請大馬記錄大全,獲得證書,此外他也想和世人分享,所以帶著它四處展出,該樹最遠到過加拿大。 “它已經曬乾,可以永久保存珍藏,很多興趣者想出高價買進,一名新加坡人曾以200萬令吉要求出讓,當時我沒打算割愛,想自己用來研製各種草藥,但基於沒有製造的配備研發,才決定以500萬令吉出讓。” 他說,盛傳有奇佳壯陽功能的東革阿里用途多,是草藥之寶,可增強體力,對運動員或活耀者有很大用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為細胞增氧和排除二氧化碳。 “它也幫忙人體加速和更具體吸收營養,製茶喝可增加免疫力,加強元氣,他本身常用,所以過去20年少有傷風感冒,可抗癌、提神等,若要進一步了解可搜尋網上的各方研究資料。”他本身多用來製成草藥用以推拿,發現對人體有一定的幫忙,尤其外敷也有促進血液循環功能,對關節炎有一定的幫助,也曾用以推拿解決客戶的夫妻房事不協調難題,甚至還能助不孕者成功受孕。

罕見巨東革阿里

砂拉越‧實務)長約6呎的罕見巨大野生東革阿里(Tongkat Ali)出土,身價不凡! 距離美里約30公里,位於實務的區甘榜柏拉雅的一名農婦阿珊茜蒂(51歲),日前在當地的森林撿到一根長約6呎的野生東革阿里,令她喜出望外,深信可以賣得高價。 阿珊茜蒂指出,一般的東革阿里樹根不大,這也是她平生第一次見到巨大的東革阿里。 “由於該片森林被開發種植油棕,神手操作員在極深的泥土底下挖出這根巨大的東革阿里。”

農長:製成品不受限制‧東革阿里禁帶出國

(吉隆坡11日訊)農業及農基工業部長拿督斯里依斯邁沙比利指出,該部將擬定條例,禁止可製成草藥和藥材的原料被帶出我國,例如東革阿里,但是製成品則不受限制。他今日出席青年農業大會開幕儀式後說,農業部已就此事開會,由大馬檢疫和檢驗服務局(MAQIS)負責阻止可被製成草藥的植物被帶出國。 主要被帶到中國 “據瞭解,不少可被製成藥材的植物被帶出國,主要是被帶到中國去。” 他說,製成品可以被帶出國,但是還未加工的植物必須受到管制,因為過去曾經有人帶植物出國,然後在外國申請專利,對我國而言是一項損失。 “我國有一種植物`lemba’(一種草本植物),住在鄉下的人把lemba放入水中,水質變得香甜。這種植物後來被帶出國申請了20多項專利,雖然這種植物在我國生長,但是專利權卻在外國人手中,我們無計可施。” 他說,因此這些植物不能被任意帶入或帶出我國,避免類似情況重演。 辣椒菇類藥草 鼓勵大量種植 依斯邁沙比利指出,在上週檢討關鍵績效指標(KPI)會議中,首相拿督斯里納吉認為該部每年栽培一千名農業企業家的目標很好,只要計劃提呈以及經過研究後即可獲得特別撥款。 他指出,該部的年輕農業企業家單位(Unit Agropreneur Muda)與TEKUN基金、農業銀行合作,為年輕人提供培訓課程、創業基金、種子等。 他說,我國投入農業領域的人民中,只有15%是年輕人,因此該部鑑定一些農作物,例如辣椒、菇類、蜜糖、草藥等,鼓勵大量種植,無需依賴入口。” 他指出,我國去年農產品食品出口額達230億令吉,但是入口高達380億令吉,相差了150億令吉。 “去年我國蔬菜出口達8億8千萬令吉,入口高達30億令吉,可見農業具有很大的發展潛能。” 他說,如果依賴入口,也會發生食品安全的疑慮,一旦外國拒絕售賣食品給我國,我國面對食品短缺問題。 推動更多人投入農業 “為了處理農業食品進出口出現貿易逆差一事,目前該部大力推動更多人投入農業,同時開拓新市場。” 他說,一些本地無法生產的農產品如蔥頭、馬鈴薯等需要依靠入口,但是一些如辣椒等可以在本地種植,無需依賴入口,目前新扶貧計劃基金會(NAAM)大力鼓勵年輕人投身種植辣椒。 他也說,出口委員會已經成立,將會積極推行各項計劃,例如在外國設立農業市集、舉辦展銷會。 明年在港設農業市集 “農業部已經在新加坡設立農業市集,明年將會在香港設立,也會考慮其他地方如中國、迪拜和倫敦等。” 他說,農業市集是大馬產品的一站式中心,該部也將與旅遊部討論,讓農業市集成為大馬在國外的象徵。 “新加坡的農業市集共有4類,分別是新鮮水果、農產品加工食品、大馬特有美食如椰漿飯和印度煎餅,本地產製的咖啡,日後的農業市集也將擴大產品類別。” 他指出,選擇在新加坡設立農業市集是因為靠近我國,同時新加坡也是通往國際市場的大門,而香港則是通過中國的大門、迪拜是通往阿拉伯國家以及倫敦則是通往歐洲市場的大門。 他說,貓山王榴槤在新加坡每公斤新幣38元、香港一顆榴槤港幣400元,可見農產品商機無限。 詢及該部是否計劃限制從越南等國家進口辣椒以利惠本地種植辣椒的農民,他說,如果現在限制入口,將會造成數量減少、售價提高,引起消費人的不滿。 查NFC屬下衛星養牛場 若經營失敗將接管 依斯邁沙比利說,目前該部正在檢查國家養牛中心(NFC)屬下的各個衛星養牛場,如果一些養牛場經營失敗,該部必須重新經營。 “農業部正在與森美蘭州政府討論接管的事宜。 以往我們通過大公司大量生產,但是目前則改為由多個衛星養牛場的方式養牛,讓更多人受惠。” 他說,獸醫局將會公佈詳情,相信財政預算案會提及此事。 針對入口牛肉太多一事,他說,目前入口牛肉佔70%,本地牛肉30%,因此需要重振養牛計劃。 政府早前提供2億5千萬令吉的低息貸款給國家養牛中心(NFC),條件是養牛中心要成立130個衛星養牛場,供應國內40%的牛肉。

農長:包括東革阿里‧應管制5珍貴草藥出口

(吉隆坡9日訊)農業及農基工業部部長拿督斯里依斯邁沙比利建議政府,除了管制東革阿里之外,也管制其他4種珍貴草藥原料的出口,以免被運往國外加工造成外匯損失。 其他4種珍貴草藥,包括穿心蓮、貓鬚草、卡琪花蒂瑪及葉下珠。他表示,草藥相關產業已成全球重要的新興經濟領域,政府也在經濟轉型計劃中決議發展草藥業。 “全球草藥市場被估值逾900億美金,每年增長率更高達15至20%。東革阿里是我國的珍貴藥材,在我們還不知道其價值時,已被國外商家以原料形態大量運往國外加工,並從中獲利。” 投資逾5億推動草藥研究 他今早出席2014年亞洲草藥展時,發表上述談話;同時宣佈該部將於10月15日,新設由54級公務員領導的“草藥發展特別小組”,幫助我國草藥業從種植至產品出口進行規劃。 政府通過“啟動計劃”於2011年至2020年間,投資5億3千萬令吉以推動草藥研究、進行臨床試驗及提昇上述5種珍貴草藥的生產供應。 他也透露,該部目前於所有州屬推行草藥發展計劃,包括在各州設有草藥種植區。另一方面,他也指出,草藥種植暫沒列入最新財政預算案,但農業部對草藥種植設有固定撥款資助。 依斯邁參觀展覽時,對大馬草藥成品的多樣化表示欣慰。他認為,在巧克力、冰淇淋中植入草藥,能幫助消費者更易接受草藥,並提高草藥的使用率。 他也受詢表示,食物本不在消費稅徵稅項目,相信農民及漁民將不受消費稅的衝擊。 他亦指出,農民及漁民的收入極依賴政府補貼,因此該部將協助他們向政府爭取更多津貼。

2014年12月26日星期五

让农作物更优质 菌化养地改造土壤

这一代能为下一代留下什么,才是对下一代最好的礼物呢?答案当然是保育地球,让下一代还能享受到这一代的美好大地。 要如何持续能因有更好的土质而种得更多优质的农作物,则成了当下最大的时代挑战。 为着留下更好的大地土壤予下一代作目标,如何在种植农作物后,仍保存泥土不贫瘠而荒废,菌化改造土壤成未来开发大商机。 坐落在柔佛州礼让县实廊8条通往东甲路的益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Bio-S Agritech Industries Sdn Bhd)董事郑光益接受《南洋商报》访问时强调,许多农民只在乎收成,却忽略改造泥土的关键,在没好土壤的条件下,农业收成不可能会好。 他说,就以日本来说,在尚未耕种前,该国就会以检验土壤病害,以及土质缺乏的元素,加以补充,待土质最理想后才下种,这也说明为何外国农业收成比我国更强,而我国的许多农地经耕作后,只留下贫瘠烂地,这对下一代农业而言,是个致命伤。 他透露,最主要是许多农民也以大量农药以化学控制农作物成长过程的虫害,不过,这些农药也将成为农毒,造成土壤变差,不再适合种植,又得转换其他农地,这对农地的使用后贫瘠甚至荒废,是迫使我国走向农业瓶颈的不归路。 需好养分才能更健康 郑光益强调,是时候开始以“养地”概念,好好改造土壤的关键时刻,许多的农地随着工业化被征用也是农牧的大考验之一,土壤污染的速度一直都在迅速的上演,这一切都不该是由无辜下一代来承担上一代不负责任的坏结果。 “随着有机概念的出现,虽然说现阶段许多农民仍处于“民智未开”阶段,但是当农民了解到农地就如人体一样,需要好的养分,才能更健康、更好状态下的劳作,原理是一样,因此,对菌化改造土壤前景,深感商机大。” 以往农作肥料主要是以鸡粪参杂木屑,没在好的物质加以研究,导致泥土不断因翻种而破坏,收成也自然一年不如一年;而制造肥料的厂,也因鸡粪异味而出现大量苍蝇,臭味难以形容。 他指出,以100%纯天然原料,分别包括油棕灰、槟榔粉、咖啡豆、可可豆、茶叶渣、沸石粉、米糠、黄豆及纤维等,外加微生物如固氮菌群、硝酸菌群、溶磷菌群、酵母菌群、乳酸菌群、光合成菌群、防线菌群、生长菌群,菌群可说是在土壤改造的军团,为农地土壤改造增值的元素。 “当土质含有经发酵工艺而生产的粒状及粉状高品质生化有机肥料,内含有大量有机质、矿物质、腐殖酸、维生素及植物生产所需的微量元素,不但改善土壤结构,使得土壤通透性得以提高,也让肥料不易流失。” “翻炒”土壤达国际标准 郑光益说,益生菌有机肥结合高品质纯植物原料,德国黑肥“正肥丹”,有益良菌是依据《氮平衡及土壤健康理论》,以高科技及配合植物特性而研制更全面及营养均衡生物有机肥,可有效解决土壤营养失调,保持土壤的持续健康和农业优质的高效。 “这是一个由生转向熟的菌化过程,良菌转换启用元素,就好比食物煮熟的原理,我们以菌化土壤作12次“翻炒”过程,让腐熟度最终达到93至96%,以国际有机肥标准水分低于33%,我们做到28%,以最佳状态后才包装出货。” 12次翻炒的过程,计算法为每15天将进行翻炒3次,每一次的翻炒,注入改良后的菌群,并将纯有机肥重复性的进行打碎与磨合阶段。 “黑面将军”最火红 为迎合各种植方面的需求,整个种植过程所需的改造土壤、杀恶菌、杀虫、消毒、提高钙与氮,加快腐熟时间,并加强乙烯,以达到催花催果,该公司推出十多种涵盖全面应付农地从种植到收成的各项“杀手锏”,其中,又以“黑面将军”最为火红。 “黑面将军”是一种强碱性且具有药性和肥性二合一的农用绿色和无公害元素;具有百多年历史且大量用于日本、西欧及有四季的国家,是一种古老的肥料又换发新活力。 郑光益指出,其农药作用与肥料作用很特殊,农药方面,在土壤内分解过程的中间产物氰胺及双氰胺都具有改善酸性土壤,消除土壤中病毒,杀虫害、杀病菌,保护土壤和预防病菌害的侵入,同时它能将死土改造成具有强地力的良好土壤。 肥效长达90天 提到肥料方面,郑光益指出,它是一种缓效氮肥8%,肥效可长达90天之久,并含有20%钙元素,能提供和满足植物生长中对钙的需求,特别对植物果实的皮层和植物身的抗病助益。 他表示,由于“黑面将军”也含有微量的乙烯(ethylene),具备催花和提前结束植物冬眠之效,其药性和肥性,所综合发挥的效用能快速和有效分解土壤中的酸性质外,也分解土壤中所残留和未分解的有机质。 他说,经分解后,有机质能有效和其他养分大量供给植物身和结果作用。 研发有机肥非坦途 研发有机肥过程并不顺利,过去十年,郑光益一直在面对无数次的亏损,从农业门外汉到进军改造土壤,其实有一个渊源,这就要从1999年他受邀参与布城中稻计划研究说起。 毕业于加拿大Dalhousie大学,并在1992年至1994年任澳洲大学农业经济系讲师的他,坦言研发事业的路不好走。 不过,基于留着企业家的血原则,因此认为产品开发挫败对企业家并不可怕,继续坚持不肯返回相对较舒适的高薪讲师职场。 他说,政府近年来深知有机肥与化学肥的收成与土壤保育差距比想象中还大,所以在中稻计划后的探讨,他深觉企业与回馈环境两者密不可分的责任,因而义无反顾的转向研发事业。 他认为,企业不能只看短期,必须看长期,曾从事布匹行业,到纸皮箱行业,并获加拿大国际发展局保送升学博士学位,惟他更发现化学肥的未来瓶颈,对有机肥的研发再开发,深觉是个大商机。 行销全马强攻印尼 占地6英亩,设于礼让县实廊8条通往东甲路的益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员工共18人;郑光益说,目前结合日本科学技术,完全不含动物粪便的高品质纯有机肥,外销至全马各州,明年中旬将展望印尼市场,放眼泗水与苏拉威西,前景看俏。 他也希望政府能更放宽外劳的申请,让农业的人力需求不短缺,毕竟农业仍是我国最大的收入领域,各行各业都不能缺少人力资源,何况是农业作为我国最稳健收入的领域,更不该因政策因素而影响经济。 此外,他也鼓励年轻一代,不要因农业较户外而涌向大机构为人生目标,其实大学毕业生在从事农业的前景,其收入不见得会比工业或专业领域的低,面对职场更竞争的大时代,学士们应积极去逆向思考探索,才会走出一条康庄大道。

2014年11月20日星期四

酵素提高农作物品质

酵素对人体绝对不能缺少的催化剂。
酵素支配着生物的新陈代谢、营养和能量。人体内的酵素越完整,生命就越健康;反之没有了酵素的参与,生物就会出现各种早衰或疾病,生命迹象甚至停止。
而酵素,在种植界甚至被誉为“农作物的人参”,除可大补元气,甚至起死回生。
酵素是一种由氨基酸组成具有特殊性生物活性的物质,它存在于所有活动植物体内,是维持机体正常功能,修复组织等生命活动的一种必需物质。
植物酵素是使用有机植物没用的部分通过发酵形成能分解的产物。
虽然如今并没有酵素对农作物发挥何等神奇功效的全面报道,然而凡正确使用过酵素的务农者,都认同酵素对农作物存在绝无伦比的效能,等同酵素对人体的重要性。
雪邦健康园艺果园园主李振兴就是当中之一。
从他的描述中,让人感觉酵素如同农作物的灵药仙丹,一旦喷洒酵素即药到病除,收成自然增多而且品质更优良,成本降低至少3成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可改善及活化土壤
即便有关神奇的生命迹象尚待专家和临床试验证实,李振兴深信农作物全面使用酵素将是未来农业的走势。
自从尝到酵素带来的“甜头”,李振兴就对酵素着迷;全神投入研制更大功效的全能酵素,把“善用全能酵素杜绝化肥农药”为奋斗目标。
他指出,酵素可以改善及活化土壤,降低有机盐并使土壤疏松提高孔隙度、同时也提高有机物质、有效养分、PH质以及微生物量,是无毒又安全的菌肥。
它抑制和驱除土壤病虫源,促进土壤中不溶性磷酸盐等其他矿物质分转化为可溶性,加快土壤有机物及其他肥料养分分解,促进农作物根系发展、增强养分吸收能力。
叶面吸收酵素后供给综合养分的多重作用效果则帮助提升光合作用。
他说:“所以采用酵素照料的农作物,根部系统发达、树体生长健壮、枝叶茂盛、果实品质优良;农作物收成因此增加,经济效益也相对提高。
总而言之,酵素除改善土壤生态环境、也降低土传染病发,随着化肥用量减少,化肥残留量也相续降低,这种抗病强产量高的神奇功效可说是绿色有机食品的灵药仙丹。”
火龙果重达1.5公斤
李振兴有火龙果园近30亩,自从使用酵素后,他的火龙果树的虫害问题解决了,果实品质提升了,大粒果实竟然重达1.5公斤,果肉红润、清香、甘甜。
这些红得发紫的火龙果使他于2011年在雪州火龙果比赛初试啼声即获得冠军,随后于2012年即被雪邦县农业局晋级全国赛,果然出类拔萃得了全国火龙果组别总冠军,同年再度称霸雪州火龙果界。
2013年因为雪邦县农业局负责人到麦加朝圣,使他错失参赛的机会。今年他再度参赛,但成绩尚未揭晓。
中国游客送酵素秘方
李振兴在投入农业初期,使用化学农药为农作物驱虫除病,用化学肥施肥。
当时他也曾听闻过酵素的神效,可是对于制作酵素还是一知半解也不知从何下手。直到有一位中国游客到他店里买火龙果,并声言想吃野味。于是李振兴便打了数只野鸡相送,之后李振兴也没把这事放在心上。
岂料这位中国游客第二年再回到大马时,竟亲自上门把酵素的秘方送到李振兴跟前,从此李振兴便和酵素缔结美好奇缘。
在受访过程中,李振兴一再强调要有耐心,因为短期内很难感受到酵素带来的奇迹和神奇功效。根据其亲身经历,他于2008年开始制作酵素初期一直碰钉子,即使有秘方在手,但是制作出来的酵素总是不合理想,虽勉强可以使用但是效果差强人意。
经过三番四次的试验,总算皇天不负苦心人;6年的痴心总算打动酵素的默许,他研制出来的酵素总算有惊喜。以先前使用农药化肥的费用比较,不仅成本降低了30%至40%,水果的品质也优化了,果香味甜。
用酵素驱虫施肥
另一个令李振兴醉心酵素的案例,就是其父亲种植近20多年树龄的龙贡果树(longkong)。
去年龙贡果树开花之前,他曾对果树喷洒酵素;可是果树在开花初期却显得“树老花黄”。看到果树老态龙钟,病入膏肓的模样。李振兴看了心酸更是心灰意冷,对它不抱任何希望也不再打理。任由果树自生自灭,直到收成时期也没理会。
友人问他,你的龙贡果熟透了何以不采摘。
一语惊醒梦中人,李振兴好奇到果园看看,眼前果实累累的情景让他又惊又喜,没想到原以为收成无望的果实竟然出现奇迹,果实虽有点小但长得健康,外皮亮丽诱人不发黑,果肉更是香甜多汁,吃过的人都赞非常好吃。李振兴也在果园里种植莲雾、芒果、木瓜和百香果,全部使用酵素驱虫施肥。这些果实成熟时,都是优良品质的水果;芒果和木瓜可以直接剥皮食用,多计香甜;莲雾爽口清甜,百香果肥大芳香,即将收成的百香果有2公斤。
欢迎农友交换经验心得
李振兴说,日本农业界早在80年前便已使用酵素,负责救果树的日本公司的代表也曾到其果园考察。
他立志要把酵素发扬光大,希望能得到专家的指点,也欢迎志同道合的农友交流意见及交换研制酵素的经验与心得,更好发挥酵素的魔力造福更多人,以期推动全国农业界使用酵素。


酵素配方
李振兴公开酵素配方,希望更多人像他一样受惠于酵素的神奇结果,一起为响应环保尽绵力,善用废料再循环使用。
酵素主要涉及3种材料,即1公斤糖(可以糖油取代)+3公斤水果废弃物(也可使用厨余)+10公斤水,按照比例把相关材料放入容器内搅拌后封盖让其自行发酵。容器最好选择塑料材质并置放在阴凉处不要曝晒。
原则上发酵100天便可使用,但是并非绝对,提前使用也可只是功效略逊。如果果皮不足也没关系,可以日后再添加。
发酵期间每隔10天搅拌一次和加气(养鱼用打气管注入氧气),此举有助细菌快速繁殖提高活跃性加速发酵过程。
李振兴说,除了蔬菜水果废弃物,也可加入鱼内脏以及鸡蛋,为农作物提供更多营养成分。
他补充,酵素的去油功能非常好,用来清洗碗碟非常干净。
家庭主妇在家可利用厨余制作私房洗碗剂自用,惟不鼓励添加鱼内脏和鸡蛋,降低刺鼻的气味,这也是酵素美中不足的地方。

2014年10月31日星期五

丢弃的水果皮能做成环保肥料

一份红糖,三份水果蔬菜瓜果皮,十份清水,您知道这些东西兑在一起,密封三个月后将成为什么吗?是环保肥料酵素!近日,扬子晚报记者在玄武区锁金五村看到,社工们去年开始自发“研制”的这一社区新型环保肥料,不仅可家用,还可美化环境。

原料要按一定比例安排

“每个家庭每天都会扔弃各种水果皮,扔弃蔬菜的烂叶子,其实这些可以做成环保肥料,对人体和环境大有裨益呢。”锁五社区主任达敏带着好几户居民,来到北院小花园,手把手教大家怎么做环保酵素。社工们带去橘子皮、柚子皮、香蕉皮,甚至还有火龙果皮、榴莲皮等,此外还有红糖、清水及能够密封的瓶子罐子等容器。

达敏一边称重一边向居民讲解:原料必须按照一定的比例安排,如一份红糖,三份水果蔬菜瓜果皮,十份清水,放进无水无油的容器内,留出随后发酵所需的空间。观察时在容器外部记录时间,第一个月记得每天开一会口让材料们透透气,第二个月后完全密封,三个月后一罐现成的酵素就做好了。

做好后的酵素能洗头

做好后的酵素是什么样的?记者看到,容器内是棕红色的液体,散发出水果的清香味,没有任何污染和农药添加,用它泡蔬菜水果15分钟,上面残留的农药完全不留痕迹,而且浸泡过的瓜果看上去更鲜嫩养眼。达敏说,酵素是一种环保肥料,还可以用于擦拭油污和积垢,锁金五村一些居民就用它来洗碗、拖地、浇花,擦拭卫生间、厨房油烟机等。更令人意外的是,记者还闻悉有居民用它来洗头。“效果怎么样?”一位居民告诉记者,自制酵素洗头效果并不及专门的洗发液,但它至少没有污染和化学添加剂,每天洗也没副作用。培训过程中,居民们顿时流露出强烈的兴趣,纷纷围上来仔细观察,不时提出疑问,如能不能使用玻璃容器?腐坏的水果菜叶能不能制作?社工一一详细解答。达敏告诉扬子晚报记者,自制酵素10年前就在我国台湾、香港地区以及马来西亚的社区普及,2005年香港大学生还带着它们来到南京锁金村街道与居民交流。

2014年10月28日星期二

无土栽培 省水省肥省工

在芙蓉靠近芭蕾边郊区的一段地,有一个以无土栽培蔬菜的绿色农场,农场主应用椰丝掺混烂水果及咖啡渣的酵素肥料,栽种富口感且美味的日本黄瓜、茄子、生菜、姜、葱等绿色蔬菜。
无土栽培种出的蔬菜质量好,让蔬菜种植活动从土壤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突破传统农业的旧框框,甚至可在远洋轮船上栽种。
渗合酵素营养液的椰丝代替天然土壤,给农作物提供水分、养分、氧气、温度,可使作物蓬勃生长。这类绿色农场是由台湾籍农户蔡森峰(63岁)投资创办,儿子蔡宗志(32岁)协助经营打理。
蔡森峰接受《南洋商报》专访时说,此种可自动调控的无土栽培是精致耕作的高新技术,具有省水、省肥、省工、高产优质等特点。
“栽种蔬菜不需依赖土壤,可以因地制宜,可选用椰丝,或锯木屑、稻壳、炉渣、岩棉、蔗渣等非天然土壤基质材料作种植床,也不必施化肥或农药。”
种安心菜只需阳光和水
蔡森峰早期在台湾念药剂系,后来到马来西亚森美兰的马口投资开设汽车零件厂,生产汽车塑制防撞部件,后来到中国深圳及上海经营生意。
3年前返回芙蓉,因一次发生轻微中风,改变他对营养及养生观念,他在芭蕾附近洽购一段1.6英亩的工业地,改建为蔬菜农场,及采用“鱼菜共生”
(Aquaponics)的复合养殖技术,自己种菜养鱼,以享受田园牧歌的生活。
他说,因鱼菜共生的系统装置,耗费巨资,投资回酬效益低,后来他选择应用无土栽培的技术知识,及大力推广此类无污染种植法。
“因为要改变土壤,就须耗费三几年才能改变;无土栽培就不用整地开耕,在沙漠、出海远洋的船都可栽种。”
蔡森峰说,只要有阳光和水就能种出美味、健康的安心菜。
烂水果咖啡渣充酵素肥料
蔡氏俩父子每天到处回收烂水果及咖啡渣,再将它们捣碎及经过发酵,利用作酵素肥料,再与椰丝掺混,作为栽种蔬菜的植床,然后栽种台湾改良的日本黄瓜、茄子、姜、葱、生菜等。
他们把此种无农药、无污染的蔬菜产品,运送给有机认证的justlife有机食品专卖店代销。
蔡宗志说,政府没有协助大力宣导和鼓励有机蔬菜认证与行销,不像台湾有农会组织、或中国有农研会给农户提供系统农艺知识的教导,及提供种籽研发。
他说,有机产品认证的程序繁琐且缺乏透明,以及民众对有机产品缺乏认知,都阻滞有机产品的行销与发展。
“无土栽培能帮助生产安全、健康、美味的有机菜,但,精耕细作没法实现大批量生产,因为着意追求商业利润,就会在耕作过程掺合杂质,这是一项良心的事业。”他希望能够加强对有机农产品的行销宣导,通过组团参观,让消费民众亲眼监察农户如何栽种有机农作,加强农户与消费者的互动。
鱼菜共生结合无土栽培
蔡宗志(32岁)解释说,绿色农园是采用鱼菜共生(Aquaponics)的系统与无土栽培结合,组建发展起来的有机农园。
他说,该系统是将鱼的粪便和水中的杂质分解过滤,再将氨的尿素成份供给魚池上的蔬菜,蔬菜的根系会把鱼池的水净化,重新供给魚应用。
“这是一种结合水产养殖(Aquaculture)与水耕栽培(Hydroponics)的互利共生系统。”
他说,该农场内的养殖鱼箱的“耕养”装备与无土栽培的菜园,与鱼菜共生的复合养殖原理是一样的;在魚池里养殖鲫鱼和塘虱,含有氮氨成分的魚类排泄物的废水就拿来种菜,栽培蔬菜就不需添加肥料和农药。
他说,这套平衡系统,能洁净水质,形成魚帮菜、菜帮魚的良性循环。
“初期种菜曾施化肥,一次因发现没法洗涤泄落地面的化肥,从此就改弦易辙,更加推崇无施农药的耕作法,以确保没有农药残余。”
通过网络拓展行销市场
“我们通过家庭分工经营绿色农场,父亲因拥有无土栽培的农业知识,就负责秧苗栽培,母亲负责修剪,我负责浇灌;市场管理也是我的强项,我也负责拓展产品的行销渠道。”
他说,参与无土栽培的耕作,一开始时稍感困难,但只要克服某些技术难题,一切就水到渠成;当我们看到自己栽种的蔬菜及瓜果成熟时,就会欣喜若狂。
他说,初期栽种的蔬菜都送给亲友吃,后来就通过网络拓展行销市场。
无土栽培具多项优点
1.在不宜耕种的沙砾贫瘠之地,废弃场地,或住处的窗台、阳台、走廊、屋顶者能以无土栽培的方法栽种蔬菜植物,净化空气、节约用水,没有环境污染。
2.无需整土开耕、除草、土壤消毒、追肥等繁琐工作,有助于扩大管理规模;可采用微管道灌溉系统,提高肥料利用率,及节约水肥。
3.防止土壤病原传播的多种病害,切断虫害传播渠道,改善根际微环境,促使植株生长健壮,及增强抗病能力,避免土壤盐渍化及重茬减产现象。
4.更好协调植株、营养与生殖生长关系,发挥高产潜能。

2014年10月14日星期二

化肥换酵素 种出好滋味

有效微生物群(Effective Microorganisms)技术,带来绿色科技新契机,能够改变过往人类依赖化学农业确保粮食来源的情况。人类可凭这项技术选择透过天然有机农耕法,以享用安全健康食品,并促进环保发展。
EM技术的重点,就在人类运用含有有效微生物群的酵素,去改善农作物、净化环境、提升农产品品质等用途。
国际天然农耕研究中心(INFRC)的专员佐野雄次郎接受《南洋商报》访问时表示,人们能透过EM原液(EM1),与其他有机物质混合发酵,依据比例份量进行调配,生产各类酵素,主要分成液态、固态。
这些有机物质包括水、糖蜜、嫩芽、水果、果皮、青草、草本植物、酒、醋、谷壳、麦麸、鱼、肉、厨余等。
液态型酵素涵盖EM活性液(EMAS/E M Activated Solution)、EM植物提取物酵素(EMFPE/EM Fermented Plant Extract)、EM酒醋酵素(EM5/EMAS Fermented With Vinegar And Distilled Spirits)、EM洗米水酵素(EMRW/EM Fermented Rice Rinsed Water)。
EM研究机构(EM Research Organization,EMRO)专员濑古和彦表示,固体型酵素包括EM有氧发酵式堆肥(EM Bokashi Aerobic)、EM无氧发酵式堆肥(EM Bokashi Anaerobic)、EM泥球。
液态型酵素制作
1.活性液助净化水质
佐野雄次郎表示,EM活性液与EM原液一样,可供作多种用途,在农畜业方面,其稀释液能被用来清理饲养场的环境、当作有机肥、净化水质等。
一天内必须用完
“EM活性液与EM原液被水稀释后,要在一天内将之完全使用。”
EM活性液的制作,需要水、糖蜜、EM原液3种材料;以制作10公升的EM活性液为例,有关材料的份量比率即90%、5%、5%,分别是9公升的水、0.5公升糖蜜、0.5公升EM原液混合一起以发酵。
佐野雄次郎建议,装载混合液的容器最好使用可密封的塑胶容器,所使用的水与糖蜜最高保持干净,没其他杂质或受污染,然后存放在一般室温环境,理想温度在摄氏20度至35度之间。
2.洗米水助清洁家具
佐野雄次郎指出,根据一项调查,日本家庭产生的废水,有57%来自厨房用水,而在厨房用水项目里头,洗米水竟占57.2%的比例。
他建议,人们利用洗米水,混合EM原液制作EM洗米水酵素,可作家具清洁卫生用途,达到善用资源效果。
他表示,该酵素的材料包括洗米水、EM原液、糖蜜(或白糖),份量比率分别为94%、3%、3%;以制作6公升的EM洗米水酵素为例,这些材料的份量即洗米水5.64公升、EM原液与糖蜜(或白糖)各0.18公升,混合一起。
EM洗米水酵素的发酵期大约5至10天,完成后酸碱PH值在4以下,理想数据是约3.5左右,液体呈浅棕色,会散发酸甜的气味;该液体一旦发酵完毕,不再产生气体。
3.植物酵素强化免疫
佐野雄次郎指出,该酵素含有来自植物的生物活性物质与矿物,普遍被作在农业用途;该酵素与水混合,调配比例为1比100至500,然后将混合后的稀释酵素灌溉农作物、植物或植物叶面,此举能促进农作物与植物的生长、产品品质、强化植物免疫系统、驱除虫害等。
他透露,这个酵素的材料,包括新鲜植物、水、EM原液、糖蜜。他举例,以一个容量20公升的塑胶容器为准,有关材料的准备份量分别为14公升的新鲜植物(即份量可填塞该容器70%的空间)、14公升的水(可装满容器70%空间的量)、各别420毫升的EM原液与糖蜜(这二者份量依据水量的3%)。
可用草药制作
佐野雄次郎建议,用作制造该酵素的新鲜植物,可采用具强烈味道或者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如幼芽、草药、禾本科植物包括小麦、稻米、玉米、大麦、高粱等、杂草、水果。
他说,这些新鲜植物必须用刀斩切成颗粒、块状,然后装入有关容器,再与水、糖蜜、EM原液混和,接着使用一层塑胶袋连同盖子密封,并在盖上加重物,确保让它保持无氧条件下发酵。
EM植物提取物酵素的发酵期约7天至14天,完成后酸碱PH值在4以下,理想数据约3.5左右,液体呈浅褐色,散发酸甜气味,里头的植物已软化。
4.酒醋酵素预防虫害
佐野雄次郎表示,这酵素类似特别的EM活性液,有更多的有机酸与酯(ester)。人们使用它的稀释液防止虫害与植物疫病,或在植物染病初期抑制疫情,注意的是,过高浓度的稀释液会破坏植物叶子。
他补充,该酵素的稀释液也作为牲畜饲养方面的除臭与维护环境清洁用途。
EM酒醋酵素的制作材料涵盖水(60%)、EM原液、糖蜜、醋、已蒸馏处理的酒醇(各10%)。举例来说,制作1公升的EM酒醋酵素,各材料份量比例为600毫升的水、各别100毫升的EM原液、糖蜜、醋、酒醇。倘若制作该酵素的量提升至6公升,那么水需要3.6公升,而EM原液、糖蜜、醋、酒醇各别需要600毫升。
这酵素的发酵期约要2周时间,完成后将散发酸甜气味,色泽由深褐色转为浅褐色,并将停止产生气体,酸碱PH值保持在4以下,而理想数据约为3.5左右。
*注:制作以上酵素时,塑胶容器的盖子不要栓紧,因为发酵期间的首两三天会产生气体,并在期间要数次转松盖子释放气体。
固态型酵素制作
1.无氧发酵避免杂质
濑古和彦表示,有关堆肥的主原料,是米糠、麦麸、玉米粉等,成分占整体逾50%,也可混入黄豆粉、谷壳、麦壳、鱼粉、蟹壳、骨粉等,这些材料须无其他杂质或受污染,而其他原料为少量的水、EM原液、糖蜜。
各材料份量的比例,可使用10公斤的米糠、1公斤的谷壳、2或3公升的水(水的份量一般依据主原料份量的20%至30%)、100毫升的EM原液、100毫升糖蜜(这二者的量为所使用水量的1%到5%)。
民众把原料如米糠、谷壳等物混合以后,再浇洒上由EM原液、糖蜜、水混合成的液体,接着连续不断翻搅有关物质,直至这些混合物保持着30%到40%的潮湿度。
接着,有关混合物可以放入塑胶桶密封,或者装入层层包裹的塑胶袋复封死,以进行约2周至3周的无氧发酵期,甚至至更长时间。完成的EM无氧发酵式堆肥会散发酸甜的气味。
濑古和彦透露,该堆肥曝露在空气中,表面会出现泥状的白色物质,虽然无害,可是堆肥的品质将逐渐转坏,最终腐化。
2.有氧发酵翻搅降温
濑古和彦透露,堆肥适用原料可划分3组,第一组成份涵盖米糠、麦麸、玉米粉等,第二组成份包括动物粪便、黄豆粉、鱼粉、油糕、骨粉等,第三组成份有谷壳、麦壳、稻草、炭等。上述原料搅混在一起,然后加入水、EM原液、糖蜜的混合液体,并加以翻搅。
堆肥场须防日晒雨淋
在制作期间,所需要的水量为原料总重量的20%到30%,例如原料100公斤,当事人得用到20公升或30公升的水;而糖蜜与EM原液的份量,为使用水量的1%至5%。
濑古和彦说,该堆肥制作场地最好能避免雨淋日晒,而翻搅后的堆肥得用麻袋完全覆盖,然后等待1周的时间发酵;发酵期间,一旦超过摄氏50度,须翻开麻袋,用铲子翻搅堆肥降温,再盖上麻袋。有关动作在发酵期间会多次重复。
3.泥球改善泥泞环境
EM泥球一般用作净化废水或者改善泥泞环境,在需要改善的水源或土地上,每平方公尺可放置一个EM泥球,平均每月可进行一次,若搭配EM活性液的使用,可取的更好效果。
濑古和彦表示,EM泥球的成份为10份土壤、1至2份EM无氧发酵式堆肥、少量EM活性液。
有关制作过程,民众将土壤与该堆肥混合一团,加上EM活性液再搅和均匀,使混合物呈泥泞状,然后压制成网球般大小的球状物。
球状物勿受日照与雨淋,放置5天到7天,过后表面会覆盖着一层白色菌体,即表示完成。

2014年10月9日星期四

有效微生物群技术对农业的广泛用途(上):绿色科技新契机 微生物群吃掉农畜残毒

大自然是神奇的,也环环相扣。
人类研发肥料、农药、化学药品等物以协助农畜业发展,紧接而来却是环境污染、农产品残毒等危机。
所幸,天地万物皆相生相克,有一种肉眼看不见的有益微生物,可化解化学品的破坏,还在绿色建筑里扮演要角……
1980年代,日本国立琉球大学的比嘉照夫教授(Dr Teruo Higa)研发了EM(Effective Microorganisms的英文缩写,中文译作“有效微生物群”,下文皆以“EM”称之)技术,为化学农业导向有机农业、天然农耕的道路,带来革命契机。
如今,EM技术已被推广至全球超过140个国家使用。
EM技术可被广泛使用于农畜业、水产养殖、环保事业领域。
坐落在泰国北标府(Saraburi)的救世天然农耕中心(Kyusei Natural Farming Center),占地0.8公顷,日前迎来一批来自大马五福城发展商的十数人参访团代表,后者一行人参与为期数天的工作坊,由专员解说下,了解EM技术的在农畜业的运用。
这座有机农场,种植种类繁多的蔬果、稻米,并设有养猪场、养鸡场、鱼塘,五福城发展商参访团代表也在专员指导下,亲身实作EM酵素、堆肥、泥球。
该参访团已是五福城发展商至今派往上述农场出席有关工作坊受训的第六批职员。
洋灰加入EM建屋
五福城发展商旗下的五福城广场管理层多年来也在推广EM技术与酵素运用不遗余力,响应环保。该商场推动的厨余堆肥计划,就是使用EM技术制造有机肥与酵素,打理地方社区的景观、林园,净化居民生活环境。该公司也在学校推广制作EM泥球,让小朋友参与有关工作坊,提升环保意识。
随着近年来绿色建筑技术的出现,EM也能在这方面发挥作用打造环保建筑。五福城发展商使用加入EM的洋灰建造新居,这可避免一些人士对于刺激性的化学物质敏感而出现不适症状。
可分解有害微生物
EM研究机构(EM Research Organization,EMRO)专员濑古和彦指出,EM由多种相当安全,并对人类、动物、植物有益的微生物组成,彼此共生共存,里头包括乳酸菌、酵母菌、光合菌等。
他说,这些微生物能有效分解有机物,抑制有害微生物之外,能产生酶、荷尔蒙等生物活性物质,并消除硫化氢、氨等臭味。
据悉,比嘉照夫以“优势原则”(dominance principle)解释EM技术的概念。他把EM分成三组,即积极微生物(再生regeneration)、消极微生物(分解decomposition、退化degeneration)、及机会主义微生物(opportunistic)。
善用比例加强力量
在不同环境中,积极与消极的微生物比例相当重要,机会主义微生物则顺应再生或退化的趋势。
EM这种特性对不同环境有积极影响,与一般生物制剂比较,它具性能稳定、功能齐全、结构复杂的优点,只要运用恰当,它会与所在之处的良性力量迅速结合,发挥正面作用。
循环使用净化环境
濑古和彦表示,在农耕领域,EM技术的运用可提高农作物品质与产量、去除虫害、改善土壤、透过有机废料制作有机肥;在畜牧领域,该生物技术可消除臭味、控制蝇虫、增强动物免疫力、提高农产品如蛋、牛奶、肉类等的品质,还有降低废料的处理成本,例如制作堆肥、污水与污秽物的净化与资源再循环使用。
他提及,EM技术对于环境净化也有显著作用,它能恢复自然界自我洁净的功能、改善环境。他举例,日本就曾使用这技术提升著名旅游景点东大寺的环境。
此外,EM技术也能使用于个人日常生活卫生、家庭保健,利用EM生产酵素、有机酸清除污臭,而其抗氧化特性可防止房子尘埃与生锈,EM的使用令人类减少那些对人体健康与环境有害的化学洗洁剂。
EM酵素救泰虾农
EMRO ASIA有限公司顾问宋拉莎娜彭迪指出,该生物技术令水产养殖受益,过去泰国南部一些相关业者因水质污染问题而面临事业危机,EM技术的使用,业者保住心血,还能生产品质安全的鱼虾、蛙类,提供市场有机水产与海鲜食品。
她举例,去年中旬虾类早期死亡综合症(EMS)的出现,泰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虾类出口国受到影响,产量骤减,泰南虾农求助。当局以EM技术并透过密切的观察与跟进,经过一段时间,总算挽救了虾农的水产养殖场。
用途广泛造福人群
她指出,EM技术还可用作其他用途,例如工业废水处理、提升垃圾场环境、公共卫生清洁等,以这个绿色科技力量造福人群。
EM技术就是透过含有有效微生物群的酵素液体,与其他有机物质混合,按份量比例调配,制成不同类型的酵素。
市面上提供的EM原液(EM1)是有效微生物群的混合培养液,色呈黄褐色,含酸甜的发酵气味,酸碱PH值在3.5以下。
国际天然农耕研究中心(INFRC)的专员佐野雄次郎表示,EM1与其他有机物质混合,可制成液态型与固态型二种酵素。
天然农耕成本省30%
救世天然农耕中心负责人卡尼透露,虽然推广EM技术与天然农耕法多年,对于有机农业发展,前方仍有很长一条路,泰国农民目前仍难走出依赖化学农业模式的处境。
“化学农业破坏自然生境,这是相当不利,反之,农民透过天然农耕法,采用EM技术,带来以农业为主的一种循环系统,发展出新模式及自足经济,可令农业迈向永续性发展,摆脱困境。”
化学农业也令泰国农民面对高成本的问题,他们另需耗资购买化肥、饲料、农药等,与采用EM技术的天然耕作法相比,后者相关成本可减少30%,还达到保育土壤、洁净环境等环保作用。

2014年9月13日星期六

防止山寨榴槤搶市場‧馬冷凍榴槤標代碼

(雪蘭莪‧蒲種9日訊)為了防止“山寨版”榴槤冒充我國頂級冷凍榴槤出口至中國,我國正式推出馬來西亞冷凍榴槤出口追溯系統(MITRACE),為我國的冷凍榴槤標上品質保證的代碼。出口中獲不俗口碑
農業部總監拿督阿末查卡利亞指出,如今中國對於我國頂級榴槤如貓山王及D24的需求激增,因此該系統的推行可讓中國消費者對我國的產品持有信心,讓我國榴槤在中國獲得不俗的市場口碑。
他今日為馬來西亞冷凍榴槤出口追溯系統主持推介禮時表示,若該系統獲得熱烈的反應,預計農業部將乘勝追擊,與中國商討出口冷凍菠蘿蜜與黃梨的事宜。
他透露,相比2011年的110萬令吉的榴槤出口總值,我國在2012年的榴槤出口總值提昇了160萬令吉,可見我國榴槤獲得良好的市場需求。
“隨著中國市場對我國冷凍榴槤的消費需求日益增長,相信該系統將能確保我國出口至中國的榴槤是最佳品質及獲得保證的。”
智能手機掃描核對真偽
他說,該系統的真偽標籤技術相當於打印鈔票的技術,每個冷凍榴槤包裝都有獨特的真偽標籤,消費者可通過智能手機下載二維碼應用程序來掃描產品上的特殊二維碼,以核對產品的真偽。
“未來這項系統將擴展於其他有潛能的農業出口產品,如紅毛丹、木瓜、楊桃、菠蘿蜜等,屆時相信能夠間接地提昇我國產品出口至其他海外市場的潛能。”
馬冷凍榴槤最佳等級
他強調,馬中兩國在出口冷凍榴槤課題上進行了長達3年的商討,而如今我國冷凍榴槤不僅在中國獲得非常好的口碑,也被中國當局將我國出口的冷凍榴槤列為最佳等級的榴槤,位列泰國榴槤之上。
“我國的出口榴槤需求每年都不斷提高,2013年出口了243.7公噸的榴槤;截至今年7月份,我國已出口133公噸的榴槤到中國,而預計我國今年可出口300公噸的榴槤。”
他也說,早前中國派遣多名調查員前來我國的9間榴槤收集及加工中心進行調查與審核,以確保我國的榴槤符合安全標準後,才能順利出口。
逐步出口至上海北京
另外,馬來西亞榴槤出口商協會代主席麥滿義披露,該系統的推行可確保榴槤從熟成、包裝、出口到在中國銷售的整個過程都可讓消費者安心食用。
他說,這一季度共有4名榴槤出口商代理冷凍榴槤,而我國的冷凍榴槤除了出口至廣州及南寧外,也將逐步出口至上海及北京。
“首出口至中國的含有追溯系統的冷凍榴槤達80噸,其數量是4個貨柜箱的容量。”

雜草有機肥料製作

這就是正確的有機肥製作 這才是節能減碳愛地球

2014年8月13日星期三

无毒榴梿 味道更香浓



听过“无毒接种”榴梿吗?为了种出比普通品种更香浓的榴梿,园主付出多一倍的心血栽植“零农药”品种,让榴梿顺利开花结果,得到香浓的果实。
“零农药”接种榴梿可遇不可求,因为不是每个果农都有耐性,没有农药的榴梿需要更长时间才能结果;另外,榴梿果树“招惹”不少害虫,在无农药辅助的情况下,更费心思。
即使“栽培”无毒接种比种植普通榴梿的路更难走,90年代从关丹来到瓜登的陈财兴(55岁),购下一片位于马尼,面积8.3亩的地段后,因为一时兴起,就开始栽种无毒接种榴梿。
然而,在陈财兴果园内的,并非一般的榴梿,而是受到榴梿爱好者追捧的猫山王!
除了猫山王外,果园内的无毒接种榴梿品种也包括了一零一、红虾、金凤以及D24。
由于园内出产的都是名种榴梿,因此每逢果实收成时,很快便被饕客以及亲友们抢购而空,因此绝对无法流传到市面上售卖。
陈财兴说,一般猫山王在市面上的售价为每公斤30令吉或以上,由于瓜登属于小镇,市民都会比较价格再做消费。
“虽然我的榴梿比市场上的更加能安心食用,但我未将价格提高,目前猫山王的价格为1公斤20令吉,比市价便宜。”
他指出,一直以来都以该价格售卖给向他预定的顾客,也不会因为产量少而提高价格,反之以便宜的价格售出给本地的居民。
“小地方,卖得太贵没人会买,更不会有人欣赏。”
用最原始方法驱虫
虽然陈财兴果园的榴梿售价便宜,但在照顾方面却毫不马虎,从驱赶害虫甚至是野兽,都费尽心思。
他指出,在完全没有农药“参与”的种植过程中,他以及雇员潘先泰(65岁)在榴梿开花结果期间,任劳任怨地坚持使用最原始的方法驱虫。
他说,他们一般在驱虫方面,会选择焚烧榴梿壳或者是果园内干枯了的树枝及树叶,制造烟雾来熏走害虫。
燃烧干枯枝叶能除蚊
“我们会在果园的木屋旁燃烧一些干枯枝叶,制造出烟雾来驱赶害虫,同时也能除蚊。”
他指出,除了烟雾驱虫外,他也利用以透明颜色纸包覆的日光灯管来捕捉飞蛾。
他说,飞蛾是榴梿刚开始结果时的天敌,它们会在外壳仍然柔软时,将卵产入果实,随着果实长大成熟,附在里面的卵也被孵化。
“果实成熟后,正好孵化的幼虫可以吃掉果肉,导致整个榴梿果实无法收成。”
他指出,为了确保果实被破坏的数量不多,在结果的一个月间,他以及潘先泰会于晚上在果园内分布以20盏有颜色的日光灯管照亮果园,并在灯下摆放油水,招引飞蛾。
“飞蛾会靠近光,之后便会遇热而掉落在地,此时掉到水中便可彻底消灭。”
各出奇招赶天敌
陈财兴说,除了害虫外,还会到果园来破坏果实的动物还有猴子、松鼠、山猪甚至是老虎。
“我们无法驱赶老虎,因此只能任由它们在果园内横行霸道,不过它们通常只会吃掉在地面的榴梿,并在享用完果肉后,将种子以及壳排列整齐后,才离开。”
他指出,在驱赶体积较大的动物,只能使用爆竹,因此经常留守在果园的潘先泰身上都会有一些爆竹存货,不时燃放一颗吓走猛兽。
他说,在陆地行走的动物能有效地用爆竹的巨响吓走,对于经常在树上活动的,则另有奇招“吓唬”它们,但日子久了并不一定有效。
“为了驱赶在树上活动的猴子以及松鼠,我们会用衣吊架起衣裤,远看之下就像一个人,然后悬挂在树上就能达到效果。”
他指出,该方法刚开始用时,的确可以有效地赶走松鼠和猴子,但是日子久后,动物也学聪明了,对其方法“免疫”,并且进出自如。
因兴趣开始种榴梿
本身来自关丹的陈财兴说,自己于34年前来到瓜登定居,并于1997年开始兼职经营该榴梿园,本是以自己的兴趣开始,未知能种出多数量的榴梿。
他指出,接种榴梿树花上10年成长及结果,而使用种子的则需要15年的时间,两者都是一项长远的种植活动。
“刚开始是抱着尝试以及兴趣的心态去经营榴梿园,于是从中学习到很多种植及招股榴梿果树的知识。”
他坦言,本身也是爱吃榴梿,所以才会想到要买下这片位于马尼,面积8.3亩的土地种植。
他说,从买下这片土地到围篱以及其他基本设施工作,本身就已经花了13万令吉投资。
“至今,果园内已经拥有多达120棵榴梿树,每一棵树的幼苗都是从树苗供应商那里买过来,本身没有进行接种工作。”
他说,接种榴梿比用种子栽种的更加难以照顾,但其味道也因为基因改良后而更加美味。
他指出,幼苗时期的接种榴梿树比较难照顾,需要经常除草,确保果树健康成长。
无农药收成仅70%
陈财兴说,尽管费尽心思在无农药的情况下照顾榴梿,但果园内的总收成仅有结果时候的70%,剩下都是遭到破坏的果实。
他指出,果园每逢榴梿季节就能获得约1500公斤的收成,因此只能供应给本地市场。
“即使只能在本地售卖,果园所产的榴梿也仅能卖给已经预定的顾客,未能出现在瓜登区的市场。”
他说,出自于他果园的榴梿味道香浓,肉质柔软绵密,因此而获得本地饕客们的喜爱。
“每次收成时,我都会与潘先泰一同收集果实,然后由他载到市区内送给已经预定的顾客,若还有剩下的,就会卖给熟客。”
他指出,每年7月至8月间的榴梿季节时,许多熟客就会自动联络他预定榴梿,经常供不应求。
榴梿只在半夜掉落?错
根据雇员潘先泰指出,榴梿不论在什么时候,只要是成熟了,是时候离开树体时,就会掉落。
“因此,民间流传的榴梿果实仅在半夜才掉落的说法是错误的。”
潘先泰说,以他守在榴梿园多年的经验,就算是大白天,也会遇到榴梿掉落的情景,因此在果园内活动时,要小心谨慎。
“由于夜晚的果园非常平静,榴梿掉落的声音能够与轻易听到,只要距离木屋不远的果实,我都会去收集,较远的则留到清晨4时,陈财兴抵达果园后才一起收集。”
他指出,晚上不宜一人在果园深处活动,当心遇到野兽。

2014年8月5日星期二

“果树博士”叶明种植绝招 天天和果树聊天

你是否听过,人与果树可“对话”? 有一名建筑商却决定半途转换跑道,全力投入农业领域,他勇于挑战种植新品种,对这行业从“不熟”、“半熟”到“熟透”,最后还赢得“果树博士”尊称。 这位种植达人就是霹雳州美罗的叶明,他最得意的种植品种就是“苹果枣树”,其绝招竟是天天和果树“聊天”。 现年62岁的叶明,是从建筑商转行成为果农。 他一开始是从租赁芭场种植榴梿、兼种蕹菜、辣椒、芒果等多类菜果,在不熟悉经营之下,不断专研及改良,最后成“家”,如今他的番石榴及菠萝蜜享誉大马,获奖无数,在果农界被誉为“果树博士”。 他有爱挑战的性格,不断钻研新品种。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到友人家有棵“苹果枣树”,他因此沉迷,还大批种植。目前,苹果枣已成为他水果店的“镇店之宝”。 友族最爱苹果枣 苹果枣是马来同胞的最爱,维他命丰富,富含维生素C及铁等矿物质,抗氧素极高,很多人相信可防癌。 叶明说,果子还没成熟,就常有人拨电询问何时可出货。 他说,当顾客上门,买了苹果枣后也会顺便购买其他水果,从而带动生意。 “所以,我并不打算靠着苹果枣赚大钱,初时定价每公斤10令吉,许多人都说价廉,因在外地卖到每公斤25至30令吉。 “过后,我才提高到每公斤12令吉,只是那么区区2令吉。” 叶明指出,当顾客前往他的店“农山生果贸易”买苹果枣时,就会顺便购买其他水果,所以苹果枣是店里的“统帅”,带动其他水果销售。 独门手法“割水线” 叶明眼中,苹果枣是很粗生的植物,无须花太多心思打理,步骤一点也不繁琐。 他说,在树苗时期施肥,开花时浇水,无雨的日子一、两天一次,只浇根部,叶子可免,遇上雨天,甚至可省却浇水的麻烦。 他的其中一个独门手法,就是“割水线”,这也是他研发出来的“秘密武器”。 “许多果农都不晓得这方法,我不介意公告天下,因此这些技术始终带不走。 “一般果树会有上下两个方向的水线交互流通,许多果实还未成熟就掉落,是果树长得太舒服了,导致枝桠缺乏钙质,只要用镰刀往树皮一刮,割断树身的水线,果树得知自己即将死去,无法再传宗接代,便设法保护子孙(果实),果子就能顺利成熟了。” 上述言论听起来不可思议,但出自这位达人口中,就有一定的份量。 施肥须正确 天天对着果树“念念有词”,这是叶明的种植绝招? 是的,对叶明而言,果树不只有生机,还有生命,还听得懂你的谈话。 叶明接受《南洋商报》专访时,自爆每天和果树聊天,果树会和他“对话”,所以他知道各类果树的“脾性”。 此外,他说,无论种植什么植物,最重要是懂得施肥,施肥正确,就间接照顾好土地,果树就不会“闹别扭”,包括苹果枣。 叶明使用的肥料秘方是,鸡粪加以发酵,坏鱼或坏果,加入黄糖和化学物,形成氨基酸,就能让果树容易吸收,肥料中有了酵素,就可看守鸡粪,控制鸡粪的细菌。 他解释,如今他使用的肥料成分60%天然,40%化学,肥料适合用在所有果树,每种果树都长得健壮,包括粗生的苹果枣。 投资少见效快效益好 苹果枣马来语称之为“Buah Bidara”,又称毛叶枣、台湾青枣,因产于印度,故又名印度枣,因其果形酷似苹果,因而又名“热带小苹果”。 过去由于缺乏优良栽培品种,致使该果树推广种植面积较少。近年来,由于新的优良品种的选出,中国台湾发展较快,面积已达数千公顷,果价每公斤约13.5令吉。 苹果枣长势喜人,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效益好的热带果,除鲜食外,还适宜加工,用途广泛,口感好,营养丰富,市场需要殷切。 苹果枣是一种多用途植物,果干、种子、叶片、根液、根皮等全株都有药用价值。 种苹果枣得心应手 叶明在接触苹果枣已接近4年,当这名“果痴”发现这种新果类后,就一头栽入。 凭着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叶明在初种苹果枣就得心应手。 他微笑说:“一点难度也没有”,这句话其实是透过多年来种植多种果类的历练,背后付出诸多心血汗水,换来的驾轻就熟。 一年收成3次 一批苹果枣收成完毕,施肥再种,一两个月后,再次结出像葡萄般大小的果子,等到第三、四个月时,就结成如同苹果大小,但尾部稍尖的成熟果实,绿绿青青、绿中带红,挂满每棵苹果枣树。 如此循环,一年可收成约3次,每次收成,一天可采摘100余公斤,维持三、四个星期,一批共约3000多公斤,带来收入超过3万令吉,目前美罗只有叶明独家经营种植苹果枣,极受民众青睐。 为何苹果枣如此受欢迎?苹果枣和苹果有何分别?叶明认为其实苹果枣外形长得像苹果,口感同样清脆爽口,但味道不太酸,苹果有时反而更酸。 土地好果树自然茂盛 施肥得当,收成就可顺心顺意。 叶明总结他的种植心得是,保护土地十分重要,土地好翻种就没有问题,果树自然茂盛,果子也甜美,施肥多不等于好。 叶明也解开了许多人的疑惑,以前许多人种植果树都不用施肥也能长得茁壮,为何现在需要?因为如今社会发展迅速,土质已变质,所以唯有掌握施肥的技巧,才能尝到甜头。 以前叶明在沙地种植果树,现在需要混合棕油渣、泥土及鸡粪才能成事。水分多的果子如水蓊,树需要种在湿润之地,水分少如苹果枣则适合种在较干之地,晓得这些知识,种起来就事半功倍。 下个挑战:种沉香木 达人的挑战,是永不间断的! 叶明说:“我从建筑界投身农业领域,从未后悔,只要有兴趣,你就会用心去经营,成果当然就不同。” 他的下一个挑战,就是种植沉香木,他已决定到务边向高手“取经”。 他笑言,在老年后,只要卖它数棵,就能赚个数万令吉来养老。

2014年7月25日星期五

严肃看待农业‧朱乾海博士

一位80多岁,德高望重的种植界人士,站在台上演讲,虽然他下台时对我说演讲不精辟,但我觉得醒脑的言论是值得纪录下来的。 我自己先写开场白:我国著名的产米基地之一适耕庄,最近传来出现新病害,农业部说新病害是因为引入台湾高产品种没有经过检疫程序。农友吐点苦水说,好东西自己没有,拿台湾好品种来种,别怪罪呀!说实话,稻米、瓜果、蔬菜、花卉,台湾或泰国的确种得经我们好,主要的原因是他们有政府的关注和实惠的支持。 老演讲嘉宾说,不知为什么,泰国政府很支持及鼓励农业,他们没有像大马的大油棕园或橡胶园,他们的农业几乎全属于小园主,他们种稻谷、甘蔗和水果,种得好,产量高。菜市上,很多时候可以买到比我们自己种的便宜的泰国水果。 小园主忽略其他作物近两星期,一个中型木瓜9令吉,一公斤发育不良的Berangan香蕉4.20令吉,虽然这些本地最普遍的水果已令收入低的民众拿起来又放下,最后还是吃不起走开,侭管如此,本地水果还受欢迎。印尼的情况比我们遭“商余”版一篇“贫乏不堪的印尼水果”这样报道:印尼地大,火山土肥沃,但榴梿肉薄味淡;木瓜虽大其味臭黄;红毛丹又小又酸,杨桃裡外一致,有如白开水,拉达利香蕉吃下肚会胀气,西瓜比大马种的小一半,没半点甜味。比较好的爪哇芒果,一粒400克价3令吉。 大马和印尼种油棕很成功,是不是小园主给油棕宠坏了,除了油棕,其他作物种不好也罢。 回到演讲内容,泰国是世界第二大的细长米(long grain rice)出口国;第二大的蔗糖出口国,在巴西之后;世界最大的罐头黄梨及金枪鱼出口国。油棕厂的鲜果串不但全来自小园主,油厂利用固体及液体废料发电出售给国家发电厂,大马有大小油棕厂250家,如果都能生产电源,收益不小。 种植领域人才需求大 演讲嘉宾面对种植人,多数是年轻一代,博特拉大学指出,到2020年,大马油棕面积有可能增加到7百万公顷,需要园丘经理3550人,副经理7110人,这还不包括大马园丘公司在海外园丘,经理级人才的需要。演讲人少不了谈到园丘管理的接班人问题。 他们必需具备独立管理园丘的能力,基本的组织能力,足夠的技术才干,创始和推动团队的能力,领袖风范,决策和果断能力,正直和透明,沟通和语言能力。汗牛充栋的工商管理书籍都有这些章节,我年轻时读过这些书,感到工作充满挑战。后来才发现父母没有给我们领袖的基因,现实又扼杀了我应有的机会。 向年轻种植人讲园坵管理的接班问题还是合时的,不过油棕只是农业的一部分,年青种植人有朝一日兼具政治智慧,大马整个农业的发展有待他们挥拳跟进。 农业不好main main(玩玩),别随便让一个人当起尊贵的副农业部长。阿弥陀佛。

大馬榴槤在華前景看俏

大馬榴槤攻中國市場3年餘,市場競爭力仍與泰國榴槤有一定差距。大馬出口到中國市場的是冷凍榴槤,售價是500克約200元人民幣。泰國榴槤在中國是整個新鮮賣,售價是1公斤20元人民幣,自然占優勢。 為了避免與泰國榴槤硬碰,大馬冷凍榴槤在中國的銷售路線是集中在中上消費者身上。這是正確的商業策略。即使是冷凍,大馬榴槤還是屬於上乘的品種,包裝和儲藏得當,還是能保持一定的新鮮度,只要我們嚴守品質,市場競爭力增強,假以時日必能佔據更大市場份額。 泰國榴槤在中國市場已經深耕20餘年,論資歷當然它們是老大哥,中國人接觸多了,印象自然深刻,聽到或者看到大馬榴槤,有的中國人還真的不相信大馬也有生產榴槤。其實,我們也不必妄自菲薄,或者感到挫折,畢竟中國幅員遼闊,當地人口也未必人人皆熟悉外面世界,大馬榴槤才進入中國3年,在泰國榴槤先聲奪人下,印象度和接受度自然被壓下,這方面需要靠迎合中國市場口味和推陳出新的促銷和宣傳手法來改進。 令人鼓舞的是,自從大馬冷凍榴槤出口到神州後,在華銷量是年年上升的,並沒有發生某些人所指的滯銷現象。大馬榴槤出口商會預估未來出口量會持續上升。目前涉及出口榴槤到中國的公司共有5家,他們這批開荒牛,即使在商言商,在提昇大馬榴槤的國際形象和加強市場競爭力方面,付出良多。他們可謂從開發到宣傳,成本都是自行承擔。至目前為止,資歷尚淺的他們收支平衡,達到盈收則需時。 根據他們的經驗,價格和新鮮度的挑戰需要克服,包括改善冷藏設備和具有冷藏設備的運輸工具,如何在運輸過程中保持新鮮度,運輸時間和貨源是否充足也要關注,以確保在市場上具有高度競爭力,並使價格更大眾化。 除此之外,行銷策略和宣傳手法得投入更多資源和心力,目前出口商應對泰國榴槤的行銷策略,是打出天然、新鮮和營養的口號,以擄獲更多中國消費者的心。 政府宜伸出援手,除了協助商家在中國打廣告,積極向中國人宣傳大馬榴槤的特點和優勢外,也必須透過擴大和深化雙邊經貿合作協定的簽署,引領大馬商家與中國企業展開聯營計劃,讓出口到中國的榴槤等產品,能透過聯營計劃開拓更多的銷售通路,避開與泰國產品直接競爭,打開本身的另一片天地。 大馬榴槤進軍中國市場,的確是起步比別人慢,加上地理環境使運輸處於弱勢,在研發和推廣方面的投入不足,效果和收益自然輸給泰國,唯我們只要加把勁,認清弱點並加以改善,不怕慢,只怕站,只要官商加強合作,大馬榴槤總有一天能成為中國人的首選。

2014年7月9日星期三

三个家庭三个故事 务农要对得起良心

一支草、一点露。
大马在早年以农业立国,许多人的桌前饭,靠的都是大地所赐。
这一集,我们为读者介绍三个家庭三个故事,他们都是务农养家育子,不过,却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强调“良心当饭吃”,不敢乱投农药的农户。
彭亨州文打新村农户●张福财:自己良心过不了
下重药,可解决虫害问题,可为你赚进真金白银,你是否下得了手吗?
彭亨州文打新村土生土长的张福财,二十多岁的时候,他搬来日利谷,从在十七、十八岁就开始学种菜。他说:我真的过不了自己的良心。
张福财在21岁,娶太太,买了这两段芭场。第一个芭场我父母有赞助,几千块买一段芭场,父母是特地买给他们,当作结婚礼物。
“回想起来,虽然是那几千块,我真的非常谢谢我父母亲。”
香蕉树患心腐病
他的太太吴秀英说,嫁给他后做农,主要负责除草、射草,这种工什么都做,全部都有帮忙做。
张福财指出,在8月、9月的时候,他发觉到香蕉叶枯黄到剩下几片青叶,感到奇怪,他种香蕉没试过香蕉(叶)这样枯黄。
后来,才发现这个心腐病(Core Rot)。
“我看是气候变化。以前的气候30度、31度,那种细菌变化有很多影响,或者是农药过量,让细菌变化。原本它(菌害)也是良菌,可能是使用化学过量,或者用农药过量,使土地产生问题了。
“细菌都不够吃,它就攻击你的树干,现在虫害也是变质了,以前种香蕉没有看过那种虫,现在变成增加了两三种虫。以前那种虫很少在香蕉树,它是在草丛上面,它很少在香蕉树,现在在香蕉树也有虫害了,这样问题就来了。”
不过,其他同行,曾教他把药放到树心里面。
“我讲我这样放,我良心上做不到。你放下去,有些农药在两个月里面才可以化(化解)掉,那个已经有毒素了,所以我感觉到自己的良心上做不到。”
尽量少放化学东西
张福财的太太吴秀英说,他们夫妇种植,强调环保,尽量少放那些化学的东西,最主要是农药对人身体不好,人吃了又不好。
“如果我们放药,我们务农的人也不好。我们本身也有吃,外面的人也有吃,我们尽量做到不要用农药。”
“在我心里面能够过得简简单单、朴朴素素、健健康康,做到这种工作能够自己自供自给就很好了,我不要求什么。”
没想过要赚很多钱
张福财说,他不要做到伤天害理,因为做事要过得自己良心,不要破坏人家。
“如果你打农药,就要和人家讲那是有农药,让人家有心理准备及怎样去清洗。喷了农药,不要说没喷,我们做不到这样。”
“老实说,一棵果树等到开花结果,自己就感觉有成就感。”
他说,不是说一定为了要赚钱,你看到开花你就很开心了。成果卖不到价钱,那个是另外一个问题,你能够送给别人吃,自己也觉得开心了。
“我们起初是这样想过,没有想过一定要赚多多钱。”
金马仑甘榜拉惹农户●蔡永康:曾惨赔被骂白痴
为了要发展有机农业,金马仑甘榜拉惹有一名农户一度惨赔,还被人骂白痴。
一名农户蔡永康,他在转向有机的时,面对相当大的挑战。
“当时我父母亲相当反对,以前你那么好收入,现在你可以讲找不到销售市场,你的入息等于零了。所以我转有机,他们当然呱呱叫,差不多每天都这么吵,然后旁边也有人说我是白痴。
“我也没有管他们,我就做我的东西。”
消费人增医药开销
他说,把所种的供应市场,最主要是安全第一,所卖出去的菜,安全然后比较健康的菜。
“所以当消费人吃越多,农药累积到消费者的身上,他们也要花一笔医药费。可能在年轻的时候看不到什么,可是到年老的时候有这样的问题,你吃比较好的菜,可能未来也是帮助你本身的身体。”
他的太太杨金玉说,以前他父亲反对他种有机菜,他说有机菜找不到吃,反对他,后来他还是要种(有机),种到本钱都没有了,换棚也是没有钱了,那时候真的很糟糕。
有机种植减少害虫
喷农药要花钱,那个味道很浓,在还没转向有机种植前,蔡永康尝试把农药越减越少。所以到最后有些东西他根本就不需要喷农药。
然后小番茄方面,之前用药有些虫反而越用越凶,那个虫繁殖越多。
“当我少用了,慢慢那个生态,有些天敌来的时候(害虫)反而越少。之后调理土壤,Frankincense(乳香)也很少用了,所以我慢慢转,才转去种有机。
金马仑甘榜拉惹农户●吴天福:消费人应亲身了解务农
你种的不敢吃,还要卖给消费人吃?
金马仑甘榜拉惹农户吴天福,很强调“道德良心”,他在种植业一路走来,拿的是良心去面对消费者。
“比如我们与其他消费人买一样蔬菜,也不希望农药超标,我们吃下去对本身也不健康,对吗?这样我们也不希望发生在别人身上,道理是一样的。”
他希望更多消费人可以亲身去了解务农,多去了解什么叫农药,什么叫做蔬菜是属于安全食用。
他说,一般上市面卖的菜,消费人不可能知道很多东西,这个菜有问题,包括他本身也不可能看出那个菜有没有农药。
使用农药要小心
你看到市场上出售的青菜,标签着“无公害”,你是否知道何谓“无公害”?
吴天福说,无公害是你喷农药的时候要小心。
“不要喷那种渗透性的药,特别是渗透性非常强的药。比如说,在你收割时已经超过三个星期了,它的药性也没有了。
“不是不可以喷,可以喷,销售到市场时,这个菜里面已经没有残余农药了,就是安全食用。”
他说,菜虫不吃,人可以吃吗,虫都不吃。这个是关键问题,他们的农药是渗透,所以虫也不能够生存,所以在那种特殊的情况,很好的菜,有时你看到很漂亮的菜,未必是健康食品。
“最重要那个菜在喷射农药,最好是在安全期,如果有虫也无所谓,你洗了也是可以吃。”
菜有虫洞较安全
为何要选有“洞”的菜?
吴天福的太太郭瑞玉说,消费人要吃得安全,好像那个菜有些虫洞,比较安全。他们在收割前,就不可以喷药。
“你喷药下去,消费人吃到菜,就有毒了。”
他说,菜类中有一些虫洞是无所谓,相反的却可安全食用。
“我们要保障消费人的安全食用,好像我们去巴刹买菜回来也是要清洗干净,我们不能保证它的菜没有农药,最重要还是要洗干净。”
可应付生活就好
对于人生,吴天福是这样看:最重要可应付生活。
“对于我来说,能够应付生活,养育孩子、太太就很好了。种菜就是对别人没什么要求,只要你肯付出,勤劳地做,蔬菜一定会回馈给你。”

以农立业:百谈不厌的肥料‧朱乾海博士

小园主被一家肥料公司邀请用晚餐,好聆听主讲人讲述肥料的正确用法。主讲人提到较为抽象的CEC,我不清楚听众是否明白Cation Exchange Capacity(阳离子交换量)和肥料的关系。
简单的说,阳离子交换量(超过25)表示土壤可保持更多的阳离子,例如养份。重要的是土壤的有机物质有助增加阳离子交换量,因此生化肥料如MPOB F4三合一肥料(化学养份+有机物质+益菌)里的有机物质除了蓄水和维持微生物的生存外,还提升阳离子交换量,减少肥料的流失。
大马和印尼大部份的土壤是所谓的热带土质,自然存在的养份很少,阳离子交换量也低,难以防止养份的流失。肥料的适当用量及使用方法最好依照农艺师的指示。
农艺师估计肥料的功效,然后根据1.何种肥料,2.施放分量,3.土质,4.地势,5.施肥方法,6.预测气候等因素而拟定施肥方针。
旱天雨天避免施肥
至为重要是是施肥时间应有规划:避免在大旱天或大雨天施肥,将肥料散播施放,做到油棕吸收到肥料,而流失量减少到最低,没有浪费,没有给环境添灾。
从肥料的各项研究报告中,有数据显示,氮的流失每年每公顷9公斤,磷1公斤,钾11公斤,镁9公斤。
另有报名指出在4月份及10月份施肥后(雨季),氮的流失达32%,磷24%,镁60%。看肥料流失的数量才知道问题的严重程度。
另有研究的鲜果串的收成作指标,内陆土质,用硫酸铵做氮肥,效果显著;河岸或海岸土质,没有干旱气候,用尿素或硫酸铵做氮肥则没有差别。
在园丘里,肥料管理的范围包括:1.肥料及早下定单,准时收到,及时施放。肥料收到后,取样本送到可靠的实验室分析养份含量的水份,以免被蒙骗。上述MPOB F4生化肥及其他名牌肥料不时出现冒牌货。
严格监督园丘施肥
2.肥料在园丘施放必须严格监督,每株树应得到应有的份量,监督人必须知道施肥的地方多大,值株有多少。
3.在施肥进行时,监督或工人发现油棕缺把征状应向园丘经理汇报,或告诉园艺师,园艺师可调整肥料成份或份量。
我们都知道肥料贵昂,肥料管理工作做得好,油棕产量增加,生产成本降低。
这些话是老生常谈,再提无妨吧。
我们一直讨论肥料的化学性质,在本文的题目下,应一提肥料的物理性质。
肥料的物理性质是制造商、入口商、零售商及种植人关注的问题,因为物理性好,搬运、贮藏及使用都方便。
肥料物理性质的标准大马标准局没有明文规定,只是颗粒的大小、不黏结必须注意。这些性质只需观察,鉴定容易。

李伟菘依循祖辈教诲 环保概念栽种番薯

要骗人是很容易的。
要做个老实人却得付出克制的努力。
同样的,要当个不乱下药的良农,一样要有一番心境修为。
有一名从事有机种植番薯的年轻农人,决定跟随祖辈的脚步,少赚一些,当个不欺暗室的种植人。
年轻的羽翼多是向往广阔的天空或者繁华漂亮的城市。
然而,年轻的李伟菘却追随父亲的脚步,收起了翅膀,降落在雪兰莪万的农地里,嗅闻泥土清新的味道,种了一田蕃薯。
他心怀环保概念,依循祖辈的教诲:“要种出比较健康的食物”,坚持使用有机方式种植。
李伟菘不嫌麻烦,亲历亲为,善用所学,甚至从国外订购特殊的有机肥,力求种出最富营养的蕃薯,也期待人们能更信任、贴近有机健康作物。
他至今仍为自己的工作感到骄傲,彷佛生来就是大地的子女,最后终于回到大地,为人类美丽的原乡,付出一己之力。
李伟菘已经接农地已经第四年了,因为出于对这个行业太过熟悉,从小就接触了农业,还有跟很多这些农业的前辈有接触过,所以对这个农业的领域就很了解而产生了兴趣,自然而然地想要从事这个行业。
“我目前主要种有机番薯,而且是以红番薯为主,因为番薯毕竟在市场上还是一个明星的农产品。因为它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以及同时也有一个抗癌物质,所以在市场上是很受欢迎。”
番薯皮要顾好
他很强调原生种,所种有机的最主要就要追求原生种,而且这种番薯的口感,深受好评。
任何农产品,外相很重要。如果外相长得抱歉,不论有机还是无机,在市场上一样吸引不到消费人。
因此,李伟菘对采收这一环结,要求很高。
“最重要就是要顾着番薯的皮,所以一再要求工人小心,尽量不要去损坏它的外观。”
用心用脑坚持到底
李伟菘说,他们强调有机种植,对于有机这一行,不但要用心,也要用脑,更不能缺少坚持到底的精神。
“当然我们的前提就是土壤,土壤对我们农业是最重要。我们用的土壤叫腐殖土(Peat Soil),在农业领域,是公认的是一个有机质最高的土壤。
“当然这种土壤也有好处、也有坏处。当然好处是说,它就会保水能力比较强。所以我们会选择种这个番薯,因为这个土壤比较适合,我们才选择种番薯。”
李伟菘很强调亲力亲为。
李伟菘说,他的大多数技术都是爸爸传给他,“因为他就是我的顾问,当然最主要学习到就是他的态度,他认真的态度。”
海外考察有机农业
李爸爸李锦和说,他种植是种三十多年了。他的父亲曾经这么说:“假如要种菜就种比较健康给社会人吃”就因这样,成为他种植番薯的推动力。
李锦和说,种番薯是很简单,很多人都会种。
但是种番薯要用那个心,要用自己的头脑来种。
谈到农药,李伟菘指它有“双害”,一是会残害消费人的健康,二是对土地的破坏。
他说,父亲在投入有机种植时,也是发现到这个问题。他认为农人要对消费人负责任,同时也不要破坏这片大地。
他说,当国内农人还没迈入有机领域时,其父就到海外考察,包括到泰国、台湾等地,以研究他们的有机农业,最后决定投入这个行业,信心就是从国外获得。
以民为先最重要开心
政治人物强调“以民为先”,李家也强调,他们的种植也是“以民为先”,这更是他们的祖训。
李伟菘说:“我们以人为先,因为我们种的番薯是给人吃的。”
不只在种植方面如此,对待工人方面也一样。
“我们要照顾工人的福利,付给他们足够的工资,让他们来养活家人,这是我们对工人的理念。”
从事这个行业最大回馈,就是做得很开心。
经济压力也不会很重,而且生活也很开心,自由自在,这是李伟菘的欣慰。
万事都不能着急,全部都要一步一步来,我们要收成,要采番薯、还要洗番薯然后还要挑选,这样才能出产。
“还没有种,还没有收成的话,我们还要种、还要施肥,每个星期固定还要喷洒叶面肥,就是说做东西都要一步一步来,到最后我们就可以看到结果,看到成就、看到成果。”
可从无到有大地最神奇
李伟菘认为,世界最神奇的事,是大地。
他说,大地可从无到有,是一个很神奇的东西。
他说,你把一个番薯苗插在土壤,它却生了番薯这样出来,这是你可以体验到我们土壤,是我们全世界最精密的机器。
李伟菘指通过种植领域,让他更加理解生态环境的变化,从中可以领悟到生活的各种道理。
如何做人、做事、做生意,这些全部东西可以从这大环境来所领悟到的。
他说,大地是一个神奇的组合,像我们的菜园里面,我们就要有水分、空气、土壤,还有各种的微生物配合之下,还要经过我们的努力,我们勤劳工作,才能够产生结。
所以做东西我们就知道,我们这社会的协调性,人与人之间的协调性,还有我们与社会、我们与环境的协调性。这是一个我所领悟到的,我们应如何做人。
秧苗好成果好
种不种得出好成果,选苗很重要!
李伟菘说,从番薯苗到收成,大概要两个多月,选择那种秧苗,比较粗大一点。
“我们就选那些看起来比较健康的(番薯苗)。这样我们种的,我们巴仙率会比较高一些,因为如果你选不好的秧苗,你插下去你的土壤,它就占了你的地段了。”
他说,每一个环节,他都会亲手去做工,采番薯。
每个环节要掌握好
刚开始的时候进来做,他什么却不会,可是却认真向工人学习,最后亲力亲为。
“刚开始进来,我在菜园里面我学了很久,我就要让自己知道我要在这个生产的环节,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我都要掌握得很好,才会得到员工的信任,因为你不会种植,你要叫员工种植,这是不可能的。”

练耐心锻意志 有机事业考功夫

有机事业,考功夫、练耐心、锻意志。
没经历“有机”磨炼,可能就不会了解不用农药不用化肥面及“中门大开”的种植苦处。
要投入这一领域,不只要交出心力、意志,还得付出“良知”。
早一阵子,有机成风,不少农场都宣称自己很有机。
不过,随着农业部推出严格的有机认证后,达标的农场却不多,主要是过不了严格的审核条件这一关。
有机种植涉及严谨的种植程序,专业知识及技术,还要有足够的资金。
在这之中,种植者还被规定不能使用化学药物控制虫害。
此外,还有许多规格,对许多务农者来说,是不容易执行的作业方式。
有机农作尊重大自然———诚兴董事经理●戴成通
居銮诚兴农业有限公司董事经理戴成通表示,有机农作除了带给人类社会饮食的健康,它同时也是对大自然的一种尊重。
他说,种植有机蔬菜对大地百利无一害,在不伤害土壤的情况下,能从中做到保护大自然环境并与地球永续共存。
“现代社会,许多人对食品的安全已经非常重视,也非常关注生产过程是否符合健康标准。”
《南洋商报》记者到该公司位于金马仑菜园参观,感受到一股大自然原野气味,充满正能量。
间隔百米可防害虫———农夫●蔡永康
在金马仑高原投入有机菜园种植的农夫蔡永康说,种植有机菜在刚开始时需要投入许多时间,包括田园规划、土壤改良、环境布置、水源管理等。
他传指出,有机菜园要与常规生产的农园进行所谓的“物理屏障”,间隔出距离约百米的范围。
这方法有助于减低外来害虫的侵害,还包括阻挡气体、灌溉水、土壤渗透或其他等的传播。
蔡永康指出,栽种有机菜劳心劳力,本身秉持的理念与对环境的关心是很重要的。
拥有数十年耕种经验的他欣慰的表示,多年来的投入有机种植,如今获得成果。
“我选对了路。”
轮流种植不同蔬菜
保留空间,让大地呼吸!
在金马仑高原经营有机种植的蔡永康,他的菜园保留了10%的土地没有耕作。保留空间的目的,将会更有效的为园地提供绿化的环境。
他采用轮耕方式,轮流种植4种不同的蔬菜,这使到生产更为良好。
此外,在山地上,水源是非常珍贵的。蔡永康敬天爱地,对农地的经营理念也一样有着一份对天地的尊重,强调珍惜水源,爱护大地。
田园规划很考功夫
人生要有梦,当农夫也一样要有梦。
一位在金马仑高原投入有机种植的戴成通说,虽然有机还是孤独行业,但是成为“有机农夫”,却是他投入农业后的梦想。
在他成为有机农夫后,还是不断透过自己所学,与其他人分享,彼此学习,希望大家都把有机事业搞起来。
他说,田园规划这部分,的确很考功夫,如何营造大自然环境是一门学问。
“例如,要如何保持四周围环境的清洁,保留至少15%的树木,以阻挡外来不良的水气与污染物等,都要有一番规划。”
有机垦种让人快乐——菜农●邝智全
有机垦种,会让人快乐起来?
拥有30年经验的菜农邝智全在过去的20年间,栽种蔬菜是使用传统的种植方法,农药施放是无可避免的事。
“当时,内心无法感受种菜是件快乐的事,自从十年前开始投入有机菜种植后,却深深地体会到本身的行业,竟然可以让自己很快乐、很富足。”
他指出,经过这数十年的努力,他对土壤有更深的知识,也了解到当前的垦种环境已经改变、气候更变化莫测。
最担忧人力问题———农友●许振通
中国水墨画强调“留空白”,有机种植则强调“留空地”!
农友许振通所管理的一片40亩的农耕地上,却只栽种15亩地,不像其他农地“马力全开”。
他说,此举的目的是要保留一些自然树林,为生产区域带来有机状态,确保植物在充满正能量下成长。
农业是劳力密集行业,目前农友最担忧的还是人力问题。
完整生态永续系统
戴成通认为,有机菜市场空间大,目前仍处于蓝海,不过全马各大城市的需求与成长量不断提升,还没陷入红海血拼。
他指出,有机农业有着一套完整的生态永续系统,这是一门跨领域的专业知识圈,当中涉及的层面包括农业、生物、环境科学等。
他说,有机耕作非常考验生产者的经验与技术,无论在品种选择、播种时间、生物治理或轮作技术等。
他说,食品供应商与农友建立互相信任,是非常重要的,彼此相互依赖,促成一个健康的食物供应链。
结合先进技术寻突破
有机蔬菜未来的发展,必定要结合先进的技术,才能在栽种方法、虫害控制、水源管理、品种选取等取得更大的突破。
要种植更大规模及形成更大的生产量,有机种植的设备、成本与人力都是层层的考验。
随着世界各地有机蔬菜的产量不断的增加,也显示出现代人尤其是年轻一辈,他们对健康食品已经越来越重视。
在本地市场方面,人们的消费能力不断提高,有机业者深信在未来10年,会出现更大的改变,潜在的市场非常巨大。

回归大自然 你农我农

种满二十数种花果蔬菜的有机绿洲,原本是渺无人烟、寸草不生的土地,是黄田环带着何婉菁走进来,以所学的知识与对土地的热爱,添置有机物质、翻松泥土,一株一苗慢慢栽种起来的。
他们将生活栽种于此,让孩子在大自然温柔的眷顾下长大。
如今,年幼的孩子就在田园里奔跑、嬉闹,从泥地里挖起蔬菜也不在意泥巴,张开嘴就快乐地吃———人与土地本来有一段亲密相集的时光,而黄田环正好将他的一家人带入那样的时光里去了。
金马仑邂逅爱情
没有爱情,也没有这片土地,这不是一篇农业专题,而是两个人的爱情故事。
毕业于马大物理系硕士的黄田环毕业后,就到拉曼学院当讲师。他在小时候,就憧憬在气候凉爽的金马仑生活,他觉得回归大自然,还是他人生的追求。
十二年前,他在金马仑遇到了他的太太何婉菁,两个人的一生,从此改变。
“她当时在金马仑开始经营一个豌豆苗场,后来我们共同经营,最后开垦了有机农场。”
农耕让生活更踏实
对于土地,何婉菁有说不出的感情。
英文中有一句:Down to Earth。何婉菁说,在城市里,大家都很少有机会接触泥土,周围不是高楼大厦就是购物广场,当时她就生活在吉隆坡这个大城市。
“中学时,我念吉隆坡中华独中,是一间精英学校。同学中很多都是专业人士,可是我一直觉得很空虚、很不踏实。对于我来说,这些都不是我想要过的生活。”
直到有一天,她听了鼓吹有机种植的雷久南博士一场演讲,多此改变了对种植业的看法。
“过去,我认为种菜不是高尚职业,听了雷博士在演讲中说:‘我们像坐在一列通往悬崖的火车上,我没有办法改变它的方向,我只有跳下车往另外一个方向走’,令我猛然醒悟。”
于是,她决定“跳车”,决定回去菜园工作,自此,对人生的感觉,就更踏实。
“这是我刻意选择的农耕生活。如果接触不到土地,我总觉得很不自在。”
送菜园实现爱人梦想
黄田环打趣的说,当初,何婉菁有很多的追求者,于是他决定从旁杀出,送她幸福,还有一片大菜园,作为实现她梦想的礼物。
“这一片菜园,可以很有机、很健康的种植。”
对于这份爱情,何婉菁深为感动。“如果没有他,就不会有这个农场。我有了梦想,是他来帮我完成。”
在何婉菁眼中,黄田环是一名埋头苦干的人,很有点子,在决定一件事后,就会勇于去实践它。
投资初期惨况多
爱情与面包,你选哪一个?理想与温饱,你又要哪一个?
这对夫妇,到高原后先种植豌豆苗,经济收入一直都很稳定,那是他们主要的经济来源。为了理想,他们决定再投资有机农场,不过在首三至四年,真的是“贴”到怕。
他们把从种植豌豆苗所赚的收入,全都“倒贴”到这片有机农场。
黄田环回忆说:“那是很惨的经验,常常口袋里面只有几块钱,被逼延迟发薪水给员工,有时甚至连发薪水也不够。”
“不只如此,每天来到菜园,看到那些有机菜被虫吃,下周再来,吃得更多。每次遇到这种惨况,感觉很挫折,不过就是没想过要放弃。”
父亲成精神支柱
父亲是何婉菁精神上的巨人。
何婉菁说,也是务农的父亲对她的影响非常的大。虽然父亲在务农过程中,每当遇到打击,总让她想到当年父亲是如何“顶”过去,父亲俨然成了她的精神支柱,令她更具克难精神。
“我的父亲,给我的感觉就像巨人,他什么都不怕,就是遇到再大的困难,只要他在,就不会有问题,我想可能这是从小他带给我的影响。”
在经营有机农场方面,再难,她从来都不选择放弃。
化学肥料致粮食危机
黄田环指出,如果有一天,人类发生粮食危机,那个危机一定来自滥用化学肥料造成,这是恶性循环的恶果,导致可以耕作的土地越来越少。
他说,化学肥料会让那些土地沙漠化,土壤变成不能保住水份,接着下来的破坏力非常大,还会对气候造成很大的影响。
何婉菁说,大地原本就是一块很肥沃的土地,它是自然形成的。
“可是,在滥用化学肥料下,大自然就会被破坏掉了。更严重的是,土地不能再种植,也无法生产好粮食。”
在罗京高原实现梦想
黄家的和平农场位置,其实是不在金马仑范围,那是跨入吉兰丹州边境,称为罗京高原。
黄田环说,当初他们是为金马仑而来。在八年前,金马仑已经很难找到一大片的农业地出售,就是有,价钱也非常昂贵。
“有人介绍我们来到罗京高原,我们第一次来看地时,就被这里的景色和地形吸引,我们决定选在这个地方实现我们的有机农场梦想。”
他们两人来到罗京高原,花了很多心血把该片土地化成有机农地。
何婉菁指出,当他们初到开垦时,这片土地什么都没有。
“现在这里的大树,都是七年前种植的。而且,当时的通往这里的路径,根本是糟透了。”
他们必须动用四驱车才能把物资分批运入农地。有时一罗里的堆肥的米壳,竟然要分20趟运载才能完成。为了把农地转成有机地,他们甚至花了几年时间,分批把有机物质一车一车运入。
“真的,是花了几年才把土地完成。”
原来,他们在六英亩的土地里,总共运入了300吨的堆肥。
“500号”活力农耕配方
黄田环和何婉菁在有机种植上,从零开始摸索,最后被他们找到一个“500号”的秘密武器。
黄田环说,他们使用的活力农耕,主要配方是一种叫做“500号”活力农耕配方。
“什么会叫500号?美国有一位科学家,他也是熟悉这个biodynamic。他就拿了这个500号去研究,然后他就分析出这个500号,每一克里都有‘five hundred million microbes’(5亿个微生物),所以被称为500号。
“500号的菌,非常活跃,是植物真正的食物。”
他们依靠500号,把泥土变软,最终成为有机土。
为有机吃不少苦头
为了有机,黄田环夫妇吃了不少的苦头。
如果有人在前几年问他们的意见,是否应踏入这个行业,他们一定会告诉你:三思而后行。
黄田环说:“在前几年,我大概会劝一些年轻人,你要考虑一下才入行。除非你有足够的资金来支持。”
可是后来,当他们接触活力农耕之后,就开始对这个有机的有机农业有信心。“我们觉得,就算我们要改变一片土地,让它可以种植有机,其实已不必太久。”